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苏格拉底的弟子希望在数不清的麦穗中能寻找到最大的麦穗一样,我们每位教师都希望能找到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操作最简单,学生都喜欢,效果最明显。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被广泛采用,就因为它是"较大的麦穗"。那么,如何捡起这个大麦穗?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孙子兵法》始计篇中的"道""天""地""将""法"。1."道":道的本意指日常经验中的道路,这是儒家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天地》2010,(9):44-45
很小的时候我跟着外婆在乡下拾过麦穗。所谓拾麦穗就是在别人收割过的麦田里再找被漏掉的麦穗,当然,我总是拾不到几枝麦穗,而我的外婆总能拾到很多。  相似文献   

3.
我是猫     
农民的麦子收割以后,麦田里还有留下的麦穗,我和妈妈戴上草帽,挎着篮子来到麦田。这时候,我看见了一只老鼠,这个家伙翘着小短腿在狗尾巴草的边上晒太阳,他的嘴角叼着一根金黄的麦穗。一位年轻的鸡妈妈马上就跑到我面前,对我说:“你要替我做主啊,老鼠叼着的那根麦穗是我的。我的孩子想吃面包,我要用麦穗磨成粉,再揉成面,烤成面包。”天哪,小鸡什么时候才可以吃到那个超小型的面包啊?!为了让小鸡早一些吃上面包,我决定马上就去讨回麦穗。可是,那只乡下老鼠很灵活,我根本就抓不住他。他还冲着我说:“嗨,就算你是猫,我也不…  相似文献   

4.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大半部分内容是在讲述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从摘麦穗的缘由到弟子们如何摘麦穗,直至摘的结果,交待得完整而具体。但作者并非就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么一件事,而是利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人生旅途中应如何对待机遇的一个道理,像这样由事及理便是缘事说理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
麦田里,一位农夫正在挑选麦种。 那些沉甸甸地垂下头的饱满的麦穗,被农夫一个一个地挑选进了箩筐。而那些昂着头,挺着胸的麦穗,农夫却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6.
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你心地善良,用你那颗真挚的心去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你那双温暖的手去扶助那些失败的人;用你那颗对真理执着的心去感动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最伟大、最美丽的人。我们的生活中确实需要感动。当你迈步在田间小道,看到那金黄的麦穗时,你难道不感动吗?如果不是这些麦穗,人类早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麦穗的身躯虽小,但它给人类的贡献是无穷的。当你散步在公园的时候,你难道不被那些瘦小而又杂乱的野草感动吗?  相似文献   

7.
康丹 《青年教师》2007,(1):43-43
镜头1:多多喝牛奶的时候把牛奶倒入了小鱼缸里,被妈妈看到,妈妈斥责他说:“你这个孩子怎么那么顽皮!”多多委屈地说:“妈妈,我只是想让金鱼喝牛奶,你不是说牛奶很有营养吗?”  相似文献   

8.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的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我的腿子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蝴蝶和蚂蚱,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我的篮子里再掉到地里去。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婆们了她那双不大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石像与麦穗     
在一片广阔的田野里,高耸着一座古老的残石像。 一天,石像对麦穗说:“唉,可冷啊,麦穗。生命之神对你多么吝啬,你几个月的生命仿佛在这个世界是个哈欠,你不觉得悲哀吗?” 麦穗笑了笑:“世界上的生命,对这亘古的宇宙,哪—个不是一瞬间呢?生命的轻与重,要看你给予人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电视显微摄像,是指把摄像机和显微镜目镜结合起来使摄像机代替观察者的眼睛,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观世界拍摄下来。显微摄像需要一个摄像机显微镜接合器,它可以把摄像机和显微镜组合在一起,这种接合器由镜头接口和近摄镜头两部分组成。我们一般把这种摄像机显微镜接口器叫做显微摄像镜头。目前常用的电视显微镜头有 SONY公司生产的 MVA- 31型和 MVA- 33型两种,价格都很昂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制了一种电视显微摄像专用镜头。   显微摄像专用镜头主要由镜头和镜头接口组成,根据光学原理,镜头的光学特性由…  相似文献   

11.
八张嘴     
数月前,台湾著名女演员A病逝了。A去世前,只有5秒钟的一个录像镜头。这段镜头被8家电视台反复播放。画面一模一样,说法却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2.
吴群星 《教书育人》2001,(13):42-43
笔者在对基础教育进行调查研究时,曾摄取如下镜头:镜头一:一位优秀中学生一段时间以来,不知什么原因,上课常常嗜睡乏力,萎靡不振,由此在课堂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该生到医院检查,也无什么疾病,老师也无可奈何……镜头二:一位班主任找学生谈心,这个学生既不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不是害羞的学生,但这个学生总是闭嘴不说,不管谈到什么话题,就连根本不构成内心秘密的,也是金口难开,令老师尴尬与无所适从……镜头三:笔者到一位中学教师家作客发现,这位中学教师对他即将初中毕业的儿子一日三餐非常注重…  相似文献   

13.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11,(24):46-47
这是发生在镜头背后的故事—— 他们是八个特别的“摄影师”,用自己镜头的语言,讲述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描绘着万物随着四季交错变换的光影、色彩。他们勾勒出的世界,存在于脑海,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勇敢面对     
正安徒生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次正值收割季节,当母亲带着安徒生在一个地方拾收割后散落的麦穗时,管这块地的管家拿着一根大鞭子奔过来了。拾麦穗的穷人们落荒而逃,大家都知道这个管家是出了名的残暴,他经常把贫苦的农民打得死去活来。母亲怕安徒生挨打,就拉着他拼命  相似文献   

15.
社会聚焦 镜头一:在东北辽宁有一个外来民工救了一位在游泳中快要溺水身亡的小青年。后来这个青年民工因体力不支,被淹死了。被救小青年上岸后,很快地消失在人群之中,谁也不知道他住在那里?谁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事后,青年民工之父要给儿子讨个说法:追认他为“见义勇为英雄”。他通过媒体,希望被救小青年出来证明一下,可青年民工的父亲苦苦等待,那个被救小青年就是不肯现身。  相似文献   

16.
黑熊傻乎乎地看了麦穗几秒钟,慢慢清醒过来,地发出一声嚎叫,爬起来气势汹汹向麦穗扑了上来。麦穗虽然曾经是威震哀牢山的狗王,如今又是赫赫有名的喜马拉雅野犬,但毕竟是一只狗,与身强力壮的黑熊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没等黑熊扑到面前,麦穗便敏捷地斜蹿奔逃。黑熊气咻咻地追,麦穗气喘喘地逃。狗虽然力量远不如熊,但奔跑速度远超过熊,麦穗完全可以一溜烟往前急奔,迅速与黑  相似文献   

17.
【镜头一:初识】夏雪,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文雅清新的名字,一个女孩的名字。记得我第一次上她们班的美术课时就被班级名单中的这个名字所吸引,想看  相似文献   

18.
《新读写》2009,(2):26-26
随着清睫的“咔嚓”声,一个美好的场景被摄入镜头,多彩的生活被浓缩在方寸之间。摄影,是我课余生活的爱好.  相似文献   

19.
童燕丽 《家庭教育》2007,(11S):32-33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端着饭碗追着已经半大的孩子喂饭,被追的孩子往往手里还拿着什么玩具,吃一口,玩几下,跑一圈,再吃一口,直到饭凉了,还有一大半没吃。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女儿两岁左右发生的一件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闪回”是电影艺术的术语,又称作“交叉式蒙太奇”,即将两个情节线上的镜头,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相互交替。本世纪初,它的创造者格利菲斯在电影《凄凉的别墅》中,用一个镜头表现妇女和她的孩子在家里落入了盗贼的魔掌,另一个镜头则表现她的丈夫正赶回家营救她们。由于两个镜头不断交替出现,巧妙地造成了悬念效果,很受观众欢迎,所以后来被称为格利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而“闪回”这个词是日本的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