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永刚 《山东教育》2005,(30):44-45
一、来自孩子的恐惧心理 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也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虽然每个人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和惊慌状态,这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与年龄特征也有关。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恐惧心理在学龄前阶段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恐惧是儿童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它的内容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如婴儿期会害怕强烈的声响和陌生人:二三岁时害怕动物、黑暗和离开父母,四五岁时则害怕妖怪,可怕的事物(如恶梦)和亲人死亡,等等。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某些恐惧将会自然消失。所以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当一种恐惧出现时,另一种恐惧随即消失。恐惧是儿童对其所处环境的一种行为反应,它是  相似文献   

3.
人的恐惧心理是在没有安全感或受到威胁时经常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在体育课的练习中,学生对一些练习及技术动作产生恐惧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正确地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则能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要想正确地运用克服恐惧的方法,则必先知道学生产生恐惧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体育课练习中,学生产生恐惧的原因大致有  相似文献   

4.
周意 《教育导刊》2011,(3):20-23
运用访谈法研究4岁~6岁学前儿童的恐惧源时发现:学前儿童恐惧源既有现实存在的事物,也有虚构的不存在的事物.学前儿童的恐惧有多种主客观原因,恐惧的来源有多种途径.学前儿童在恐惧源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学前儿童对某些事物具有一定程度范围内的恐惧是一种正常的精神成长现象.面对幼儿的恐惧,应尽早地找出他们恐惧的事物、恐惧...  相似文献   

5.
恐惧心理是婴幼儿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儿童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恐惧表现。如一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或听到大的声音易产生恐惧,三岁的幼儿则可能害怕动物、雷声等,到了四、五岁,儿童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他们可能由于想象到某些可怕的东西而产生恐惧心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很多,下面的几条建议供您参考。 1.你自己首先不要表现出恐惧心理,避免孩子受到感染。在孩子面前父母遇事要镇静。  相似文献   

6.
恐惧情绪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害怕黑暗、陌生人、声音、雷鸣闪电、动物昆虫、想象中的事物等。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某些教学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或新异性,自然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恐惧直接影响有机体能力的发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就能很好地消除它。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第一,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受动机支配的。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认识练习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用动机…  相似文献   

8.
一、恐惧心理 竞争作为一种优胜劣败的过程,总会有人胜利,有人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会对竞争产生恐惧心理。不敢参与竞争,逃避竞争。 要根治对竞争的恐惧病,就应正确认识竞争。竞争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任何社会都否定不了竞争,排斥不掉竞争。在竞争的海洋里,只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恐惧行为的产生及矫正黄冬梅,万磊俊一、婴幼儿恐惧行为的表现恐惧(fear)是指由意识中认为危险的和客观存在的危险所引起的一种正常情绪的反应,轻则表现为提心吊胆、疑惧,重则表现为惊恐。在儿童发育进程中,婴幼儿的恐惧反应是较为常见的。孩子常常对客观...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障碍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消极性的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部分学生动作迟缓、犹豫不决、紧张、胆怯等恐惧心理。这种心理障碍可分为单纯性恐惧障碍和团体性恐惧障碍两种。单纯性恐惧障碍表现为对某一具体的环境或体育活动产生恐惧心理,如学习跨栏跑因被栏架绊倒产生对栏架  相似文献   

11.
周斌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4):23-26,30
当代电影中表现恐惧心理的电影越来越多,当代电影其实就是当代社会和当代人恐惧心理的影像表达。电影的心理起源与恐惧有着深刻的关联,它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木乃伊情结",满足了人们试图超越恐惧而实现永恒的梦想。电影思维是以蒙太奇为主要手段的视觉形象思维。而恐惧的产生就来自于影音造意等丰富可视的直观画面,它以以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未曾实验过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当代社会和当代人恐惧心理。与其他艺术相比,电影影像对恐惧心理的表达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当前儿童教育中出现了两种误区现象:对儿童的学习反应过热和对儿童学习以外的事情反应过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儿童教育的理论认识不够;片面追求智力的成长;忽视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整体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学习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在注重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同时促进儿童向更高阶段发展;同时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儿童,促进儿童全面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儿童教育中出现了两种误区现象:对儿童的学习反应过"热"和对儿童学习以外的事情反应过"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儿童教育的理论认识不够;片面追求智力的成长;忽视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整体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学习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在注重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同时促进儿童向更高阶段发展;同时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儿童,促进儿童全面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恐惧是学习游泳的大敌,对于初学游泳的大学女生来说,对水有恐惧感又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女生游泳初学者恐惧心里的表现、原因等进行调查、针对女生恐惧心理现象提出对策。以提高大学女生游泳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浅淡模仿学习的认知结构牡丹江市教科所李守仁模仿是一种有意的接受性学习,它和发现学习、同化学习,同样重要。从学习过程和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之间的关系来看,儿童模仿学习大体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机械模仿阶段初入小学读书的儿童,他们的知觉,在许多场合下,...  相似文献   

16.
杜瑞华 《天中学刊》2015,(2):100-102
安徒生《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的悲剧结局是在步步惩戒中逐渐展现的;惩戒主题是童话故事常见的主题。隐蔽的惩戒主题与儿童的反复阅读现象之间存在重要关联。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神秘与惩戒导致儿童阅读过程中的恐惧心理,进而引发了儿童对作品的反复接触行为;对恐惧的重复,则是儿童建立起社会道德、伦理意识从而进行行为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恐惧是人受到威胁常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由于自身素质、运动能力差,完不成动作而引起恐惧。2、由于教师教学时行为不当而引起恐惧,如教师过分批评或惩罚学生等。  相似文献   

18.
小学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在小学阶段,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自我意识较低,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来源于教师的评价。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于1968年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学生的行为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使教师以不同的行为区别对待学生,学生按教师的期望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并以教师的期望来评价和塑造自己。  相似文献   

19.
课程综合化是近年来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既是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在学前教育艺术领域的表现和反映,更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以及艺术性质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客观规律认识的理论概括。一、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1.对学前儿童的研究。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归宿,也是课程的归宿。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已有发展水平是课程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都有…  相似文献   

20.
在德语系作家里,卡夫卡无疑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现象,他一生都深陷无边的恐惧里,影响了他的生活、爱情和婚姻,自然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从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地洞》着手分析桎梏他生命的恐惧心理,分别从犹太身份、父亲、布拉格这三个构建了他"精神家园"的方面来论证造成他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