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教育的“育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人为本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之一。《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那么为什么要坚持育人为本,又该如何落实育人为本呢?教育工作方针反映着一个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育人为本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本质在育人,但在如何育人问题上向来存在争议。中华民族具有文化育人的悠久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教育体系千百年来把文化育人奉为圭臬。中国百姓把孩子送到学校是为了"学文化"。可是,"文化大革命"在对中华文化的十年浩劫期间,不仅剥夺了学校对青少年传授知识的权利,也搞乱了人们关于学校文化使命的思想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于是乎,学校教育在一味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时,顾此失彼——知识育人替代了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教育是回归与超越的统一与融合,其主旨是探索育人模式。把育人异化为"育知""育分"的教育是非常态教育,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是常态教育。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常态教育的本质特征。而核心素养聚焦在立道上,立德树人是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需要以目标模式、课程模式、管理模式来支撑。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育人是德育的主阵地。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通过构建课程体系,把课程育人落在实处,形成了一批课程育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5.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育人是德育的主阵地。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通过构建课程体系,把课程育人落在实处,形成了一批课程育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6.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走进学生生活,加强实践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弘扬实践育人理念 构建实践育人格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实践育人作为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胡锦涛同志和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实践育人的意义、机制和组织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时代赋予了实践育人以全新的意义和地位,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践育人将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弘扬实践育人新理念、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构建实践育人新格局,不断提高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效果。一、正确认识实践育人的科学内涵实践的…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德智体美教育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在20字工作方针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长,我认为,育人为本的提出就是在强调要把育人作为学校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是育人的社会过程。我们的中学教育应坚持按“社会化”的标准育人,坚持按人的发展规律育人。把目标教学局限在认知目标教育是不完备的,它还应包含情感、思想、意志、个性品质、性格和动作技能的教育。尤其当前,对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至关重要的时候,把情感思想目标教育纳入教育目标就更为重要。这将是目标教学的深入和我们课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推进高校公民道德建设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是教育这一特殊领域的必然要求。教育本身就包含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 :教书是育人的手段 ,育人是教书的目的。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教育仅仅理解为是教书 ,而放弃育人之责 ,从根本上说 ,就是放弃了教育最实质性的任务。因此 ,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育人目标的实现 ,并且在一…  相似文献   

12.
育人教书     
教书育人,我们历来把它看成教育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教育的两个目标。简单地说,教书即教学,育人即教育,前者指知识智力、文化学习,后者指品德培养、做人。我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一提教育就想到教书育人,清楚地意识到两个不同的层次和目标。但是,我们一直没有进入方法论层次,来审视这个古老的教育命题的另一层含义,把育人看作教书的根本方法,简言之,育人教书。育人教书的实质,就是改变以前灌输给学生知识,让学  相似文献   

13.
王国雄 《职教通讯》2017,(23):14-15
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发挥技术育人、专业育人、德育育人的合力作用,将德育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之中,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探索德育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把德育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经典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育人观,尤其是班主任的育人观,是学校德育工作制胜的关键。教师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把提高教师的育人素质和育人能力视为学校德育的关键。教师要更新育人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关爱学生,要成为每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忠实伙伴和领航人。要整合  相似文献   

15.
首先学校要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要建立全面育人机制,学校的每位教职工都有育人职责,每个工作岗位都有育人目标。把德育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育活动中,努力达到德育目标的要求。其次要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总结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得失.我们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类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要;育人大计,德育为先;德育大计,方法为重。而诸多教育方法中,批评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利己育人,利用不好,则损己伤人。作为教育工  相似文献   

17.
牛怀德 《天津教育》2014,(10):34-35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育人为本,就是把培养人、教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从"心"开始,是高质量完成这一任务、实现办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绿化美化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北京师大二附中校长林福智几年来,我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学校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把校园环境建设与育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育人为校园环境建设的目的,以校园建设为育人的手段,使校园环境建设效果与...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教书必然育人,教书必须育人,这是客观规律和教育本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其课程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寻找教学与教育的结合点,寓情于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寓正面教育于实事求是之中。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 ,教师就是园地里的园丁。把园地中幼小的嫩苗培育成材要靠辛勤的园丁 ,这就使学校的教育最终落脚点是育人。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所以 ,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学校所有教师的基本信念。一、在政治思想上发挥育人的主导作用身份不同的教师既然都处在育人的主导地位上 ,就要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树立育人为本的信念 ,要有高尚的人格 ,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以增强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