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肖惠敏  姜小鹰 《学会》2013,(5):54-58
福建省护理学会发挥学科与资源优势,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学会主要通过组建社区科普志愿者服务分团,成立福建省"小鹰"护理基金,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科普工作骨干,定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等方式,共同参与科普工作。科普活动主要以满足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相结合。如组建实践团走访各个村落,内容涵盖医疗卫生、教育帮扶、文化宣传、海西建设调查、环保宣传、就业交流及党史国情教育等,受惠对象达35803名。另外,还组织护理学专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为老服务,发挥科研优势解决居民健康问题。今后,学会还将从完善卫生科普活动的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卫生科普宣传,提高企业参与卫生科普的积极性等方面入手,促进卫生科普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科学普及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向公众传播推广的行为。科普工作运行及保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科普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进行了科普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建设的需求分析,从加强科普工作组织体制和联动协作机制建设、加强科普工作管理机制建设、加强科普工作激励机制建设、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樊香萍 《科技风》2012,(6):46+48
围绕需求,深入群众开展"订单式"科普宣讲服务;健全组织,完善"科普巡回宣讲服务团专家库";突出主题,组织编辑出版科普知识读本;组织竞赛,提高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与时俱进,构建主题讲座互动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校拥有大量优秀科研人才和科技资源,是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普工作既要面向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也要面向社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分析当前高校科普工作的不足,并以乌兰察布地区大学科普实践为例,提出高校科普工作应强化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经费筹措、资源共享,并探索创新高校科普工作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现在国内的科普活动比以前进步很多。科普书籍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改进,有一些内容已经比较新了。科学家也已开始参与一些科普活动,特别是到一些书店、图书馆、科技场馆等做面向公众的讲座。但总的来说,中国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的平均程度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差很远。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改进我国的科普工作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科技广场》2002,(8):25-27
美国是世界头号科技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科技素养并不算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尤其薄弱。为加强公众对科技的理解,多年来,美国的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积极投身于科普活动。大众传媒、科普场馆和科普宣传活动是美国科普的主要途径。政府部门的作用美国联邦政府在全国科普工作中发挥着有效的杠杆作用,用相对有限的经费推动着大范围的科普工作的开展。在联邦政府中,参与科普最多的是国家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为NSF)。NSF资助各种科学教育计划和科普计划,也收集和传播关于公众理解科学状况的信息。在NSF内,科普工作主要通过非正式教育…  相似文献   

7.
企业参与科普的动因分析及引导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普事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参与。分析了企业参与科普的含义,调查了企业参与科普活动的态度和需求的概况.阐明了企业参与科普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科普活动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实验室通过健全科普管理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科普资源及品牌化科普活动等机制,运用开放交流、社区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开展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将科研成果以科普信息的方式传播给大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增强热带病疾病防控的实效。为进一步完善科研实验室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形式、制度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风帆  李东松 《科协论坛》2005,20(10):12-17
科普评估体系作为现代科普管理的有效方法,能够为社会、政府等诸多方面提供服务,提高科普活动的效率和公众参与效果。但我国科普评估工作起步较晚,理论界和实际工作对它的探讨尚不深入,系统化理论研究尤为少见。因此,针对我国科普机构在总体上还不够健全、组织能力长期欠发达的现实状况,探讨科普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研究适应我国国情的科普评估体系基本框架,构建科学完善的科普评估体系,对加强科普评估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科技管理》2015,(4):41-44
为了了解成都市市民科普消费现状及需求,开展了针对成都市市民喜欢科普基地的原因、近期参加科普活动的时间及信息来源、参与科普活动的障碍、喜爱的科普知识的类别、获取途径和表现形式这7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分析可知,成都市市民科普文化消费呈现上升的趋势并趋于理性。要加强对成都市市民科普消费的引导,鼓励各个科博场馆塑造自己的品牌,建立健全网络科普的法律法规,促进成都市市民科普消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立纲 《情报探索》2013,(5):113-115
介绍了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意义,认为当前大学生科学素质亟待提高,高校图书馆拥有信息、技术和环境等优势,在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方面大有可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抓好科普文献资源建设;宣传倡导科普阅读;加强导读服务;开展读者信息素质培训;改进文检课教学;组织各种科普教育活动;提升办馆与服务的科技水平;营造科技实践环境。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手段为公众交流和知识共享提供了物质基础,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普工作能够更快速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对北京市部分社区调查显示,大部分社区具有信息化科普设施,居民希望社区的信息化科普设施的内容经常更新。居民通过移动端上网的比例较高,希望通过移动端获取科普知识和科普活动信息,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最好。但是社区科普工作者的传播技能、科普内容的同质化和科普资源的利用率影响了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普的效果。因此,应加大对优质科普资源及渠道的宣传推广力度,打造专业化科普工作者队伍,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普需求和服务的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13.
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举措。当前,有相当数量的科研院所以开放实验室参观、举办科普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科普宣传,但在科研机构公众开放活动效果评价方法方面还缺少相关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组织管理情况、开放活动效果、社会反响三个方面筛选确定3大类17项指标构建科研机构公众开放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科研机构公众开放工作的制度化、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科学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峡 《科协论坛》2004,19(9):7-10
近十年来,社会化科普得到较快的发展,社会各界参与科普的队伍不断扩大,科普投入有较大增长,科普活动数量增加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形式逐渐多样化,公众科学素养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地震现场科普宣传逐渐受到重视,但仍然存在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内容同质化,且更新缓慢等问题,影响了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效果。本文结构式访问向曾参与过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工作人员开展调查,分析当前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工作开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明确公众获取热点信息需求、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宣传形式、分阶段开展科普宣传、重视互动式科普等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植物科学对于社会、环境和生态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植物日"是由国际植物理事会和欧洲植物科学组织共同发起的全球同步公益性科普宣传活动,旨在向社会公众传播植物科学知识,提高公众了解植物和植物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自2012年起,湖南农业大学已连续7年开展了"国际植物日"(湖南区)科普主题活动。实践表明,科普活动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国际植物日科普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植物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学生学习植物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明希  罗琳 《软科学》2011,25(12):106-110
通过对四川省科普统计数据的对比及科普活动典型案例的分析,从总体上评价了四川省公众科学素质水平,并就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建立科普工作监测评估信息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普工作统计是科技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制定科普政策、实施科普工作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山州2011年度科普工作统计于2012年3月中旬展开,对167个单位进行调查,通过对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活动等多个方面工作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要努力提高科普人员的总体素质、加快科普场馆建设,增加科普经费的投入,形式多样地开展科普活动等4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社区少儿科普工作是目前我国科普工作的重点之一。与一般常见的传统媒体如科普图书、科普专栏、科教频道等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明显不同,社区少儿科普活动更加注重在实际参与和体验中,通过激发少儿的兴趣培养少儿对科学  相似文献   

20.
<正>科普工作是把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输给公众的一项事业,无论是科普的理念、科普的内容、科普产品制作方式,还是科普传播载体、科普机构运营方式等,都是特别需要创新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信息手段的推广应用,科普事业发展的天地越来越宽广,由此也给科普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创新科普工作机制、科普活动方式、科普宣教手段,进而构建和完善提升科普创新能力的制度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