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被《时代》杂志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之一。《荆棘鸟》以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梅吉一家住在新西兰。这一年,父亲失业了,正在一家人发愁的时候,他们接到姑母从澳大利亚寄来的信。原来,姑母年事已高,准备让他们去继承遗产。在经过一番颠簸之后,梅吉一家踏上澳洲大陆,来到德罗海达。刚一露面,梅吉就引起了拉尔夫神父的注意,他对这个女孩十分怜爱。拉尔夫神父是爱尔兰人,被天主教会派到德罗海达担任教士,他是个高大俊美…  相似文献   

2.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的代表作,小说以牧场主克利里的女儿梅吉与年富力强一心向往罗马教廷权利的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追求爱情和与命运抗争的过程。通过克利里家族三代人在女权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描写了女性自我意识发展的奋斗历程,展现了女权主义思想,探究了荆棘鸟的寓意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文坛巨星麦卡洛的代表作之一,在该小说中麦卡洛主要讲述了牧场工头女儿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故事。在明知神父是不可以拥有爱情、不可以结婚的这一禁锢下梅吉和拉尔夫最终还是冲破了樊篱实现了灵魂和肉体上的结合。梅吉对传统的父权的反叛背后有着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4.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是以少女梅吉和英俊神父拉尔夫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和感情经历。本文分析了作者考琳.麦卡洛的宗教观念以及对其小说的影响。说明了在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下,爱情往往充满了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5.
爱与忏悔——析《荆棘鸟》中拉尔夫人格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棘鸟》中男主人公拉尔夫无法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但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男人,他不能灭绝情欲,不能不爱梅吉,他的灵魂长期处于“神性”与“人性”的尖锐对立之中;同时他也无法摆脱强烈的权利欲望和爱情需求,对他来说,两方面都是无法割舍的,放弃任何一方都是痛苦或毁灭……对上帝的与忏悔和对情人的爱与忏悔时时刻刻敲打着他的心,从来没有停止过交战。本文从爱与忏悔的角度分析了拉尔夫人格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的代表作,小说以充满浓浓澳大利亚风情的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牧场主女儿美丽善良的梅吉与一心向往罗马教廷权利的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从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出发,通过对克利里家族三代人苦苦追寻爱情进行分析,透析出作家在作品中以苦难为永恒追求的宿命论观念。  相似文献   

7.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该小说以克利里家女孩梅吉与拉尔夫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详尽描述了澳大利亚的地域风光和人情风俗,探讨了社会环境和宗教意识等问题。人物行为和命运的必然因果关系:违背上帝意愿,并将遭受命运惩罚,是作者麦卡洛对宗教、基督教的传承和肯定。修女和拉尔夫们对金钱的崇拜体现了宗教的虚伪性。通过痛诉宗教虚伪性和天主教禁欲主义,考琳·麦卡洛提出对宗教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熊洁  王伟 《英语辅导》2008,(6):148-151
《荆棘鸟》是一部家世小说,以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的故事,展示爱与命运的主题。本文从三代人中四位女性:玛丽·卡森、菲奥娜·克利里、梅吉·克利里及朱丝婷·克利里的人生历程来剖析女性在追求对其自身命运的把握过程中所呈现的种种与男性社会的冲突,而这冲突也体现了妇女在追求独立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由此得出此过程也是人类两性追求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存的过程的结论,从而提升了人类的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卡洛发表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小说以充满浓浓澳大利亚风情的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牧场主克利里的女儿美丽善良的梅吉与一心向往罗马教廷权利的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10.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家世小说,以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阿里一家三代的故事,时间跨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丽,令人回味无穷。《荆棘鸟》的魅力首先来自它的主题:爱与命运。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用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忍受着爱和命运的折磨,而他们又不肯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本文试着以主要人物对爱的执着和命运的无奈为重点对《荆棘鸟》这部小说进行初步分析也为他人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淦生 《作文》2023,(43):56-58
<正>荆棘鸟考琳·麦卡洛作者介绍考琳·麦卡洛,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1974年出版第一部小说《Tim》。1977年,《荆棘鸟》出版。此书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9周,并很快在全球畅销3000万册。作品简介《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家族小说,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  相似文献   

12.
《荆棘鸟》中拉尔夫神父是同类人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其不仅外貌、心智、而且性格及品行都是“优美动人”的。他追求心灵与上帝结合的最高境界的美。然而,在权力与爱情,灵与肉的矛盾中,拉尔夫神父丧失了自身的美,最终走向悲剧的深渊。  相似文献   

13.
考琳·麦卡洛的传世之作《荆棘鸟》中女主人公梅吉与拉尔夫教父之间凄美绝伦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我们也为梅吉在这场悲剧性抗争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意志、情感力量而肃然起敬。女性在爱情与命运面前表现出的特有的悲剧精神在梅吉身上淋漓尽致地跃然纸上。明知前方艰难重重,梅吉仍然砥砺奋进,用凄美、悲壮、无悔的行动铸造出自己灿烂绚丽的人生,也让亿万读者为其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4.
顾晓莉 《文教资料》2012,(33):143-145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描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在禁欲主义的压制下,作为神职人员的男主人公拉尔夫始终背负着生命的十字架:在现实之此岸世界和宗教之彼岸世界的交叉地带,他对于宗教与生俱来的热爱和黯然滋生的尘世之爱不断发生着矛盾和冲突,这两种爱伴随了拉尔夫神父的大半生时间。在此期间。他不断经历着艰难的选择和自我的剖析,最后终于在临死前得到了解脱。  相似文献   

15.
胡长文 《文教资料》2008,(31):24-26
澳大利亚小说<荆棘鸟>通过描写在二十世纪半个世纪中一家三代人的沦桑变化作为背景,以牧场少女麦琪和神父拉尔夫之间的爱情纠葛作为主线,写出了在人性与宗教神性之间的较量和角逐中,人性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打败了虚妄的神性,最后以主教拉尔夫的死宣告人性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16.
我曾为《飘》中的斯佳丽和瑞特痴醉叹惋,我也曾为《荆棘鸟》中的梅吉和拉尔夫黯然心碎。但我心里明白,这般壮美如史诗的爱情是那么遥不可及,我只是一个远远的眺望者。那样波澜起伏、惊天动地的乱世经历似乎不属于普通凡人。就说书中主人公的外貌吧,岂是凡人能够企及?  相似文献   

17.
陈芳 《文教资料》2012,(15):23-24
本文分析了小说《荆棘鸟》中拉尔夫神父这一人物形象,具体描述他对权力和爱情的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导致的悲剧性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身为神职人员的教士处于"灵与肉"的激烈交锋之中。《荆棘鸟》中拉尔夫神父便是在这种灵魂的极度痛苦挣扎中走向了毁灭。  相似文献   

19.
《荆棘鸟》通过三个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女性形象,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需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文章着重分析导致主人公梅吉和拉尔夫爱情悲剧的各种原因。他们的不同性格、生活经历及人生观都是导致其悲剧的重要原因,但宗教因素是最重要和深刻的。他们两人间的爱情悲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窦秋萍 《海外英语》2012,(3):238-239,242
从人性和神性的角度分析了《荆棘鸟》中的拉尔夫神父的人格分裂现象,主要从宗教分裂背景、社会历史背景和拉尔夫的性格上的弱点三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剖析了拉尔夫在追求宗教信仰的过程中所导致其人格的扭曲,最终造成了他个人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宗教信仰对人类心灵的双重影响,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