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病例标本297例,进行UU培养和CT抗原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的297例标本中,UU阳性率为35.7%,且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CT阳性率3.7%;UU CT混合感染占3.4%。UU阳性率明显高于CT阳性率和UU CT混合感染率(P均<0.01)。UU、CT和UU CT感染率,男性和女性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以20~40岁最高。结论:UU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主要感染因素,CT次之,且青壮年感染最多。  相似文献   

2.
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可提供大体形态学影像,将其与CT灌注成像技术联用,产生功能影像[1-3]。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的平均达峰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对获得的参数进行图像重建和伪彩染色处理,得到BF、BV、MTT和PS图等,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它们反映的是生理功能的改变,形态和功能的有机结合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预示了崭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1 CT灌注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CT灌注成像的理论依据是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nciple):BF=BV/MTT[4]。1980年Axel首先对利用注射对比剂后CT值的变化来测量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这一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Axel[5]认为增强CT所用的碘对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通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检查,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HRCT影像学特征。结果我院收治的25例COVID-19患者均为普通型,发热(19/25,76%),干咳(18/25,72%);所有患者白细胞计数均正常,淋巴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减少(15/25,60%),血沉增快(12/25,48%),C反应蛋白升高(10/25,40%),出现降钙素原降低(2/25,8%);平均住院日为19.8±3.9天,从出现临床症状到CT检查阳性平均时间为4.9±2.7天。首次胸部HRCT病灶分布为单侧9例(36%,左肺4/25,16%;右肺5/25,20%),双侧16例(64%);20例(80%)病灶分布位于周边,5例(20%)位于周边为主及中心同时受累。HRCT表现中单纯磨玻璃影(GGO)为25例(100%),GGO伴局灶性实变为5例(20%),4例(16%)伴片状实变影。在第二次HRCT检查中,大部分患者病灶增多、范围变广,局部病灶融合,并见支气管充气征。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相对较轻,HRCT是其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8例22个病灶的US、CT和MR影像资料.结果US、CT和MR非造影检出率:US13个,占59.1%(13/22);CT检出16个,占72.7%(16/22);MR显示全部病灶,占100%(22/22).US、CT和MR造影检出率:US共检出17个,占77.3%(17/22);CT共检出19个,占86.4%(19/22);MR全部检出,占100%(22/22).正确诊断:US27.3%(6/22),CT40.9%(9/22),MR68.2%(15/22).影像综合正确诊断:90.9%(20/22).结论影像学综合检查能够正确诊断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MRI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CT和U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的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的53例气胸患者中有较明显胸闷、气促的6例患者进行细管(选用16号20cm长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观察。结果:6例患者气胸全部治愈,肺复张时间(指插管至肺完全复张所需时间)1~3天,效果满意,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使用细针(20G切割针),并发气胸时胸膜破裂口较小,往往形成闭合性气胸,使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不仅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而且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分段的。尽管我们详尽地查阅了能够找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正了现有书籍、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纰漏,但限于资料的缺乏,仍然感到史实不够完整,有些重要的事件未能收录在案。本年表的发表旨在与全国电化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分段的。尽管我们详尽地查阅了能够找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正了现有书籍、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纰漏,但限于资料的缺乏,仍然感到史实不够完整,有些重要的事件未能收录在案。本年表的发表旨在与全国电化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在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期间我们利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25例。术后12h内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达90%以上,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ADL评价,Ⅰ级5例(20.0%),Ⅱ级11例(44.0%),Ⅲ级5例(20.0%),Ⅵ级1例(4.0%),Ⅴ级1例(4.0%),Ⅵ级2例(8.0%)。结论:高龄并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禁忌,采取小骨窗开颅微创术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0年8月至1990年2月共收治角回综合征患者23例、其中20例病历较完整、做分析如下:20例中男16例、女4例、36~39岁2例,40~50岁8例,51~61岁10例。症状中手指失认15例、左右定向障碍1例、失算(计算不能)14例,失写(书写不能)15例,失读14例、失认(命名性失语)12例、失用3例、体象障碍1例。20例中12例做CT检查、20例中7例病变在角回左枕、顶区呈低密度影。2例面积较大波及颞叶、  相似文献   

11.
颅内静脉窦血栓(CVT)由Ribes于1925年首次报道,过去临床诊断较困难,随着影像学技术如CT、MRI及DSA的发展,该病得以早期诊断。现将我们所见的CVT15例,就其临床CT、MRI及DSA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肺炎支原体(MP)、沙眼衣原体(CT)性肺炎进行流行病学的实验研究。采用痰MP、CT荧光定量PCR结合探针的体外DNA扩增和检测。MP-DNA感染阳性率为8.2%,CT-DNA感染阳性率为6.7%,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27%。小于1岁大于3岁年龄组比较MP感染阳性检出率(x2=28.72,P<0.01)和CT感染阳性检出率(x2=5.80,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MP阳性检出率秋季与春季比较(x2=7.089,P<0.01);CT阳性检出率秋季与春季比较(x2=60.346,P<0.01)及夏季与春季比较(x2=28.1756,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MP和CT易感年龄较传统的患病年龄有明显提前趋势,感染季节MP以秋季为主,CT以夏秋季为主。  相似文献   

13.
唐山工业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山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工业发展是唐山城市发展的主脉,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唐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业文化。唐山工业文化发展经历了初长(从洋务运动到20 世纪初)、进一步发展(从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成熟和创新(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3个历史时期。唐山的工业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并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科从1991年至1998年,共收治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6例,其中初诊时误诊16例,本文重点讨论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和诊断中经验教训,以提高对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有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61—78岁。 1.2 临床表现 头痛30例(65%),呕吐20例(43%),意识障碍碍36例(79.5%),血压升高26例(56.5%),头晕10例(21.7%),癫痫发作10例(21.7%),颈低抗30例(65%)。 1.3 CT检查 全部作头颅CT检查,阳性38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日益增多,以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最为多见。本文对我院门诊1996年~2000年拟诊为STD患者1036例,采用PCR方法检测尿道(或宫颈)拭子标本NG、CT和UU,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和意义1.1 信息技术在政府中的应用和发展过去五十年间,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主机和小型机(20世纪50—70年代)、微机加局域网(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和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三个阶段。信息技术在政府中应用的早期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即办公自动化和政府信息系统。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机加局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螺旋CT及成人标本,分析颈椎横断面、正中矢状面图像及成人标本,测量双侧椎动脉间距、双侧颈椎横突孔高度,上、下颈椎横突孔间距,椎间盘厚度、相应椎体高度,双侧钩椎关节与相应椎动脉的距离,颈椎椎体的前后高度,为临床颈椎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择2010-12/2012-03黄冈市中心人民医院CT室患者60例,男30例,平均年龄(42.5±14.2)岁,女30例,平均年龄(35.5±13.3)岁。排除颈椎病理改变。60例患者行颈椎CT扫描,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以黄冈职院医药卫生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成人体标本10具(男5,女5)共20侧,用游标卡尺和角度测量仪,观察和测量相关数据,进行颈椎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历史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孕育期(19世纪中期前)——学徒制阶段,萌芽期(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前)——工读主义与半工半读阶段,发展探索期(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末)——半工半读教育制度阶段,大力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阶段。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类型可依据实践操作的特点,教育提供者和教育场所标准,以及年代发展、办学体制、培养过程等标准来划分。  相似文献   

19.
红旗渠精神60余年传承弘扬传播是中国红色文化传播的一个缩影。红旗渠精神传承弘扬传播历经四个阶段,即奠定基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恢复展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与时俱进(21世纪初)、繁荣发展(十八大以来)等。红旗渠精神弘扬传播经过60余年发展,相关优秀文艺作品不断产出、红旗渠精神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传播途径愈加信息化现代化,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1 理论基础 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是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其代表学者有瑞兹尼克(Resniek)、布朗(Brown)和莱夫(Lave)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