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钱春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369-369
目前我国近代也开始了对财政监督问题的研究,而且对这方面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的多,但是基本土大部分都是以实证、政策研究为主基调的,对理论的研究则是风毛麟角。本文将从财政监督的主体和财政监督的客体的策略行为来实现规范,来解决关于财政监督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一只笼尖 没有 宝石般的华贵 却凝聚着 进取的锐意二、一本笔记 没有 画册般的精关 却记录着 不一片饰令一真译三、一口面己 ;交药- 珍饭考的美味 却满足了 求索者的饥肠四、一盏台灯 没有 宽红灯般的均丽 却洋溢着 拼搏的热情五、一条板兑 没有 鸣绒般的惬意 却磨砺了 成才的急志六、一只书架 不比 耀眼全库 却赢来 满室生辉函授生的自豪@颜之江~~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人文力的概念作了初步界定 ,并通过对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体系三个方面的分析 ,指出人文力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 ,既有大地般生命根源的作用 ,春风花雨般的滋润化育作用 ;又有绳墨道轨般的规范作用 ,晨钟暮鼓般的警醒作用 ;还有谶语神算般的预测作用 ,未雨绸缪般的防范作用。文章最后分析了人文力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 :基本性作用 ,规范性作用和前瞻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雪姑娘     
雪姑娘来啦!雪姑娘来啦!雪姑娘挥舞着神奇的魔法棒,天空中就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不一会儿,整个世界好像披上了银装。  相似文献   

5.
吴杰 《湖南教育》2009,(1):39-39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身为班主任,要有慈母般的爱心,明察秋毫的细心,坚持不懈的耐心,融冰化雪的热心,童心般的诚心,削铁化泥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那年秋天,我被分配在一个偏僻而又高寒的山村教学。办起了一个复式班,在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都来了,像花朵般的鲜丽,小鸟般的活泼,山泉般的纯洁,这都是我的学生啊。他们把全都渴望都寄托于我,将在我的教导下成长一段……,每当想到这些,我有一股暖流漾过身心。  相似文献   

7.
陈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她是个天使般的“豪女”。她的身上不仅具有秋瑾般的豪迈还有李清照般的婉约。该哭则哭,当笑则笑。从不矫柔造作,从不拖泥带水。有时候,她会发一点小脾气,使一点小性子,但也是干净利落的。她的发型是干练的短寸头,生起气来就好像是根根竖  相似文献   

8.
本周我以"春天般的教室,芬芳始终"为主题,为我班孩子上班会课。我从春天般的教室应该充满人文关怀、洋溢着生命活力、散发着浓浓的书香、富于生活的气息和具有五星级大酒店般的卫生环境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说明。让我们班的教室始终拥有春天般的生活色彩,使孩子的心灵舒畅,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9.
"任何平凡的东西只要你用心灵抓住了,它就能现出珍珠般的光辉来."写作也一样,要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借它山之石来开启自己的心灵之玉;要坚持不懈地练笔,开展多元化写作.用心灵去感悟生活,浸染文字,从而写出心灵之作.  相似文献   

10.
潘建荣 《上海教育》2011,(22):66-66
长期来,我们比较多地宣传了一些英雄般的教师典型。我们在对这些教师表示敬仰的同时,也必须思考,转型背景下,教师的奉献精神有没有必要突出与时俱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迟子建小说中,我们能时刻感受到她从自己生命体验出发,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对生命之真、生命之理的书写和思索。"生命"是迟子建创作的全部基石,她以温情之笔书写生命,传达"温暖"和"爱意"的生命本质,描述刚柔相济的生命形式,其终极指归是对"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的追求。迟子建在其创作中融注生命美学意识,汇成了其独特的生命美学观,是其特立独行于当代文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冉冉的诗歌是以她早年的生命经验为根基的。其作品对读最强烈的触动是自然民俗人事的新异。更重要的是寻常事象显露出超乎物理时空的意蕴,给人宁静、久远、奇幻之感,她较早自觉避开对特定自然地域风情的表层摹写,而致力于发现属于个人的独立艺术世界及其后的精神空间,她以冷静锐利逼近生存本相,给纯净素雅的底色加上浑浊沉重,这无疑拓展了其创作维度。其诗独立纯正的品性依凭于语言。一方面语言闪烁着天然的灵光才情;另一方面近作语言又有反向拓展迹象;冷硬而略显滞涩,再一方面语言的内在韵律和谣曲化又带来诗的可诵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罗杰斯的"反射"理论来理解莱辛的现实主义小说《简·萨默斯的日记》,并分析她是怎样在这部具有自我代表性的作品中,采用心理疗法的形式,以心理分析和小说人物的双重身份,通过以镜自鉴、以镜鉴世来构建自我的。  相似文献   

14.
蒋子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具有荒诞和幽默色彩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独树一帜,妙趣横生。然而由于她身兼编辑一职,她的文学创作又呈现出时断时续的特点,以至于对她的研究难以一脉贯通。基于此,本文章以蒋子丹的小说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她的散文写作、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章,从其小说叙事的荒诞色彩和她女性身份的文学写作两个方面对蒋子丹的文学创作作全面详尽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情感上的缺憾对张爱玲的创作影响重大。张爱玲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落于爱情,又和家庭一起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经验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对爱的缺失的永久性的心理意向,决定了她精神上的悲观气质,并由此生成了对人性自私本性的悲观认识,构成了她思想性格内涵极为重要的方面,对其作品产生了题材上强烈的倾向性引导,无不标示出一种以孤独和荒凉情绪为特征的悲剧蕴含。张爱玲是以自己的心灵世界经营和表现着对现代生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从残雪近年来所作的自我阐释与自我解读出发,结合精神分析学说,解析残雪以“潜意识写作”的标志,执着于摹写灵魂世界的创作观念和写作方式,揭示其所描绘的现代艺术家精神生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半自传体作品.该书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新女性"的出现,逐步"威胁"动摇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意识.劳伦斯一方面欣赏"新女性的独立、大胆、智慧,另一方面受传统的男性至上意识的影响,又惧怕女性的这种变革会危及男性的地位.本文从小说人物关系的角度入手、剖析劳伦斯在定位女性社会角色时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18.
专业作曲家徐晓林老师对古筝音乐有着特别的洞悉,她的作品继承了传统又进行了创新.在这些作品中,她常将我国民族音乐元素与国外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古筝作品中,使得作品颇有她个人音乐的独特风格.她自幼生活在西南地区,那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致使她的古筝作品也涉及了很多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少数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富于魅力,与筝乐的结合必然会给其作品带来独特的风情,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性特征,使其作品更加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狄金森在她的500多首死亡诗中,用"心灵之眼"对死亡主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索。本文通过最具代表性的死亡诗的分析,结合其书信,揭示出狄金森对死亡"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体验及她对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女性情怀辉映男子气概——试论薛涛诗歌中的双重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女诗人薛涛,一生命运坎坷,但她以诗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薛涛的诗,是其经历的文学记录,更是其心声的表露。一方面,她的诗是其女性情怀的表露,这是她遭受男权世界压迫的曲折表现;另一方面,她的诗又表露出强烈的男子气概,这与她长期与男权世界中的精英人物酬唱有关。全面认识薛涛,应该认识到薛涛诗歌情感世界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