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武》2009,(1):2-2
《精武》杂志是一本国内外发行的武术刊物,是一本对全世界武术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杂志。创刊25年以来,《精武》杂志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事实”,“报道发展中的武术史”的宗旨。一直被广大读者认为是我国主流的武术杂志:被武林同道誉为“传统武术的忠实传播者”。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精武》2008,(11)
《精武》杂志是一本国内外发行的武术刊物,是一本对全世界武术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的杂志。创刊25年以来,《精武》杂志一直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武术事实","报道发展中的武术史"的宗旨。一直被广大读者认为是我国主流的武术  相似文献   

3.
敬告读者     
《精武》2009,(11)
《精武》创刊二十六年来,共发表经典美文逾万篇,记录了中华武术在繁荣昌盛之大时代下,开拓前行的足迹。从1993年起,《精武》杂志编辑出版的《精武十年精华本》,进一步展现了武术大家们的学养和才情。其中的每一篇都是作  相似文献   

4.
左贵臣 《精武》2008,(8):39-41
拿到2007年第十二期《精武》杂志.第一眼就能看到封面上的韩起先生.首读也是韩起先生的文章。以前对韩起先生的文章也读了不少。韩先生的一些武术观点“刺激”了我,使我也想把自己对武术的一些看法展示给广大的《精武》读者,特别是武术爱好者和研习者。  相似文献   

5.
吕学朋 《精武》2009,(10):59-59
我有幸习练大成拳,并且得到许多宝贵的武术经验,这完全要归功于《精武》杂志,在此深表谢意!我从小喜欢武术,崇拜那些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英雄人物。但由于家乡很少有人习练武术,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正式拜师学艺。十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离家不远的书店里发现了《精武》,看完之后便爱不释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传统武术文化环境受到威胁,武术“文化空间”正渐离大众视线,面临被现代化社会环境、生产方式所呑嘆的危机。因此,探索当下武术“文化空间”生存路径的意义重大且时间紧迫。为科学合理地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通过研究武术“文化空间”构建的具体方式,试图做好武术“文化空间”的复原、移植和开拓工作,让传统武术文化得以在现代化的新环境中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7.
敬告读者     
《精武》2009,(10)
《精武》创刊二十六年来,共发表经典美文逾万篇,记录了中华武术在繁荣昌盛之大时代下,开拓前行的足迹。从1993年起,《精武》杂志编辑出版的《精武十年精华本》,进一步展现了武术大家们的学养和才情。其中的每一篇都是作者勤奋耕耘、精益求精的产物,呈现出鲜明的专题性和个人风  相似文献   

8.
《精武》2009,(3):I0004-I0004
于世荣 黑龙江醒龙精武会传统拳教练。56岁。自幼习武,2001年起随著名武术家“龙江鞭王”张永明先生深造。曾获2002年首届亚太传统武术交流大会的剑术金牌、2008年“精武杯”全国民间武术精英赛的九节鞭金牌及多次荣获省、市武术比赛拳术金牌。  相似文献   

9.
《精武》2011,(1):95-95
《精武》杂志一直致力于提高稿件质量,丰富办刊内容,为作者与读者搭建平台,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工作。在许多读者和作者一如既往地支持与共同努力下,于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精武》杂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与武术爱好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李奇光 《精武》2009,(9):66-66
我自幼喜欢武术,能练成一身高深的武功是我的梦想。因此,我经常买些武术书刊来阅读,借以了解武术知识。十几年前,我被《精武》杂志上的传奇人物“东北神力王”李春苓先生和李氏形意太极拳的介绍文章所吸引。看到李春苓先生以枯瘦病弱之躯竞能练出如此高深的内家功夫让我感到震撼。  相似文献   

11.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振勇 《中华武术》2002,(12):14-15
传统武术地位如何?它与竞技武术孰轻孰重是一直以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要传统,还是要竞技?倒真有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觉。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真的是天生不可调和吗?  相似文献   

12.
阎东 《精武》2009,(6):56-56
我在武术杂志上看了不少韩起的文章,长篇大论,不一而足。看得多了,发现韩起有一个突出的思想,即赵道新的一句话:“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也怎么练。”这也是韩起在2009年第4期《精武》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另外,韩起也瞧不上传统武术,如在《精武》2008年第4期上所言,“用明劲、暗劲、化劲这样的概念解说功夫,已将武术发力引向晦涩、玄虚、甚至神秘化了”。此外,其对武术的桩功也不屑一顾,这里就不举例了,也不知韩起练的八极拳里有没有桩功。  相似文献   

13.
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文中所指的武术是指“民间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概念。“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少林功夫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武术项目;二是民间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制度与“身传心授”方式等体制。保护武术文化空间的关键是整体传承武术与保护武术传承人。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责任     
2007年3月号,《中华武术》杂志以《武林大会》现场为封面,记录了3月6日,国家电视台——CCTV5开播传统武术赛事节目,这一非凡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7,(7):11-11
由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中华武术》杂志联合主办的“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大型论文评选活动于2007年7月1日启动。此次活动由国家电视台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武术业内专业刊物强强联合,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武术运动。同时,为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自本年度3月推出传统武术擂台赛事“武林大会”向着更加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2001,(9):5-9
1901~1949年 1909年 霍元甲(1869~1910)创建上海精武体育会,初名为精武体操学校。第二年,改名为精武体操会,简称“精武会”,传习武术。 1911年 天津中华武术会成立。 1912~1949年 武术论著大量出现。如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孙福全(字禄堂)著《八卦拳学》,唐豪著《少林武当考》《内家拳研究》《中国武艺图籍考》,姜容樵著《八卦掌》《太极拳术讲义》《秘宗拳》《青萍剑》《当代武人奇侠传》等。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武术现在主要围绕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类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不同之处进行研究,旨在更清晰地展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06,(1):60-60
编辑日记:一直以来,就有个愿望——我的QQ 号尽快升级到一个“太阳”,能够建立一个名字叫“精武俱乐部”的QQ群,一来方便与广大读者在线沟通,及时了解大家对《精武》的看法,将《精武》办得更好;二来与大家共同探寻弘扬武术的道路。为此, 我几乎天天登录QQ。一天,和好友云雾小姐聊天时,我无意中提起此事。云雾爽快地说:把我的群给你吧,我平时也不怎么用。我感动之余,婉言推辞,但云雾很真诚。我只好恭  相似文献   

19.
靳爱祥 《精武》2007,(11):12-15
武艺的高度应是建立在拳学家的品德上、悟性上、学养上,而非建立在拳学家们所继承的“优秀”拳种上。卢忠仁先生答《精武》编者问的系列文章,包括了这位高龄武术家八十多年武术生涯的远大抱负和谦虚精神,不仅是他实践自己武学理想的结果,也是他将传统武术技法大量转化为科学语言的一个成功典范。是一份总结性的答卷。其中卢先生对卢氏结构曲折的历史有生动的叙述和精辟的解释,对享有盛誉的津门宋氏形意以及“阴阳八盘掌”与萧氏八卦掌的纠葛也毫无保留地表达了真实的见解和客观分析。“进山先问路”,求取武学的真谛亦然,卢先生及弟子们所走过的武术道路,为后来者揭示了武艺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门径,更为武术人才的成长探索了前进的道路方向,读者朋友若能放下门户之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来看卢氏结构,相信是可以引出一些有益的思考来。  相似文献   

20.
武术,又称搏击、格斗,是指以肢体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竞技的技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武术成为我国的文化传承符号。传统武术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竞技格斗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逐渐发展成为传统艺术,以传承的方式将武术发扬光大。竞技武术相对传统武术提出概念时间不长,适用于比赛的武术方式。以得分和胜负为其表现形式。虽然学界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相关概念和文化研究还不够充分,本研究将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文化差异和表现形式差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文化研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