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机遇招手时,他总把别人推向前鲁建华来自豫东平原一个普通的村落,受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写作,上高中时,他的文章曾在当地的广播电台、报纸上刊用。来部队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圆了他在部队搞新闻的梦。新兵下连不久,连队指导员带着文书到外地执行任务,恰巧团里要连队上报政治教育情况,当时,就连长一个干部在家,急得团团转,这时通讯员讲了一句,连队有一个叫鲁建华的新兵是一个秀才,连长急忙派人去找。鲁建华根据连长的授意,洋洋洒洒写了4000多字的材料,有观点、有分析、有典型事例,连长到团里一汇报,当场打动了宣传股长…  相似文献   

2.
“学好用好军报,当个将军没问题;会给军报投稿写稿,当个记没问题。”这句话是我1984年秋当新兵时听一位干部说的。从听到这句话起,《解放军报》就成了我的梦想120多年过去了,我从一个边防战士成长为一名军报记、编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军报的养育就没有我今天的自信和强壮。因此,每当有人问我你是哪个大学毕业时,我总会自豪地说:“解放军报大学!”  相似文献   

3.
每次回到老连队,在学习室一隅看到贴着“军报之家”标签的学习柜和里面存放的一摞摞整齐的军报,我便会感慨万千。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军报之家”的建立,有一个令我永远难忘的故事。5年前,我在连队当文书。由于喜欢写写画画,我对连队订的各种报刊很珍爱;尤其是军报,每一期我都要认真阅读,而且经常把看过的报纸用一个小柜子保存下来,以备日后查阅资料。那时连队的军报比较少,每次我到各班发报纸时都要亲自交到班长手里,还要特意喊上一声“军报,这是今天的军报”,生怕大家不重视。但由于缺乏管理,一些战友看完报纸后随手乱扔的现象时有发生。一…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报》5月10日第4版推出的关于黄岩岛事件的一组报道引起较大反响.国内外平面和电子媒体竞相转载,广大网友跟帖高度称赞。总政领导和军报黄国柱社长、谭健总编辑也对这组报道给予充分肯定。回过头来看.军报在黄岩岛问题上发声虽不是很多,影响却很大。军报报道的影响力.归根结底是军报特殊地位决定的。具体到这次报道的组织策划方面.有些体会对搞好其他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或许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01,(1):48-48
各部队官兵增订《军事记者》  △为新兵增订。在新兵即将到来之际,沈阳军区某高炮旅又一次从政工费中挤出资金,为新兵教导大队增订12份《军事记者》杂志,以满足新战士入营后学习的需要。(侯洪学)  △拨出专门经费订阅。在新年度报刊订阅之际,济南军区某特种大队政治处专门拨出经费为每个报道骨干和部分机关干部订阅了《军事记者》。大队机关股、室、基层连队以及40多名喜好新闻写作的官兵也纷纷订阅了《军事记者》。(张型顺王乐亭廖小清)  △注意为连队哨所订阅。某仓库过去在《新闻与成才》的指导下,培养了10多名报道骨干,连续…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成才     
《军事记者》2012,(7):71
27名大学生新兵成为某摩步旅基层报道员本刊讯董本杰、刘其报道:近日,济南军区某摩步旅基层报道员培训结束,接受培训的33名报道员中有27名大学生新兵。该旅政治部主任齐勇介绍,从大学生士兵中选拔报道员,不仅缩短了其成长周期,也促进了基层新闻报道整体水平的提高。经过20天的培训后,目前已有9人在军地媒体上发表了稿件。某团46部摄影器材下发基层连队本刊讯徐智林、邹秋月报道:为搞好群众性报道工作,沈阳军区某装甲团近日拿出9万元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7.
谢顾问:我入伍不久,新兵一下连就“钻”进业余写作的天地,还参加了第七届军报新闻函授。虽然努力,可至今未见成效,一篇稿件也没见报。于是,一些战友劝我:“别瞎折腾了,在基层连队摘报道还能成什么‘气候’?”我不知道应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帮我一把。87060部队甘崇堂甘崇堂同志:一个人能否成才,主要的不在于他在何处干什么,而在于他怎么干。俗话说:“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从这个角度看,决不能把在基层搞报道说成“瞎折腾”、“成不了‘气候”’。当然,不能否认,在连队搞报道是很艰难的。一是接触范围小,一个连…  相似文献   

8.
有关新闻通讯写作的书林林总总,笔者只就自己参加过的一些报道谈几点感受。采访来“细”。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不采百花酿不出蜜。通讯写作需要挖掘和占有大量典型生动的新闻事实,我们只有像开矿淘金者那样去开采、去筛选,才能发现反映事物本质的鲜活材料。新兵吕俊峰日记的宣传,我们几乎把这个团从上到下翻了几遍,还派人专程到吕俊峰的家乡采访。由于采访细致.材料取舍余地很大,先后写出10余篇稿件。去年宣传抚顺“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时,我们先后采访了军地200余人,记满了3个笔记本,同时还和胡玉萍一起喂猪,一起拖猪饲…  相似文献   

9.
周琳 《军事记者》2007,(2):F0002-F0002
隆冬时节,北国边陲大雪纷飞,沈阳军区司令部某新兵营里却温暖如春。带兵干部和骨干既在训练上严格要求新兵,又在生活上给予真诚关爱,使他们愉快迈好军营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我是沈阳军区某装甲团的报道干事,在这里说说大家也许都不相信的事儿,以此表达自己对军报领导、编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1.
老师:12月15日上午,我们军长冒着风雨驱车几十公里到我们部队看望新兵。这事感动了我,当天进行采访,晚上整理好稿子。第二天去审稿时,首长说军一级干部少报道,最好不报道。听这话,就知审稿(盖章)无望。三天来我心里很不安,反复逐句通读稿子,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写下的都是真情实景,要说这篇新闻真实否,是百分之百的真实。这篇稿子我觉得素材很好,有新闻价值。在此烦老师审阅一下,如不能报道军一级干部。就算了,稿也不退了。(稿子附后)敬礼!编安!学生:李容将军,来到新兵班12月15日。风,呼呼地刮;私哗哗地下。上午11时…  相似文献   

12.
《优秀士兵剪影》专栏,是本报继《连队新闻》、《基层人物风采》之后,新开辟的又一个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战士的专栏。尽管这个专栏在版面上不很显眼,在读者中却引起很大反响。许多读者来信赞扬她是“了解连队战士火热生活的一个窗口”,“是最受基层官兵欢迎的栏目之一”。回顾开办这一专栏的前前后后,我们的体会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满腔热情地为“小人物”立传。贴近性——让“小人物”登上“大雅之堂”军报的三版是“政治·基层·社会”版,信息量大,指导性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过去,尽管编辑部十分注意让三版贴近基层…  相似文献   

13.
通讯员园地     
《军事记者》2007,(2):70-70
某部为新兵开设《新绿报》本刊讯龚毅、罗雪斌报道:“快来看呀!新战友李辉上稿了。”2006年12月21日晚,笔者在沈阳军区某部新兵一连,看到刚出刊的第二期《新绿报》被新战友们抢着阅读。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尹延桥报道:山东省夏津县人武部针对武装系统报道骨干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今年初他们把参加军报第十三期新闻函授学习当作提高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广泛发动爱好新闻工作、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新闻骨干参加函授学习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已有17名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通讯员成为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三期学员。夏津县人武部踊跃报名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15.
新闻窗     
三连战士都有新闻记录本本刊讯刘钢报道:沈阳军区某部三连是一个全面建设非常过硬的先进连队。有一次,连队在组织政治教育考核时,指导员鄂云发现,许多战士竟然回答不上前两天刚收看过的关于新闻联播的时事问题。这说明有的战士并没有把国内外大事牢记在心队于是,他和连队党支部一班人研究决定,连队统一为每个战士购买一册笔记本,让每位战士坚持记录当天新闻,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测。利用《新闻与成才》七年育才百余名本刊讯明守、庆*、增民报道:河南新野县人武部,从]989年始7年来一直把《新闻与成才》作为首选教材,采用集中培训和…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月12日《解放军报》第二版头条刊登了我写的消息《连长申春生春节探家让别人》,这是我业余写稿登报的第一篇稿件,也是我们单位连续几年在军报发表的首篇稿件,领导和同志们看后都很高兴。那是1981年春节前,我们在连队调查采访时,干部们纷纷反映:战士们要求在春节期间探家的太多,由于探家名额有限,不能满足大家需要,思想工作比较难做。恰巧指挥连几个干部对我们讲述了他们连长申春生入伍后,每年都在连队过春节这件事。一边是争,一边是让,两相比较,反差鲜明,我立即意识到这件事具有新闻价值。果然,稿件发出后,很快被《…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6,(3):68-68
发现培养新闻后备人才本刊讯函授学员李洪房报道:新疆军区某部注重发现培养新闻后备人才,新兵一到部队,他们就让新闻干事进行调查摸底。针对今年新兵学历高、有写作特长的多的实际,精心挑选一批文笔好、肯吃苦、热爱新闻报道的新战士组成报道组,并开办了《新训简报》,给他们提供练笔的舞台,定期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此外,还积极鼓励他们报学军报函授,所需学费自己出一半、政治机关给报销一半,并规定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两篇作品以上报销全部学费。某基地选拔新兵报道骨干本刊讯匡勇、左振祥报道:沈阳军区某基地今年从新兵中挑选出20余名文…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是沈阳军区联勤第二分部新闻干事。从入伍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对新闻报道工作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先从“萝卜条”、“豆腐块”写起,后来到政治处当了报道员,上军校时是学员队报道组组长,毕业后不到半年就被抽到机关专门从事报道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关心和指导下,特别是在军报编辑老师的教导下,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去年,我被军报选为特约通讯员,深感“特约”二字之重要。一年来,我更加努力地学习,通过《通联情况》这一学习阵地,了解了军报宣传动态,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一年来,我在军报上稿8篇,其中反映大连第2…  相似文献   

19.
郭道庆,一个普通的团级单位政治处主任,在沈阳军区联勤部系统,熟悉他的人都说他:“这人,不写稿难受。” 23年前,他从湖北农村刚入伍时,领导见他聪明、机灵,想安排他当汽车兵,不想面对众新兵梦寐以求的方向盘,他偏偏喜欢舞文弄墨,指导员便让其当起了司机兼文书。 一日,连队到驻地“五保户”王大爷家挑水、劈柴、扫院子。事后没几天,当地报纸便以《子弟兵的深情厚意》为题报道了此事,署名:郭道庆。一时间,他成了闻名全团的“秀才兵”。新训一结束,他就成了团政治处的报道员。当年,他采写的消息、通讯居然爬上了《前进报》…  相似文献   

20.
10月14日,沈阳军区某坦克师政治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师各级报道骨干在认真学习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同时,注重搞好部队学习和贯彻会议精神的宣传。这个师党委在积极组织所属部队认真学习、贯彻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同时,认为:要搞好宣传报道工作,报道骨干必须切实领会全会精神,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增强在报道这一宣传上的新闻敏感性。师政治部的《通知》下发之后,全师各级报道骨干和业余报道员都专门进行了学习,比较集中的师在报道骨干还召开了学习交流会。各团的报道骨干,还深入到驻地比较偏远的连队或野外驻训地点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