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正平先生的新《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是20多年来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理论研究的新收获,是近年来王国维美学与论思想研究的一次重要突破。这种突破,主要是通过对王国维美学概念、美学体系、美学主旨的还原来实现的,而最终则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美学与论思想的迷人风采的还原。  相似文献   

2.
谌震 《东方文化》2002,(6):66-69
9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何满子先生的《反‘好汉奸论’说周作人》,批判拙作《从周作人说到汪精卫——与吴江教授商酌》(见《东方化》2001年第2期,指责我两点:“一是主张‘政治标准第一’应该告退;或日‘从政治标准第一解放出来’.着重评价周作人的学和学术贡献;二是列举了周作人当汉奸时期的不少‘功绩’,他当汉奸乃是‘曲线救国’,不能与别的汉奸等同。”  相似文献   

3.
朱韬 《华夏文化》2014,(1):50-52
<正>《坐忘论》现存两种,同名异文,一种是我们所熟知的《正统道藏》本《坐忘论》,主体为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条目;另一种石刻本《坐忘论》,见于王屋山《贞一先生庙碣》碑阴(今人陈垣先生所编《道家金石略》有收,题为《白云先生坐忘论》;另吴受琚先生辑释《司马承祯集》收作《坐忘论》附录;南宋道士刘虚谷曾在庐山刻《坐忘论》,已佚,陆游有跋文存,或与此碑阴所载相同),原碑当为唐"大和三年"(829年)所立(北宋元祐九年重立石),碑文记载内容为女道柳凝然、赵景玄母女于唐长庆元年  相似文献   

4.
论《礼记》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礼记》及其文化内涵姜义华一礼、礼治、礼学缘起礼,在甲骨文中原作""、""、""、"'、''、"'、"'①。罗振玉案:卜辞玉字作王,亦作丰,像三王连贯之。卜辞殆从*也。古者行礼以玉帛,故从②。王国维释:"此诸字皆像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故说文...  相似文献   

5.
2001年出版的史蒂芬·霍吉(Stephen Hodge)的《道德经英译与评论》,无论是对底本的重新编排、还是在类文本的设计上,都体现出多视域融合的特点。但当前老学研究界缺乏对其价值的深入挖掘。因此,我们尝试从霍吉的《道德经》英语译释入手,在梳理老学译介史和时代语境的基础上,以其他的英译本为参照,深入解读"视域融合"为霍吉对老子思想译释带来的影响,并通过"读者接受"和"文本变异"等相关理论的应用,探讨霍吉对老子思想译释的得失,从而为当前世界老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邓华 《寻根》2002,(5):44-47
笔撰写的《甲骨发现之初的一段疑案》一,起初发表在1999年第12期《收藏》杂志上,后被收入齐鲁书社《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一百周年论集》及拙作《史海贝踪》。在这篇章中,笔认为:真正率先破释甲骨的是精通训诂、金石、收藏和考古的饱学巨擘王懿荣无疑,而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维清则是最早发现甲骨并贩销入京.提供给王懿荣的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文本和思想特色这两个方面对《十八空论》进行了考察.首先,通过文本考辨,笔者认为该论虽是解释《中边分别论》部分段落的论书,但却是独立的一部论疏,而不太可能是真谛所著的《中边分别论疏》残本.其次,本文从该论对十八空的归纳和料简、以佛性义释性空以及阿摩罗识义这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十八空论》在解释义理上的特点,指出了论中真谛思想的独特之处,及其与奘传唯识学所说义理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王振铎 《寻根》2005,(6):27-35
2500多年前,正当西方的哲人受“上帝”的启示,绕着地中海周边的河流、平原和山谷,探索宇宙人生的奥秘,用“神谕的文字”,在泥陶版、莎草纸或兽皮上刻画、撰写后来被称为《旧约》的某些先知故事的时候,东方的哲人接受“圣王”的教谕,周游黄河大平原,寻求三皇五帝积累起来的甲骨、金石、竹木等简版文献,精心编述治世兴邦的文化经典。  相似文献   

9.
以莎剧为题材的音乐李伟民文学与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文学借鉴音乐的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文学家和音乐家也都承认:“一种艺术的美学也就是另一种艺术的美学,只是所用的素材不同而已。”正如《诗大序》中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相似文献   

10.
《周易》“经”、“傅”与儒、道、阴阳家学缘探要黄克剑一《易经》中的易道1.《易》并不像郭沫若所描述的那样:剥去“神秘的衣裳”後,留下的只是“一个原始人在作裸体跳舞”。它确实从未脱去一个东方族类的童年的天趣,但正是这份天趣持久地滋养了一种浑全而富有渴望...  相似文献   

11.
叶舒宪 《寻根》2000,(6):102-108
回首二十世纪西方知识界的文化寻根浪潮,如果把过去的这100年的学术思想进程大致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那么弗雷泽(James Frazer)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施瓦布(R.Schwab)的《东方文艺复兴》(La Renaissance Orientale,Paris:  相似文献   

12.
以佛解老佛老融通──论马一浮的《老子注》李明友马一浮先生(1883-1967年),名浮,号湛翁,浙江上虞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他博古通今,糅合百家.以儒为宗,融通释老,卓然成一家之言。近些年来学界对马一浮"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儒学观及以佛证儒,儒佛会...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1日至6月28日,巴黎大宫殿举办有一个名为《神圣的山峰》的大型展览,该展展出的中国北宋至晚清时期近20个山水画派的百余幅手卷和立轴,令法国观众领略到东方色彩浓厚的中华意象美学。大宫殿入口高悬清初画家梅清《黄山十九景》中的《九龙潭》巨幅招贴,令参观者顿感“龙奋风雷开宇宙”的磅礴气势。殿内序递开放《名山大川》,《园林幽居》、《仙山楼阁》等三大洞天,呈示中国古代山水绘画史的三个观念分段,尤其凸显明代“吴门派”的沈周、唐寅等。或蓊郁深邃,或雄浑豪放的景物,王履奇秀的《华山图》,清初“八大山人”朱耷长16米的《桐柏…  相似文献   

14.
吉霞 《寻根》2006,(6):102-103
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唐兰在《释四方之名》里也说:“北由二人相背。引申有二义:一为人体之背,一为北方。”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也说:“北,甲骨文写作,与小篆同,象二人相背之形。北就是背的初文。”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写过一篇集中体现他读书论的文章——《论梁元帝读书》。  相似文献   

16.
<正>因上世纪汉字字形简化,鬥争的“鬥”被简化为“斗”字,与古代表酒器和量度单位的“斗”相混淆,致使“斗”字现在多音多义,造成人们在读音方面有时难免困惑。如岑参的唐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有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学界一般译为“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唐诗鉴赏词典》中余恕诚赏析“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时并无“斗酒”音义注解,《高适岑参诗选译》中谢楚发的译释亦然。  相似文献   

17.
耶稣打哈哈小议金译《尤利西斯》中的打油诗“耶稣逗乐歌”陆婕文学翻译难,译诗更难。诗是一门特殊艺术,语言、意境、韵律…种种特点都要照顾到,译诗不仅形似还要神似,神形兼备的要求给译诗带来了难上加难。打油诗本身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品位,但是它在《尤》书...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与兵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一部道家的哲学名,是没有争论的。但是,《老子》是不是一部兵书,我国学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作认为《老子》也是一部兵书。主要论点:《老子》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精彩的用兵之道,如在战争论、战略论、战术论中;《老子》中所阐发的战争论,提出的一系列的军事谋略思想和战争指挥艺术,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因而作断定老子对于中国兵学有开山之功不为过;所以,《老子》既是哲学名,也应是一部兵书。  相似文献   

19.
说官箴     
说官箴夏桂苏,夏南强《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杜预注:"阙,过失也,使百官为箴辞,戒王过。"杨伯峻先生注引《尚书·盘庚》:"犹须顾於箴言。"《左传·宣公十二年》载:"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汉王符《潜夫论...  相似文献   

20.
吴宗海 《寻根》2001,(6):104-105
《水浒》第二十四回中,王婆对西门庆说了一段风话:“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酥。”向来未得确解。“革”前人民学出版社本在编辑凡例中特别指出此例暂不注释。《辞源》释“大辣酥”为蒙古语dairysun音译,也作“答剌酥”、“打辣孙”,意为酒。所引书证,即此二句。钱钟书先生1979年访美,学张洪年问此句话如何解释。钱日:“这是一句玩笑话,也就是西洋修辞学上所谓oxymoron(安排两种词意截然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