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高校篮球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大学篮球运动是一种以娱乐篮球、健身篮球为基础,以竞技篮球为展示,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受众群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标志的群体参与的文化活动形式,是校园中最受青睐的运动项目之一。本文对高校校园篮球文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内涵、功能及价值等方面,提出了篮球文化建设的途径,为推动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脱瀚智  肖翔 《大观周刊》2011,(2):171-172
1、前言 近二十年来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全球性社会文化,在世界范同内得到了迅速普及、提高和发展。现代科技对篮球运动的渗透,使传统篮球观念,篮球理论、技术、战术和体能水平与训练手段不断创新与进步,从而形成从篮球理论到篮球实践内容的新理念、新结构、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朱仲才 《大观周刊》2012,(31):52-52
文化是什么?众所周知的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依据这个概念.我个人认为,文化的常态是有形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基础,有形的文化能给人带来愉悦、欢乐欣赏、启迪等等:文化还有一种最高的表现形式是无的无形的文化构建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  相似文献   

4.
成骥 《图书馆》2012,(3):20-23
核心价值观产生于文化。中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严重依附于意识形态说明我国图书馆缺少文化的浸润,对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随之产生两个偏差。一是混淆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将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定位在图书馆的功能属性上;二是将西方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全盘移植到我国图书馆中,忽视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只能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土壤里。我国拥有自己独特的藏书文化,在这种藏书文化的熏染下,我国古代文人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文化瑰宝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图书馆应完成从"以知识为本位"向"以文化为本位"的回归,用千年藏书文化重塑图书馆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核心能力研究的三大主流观点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徐引篪  张秋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66-70,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核心能力的研究和理解主要有三大主流观点:①从社会制度角度理解图书馆的核心能力,认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在于它是保障知识自由的一种社会制度;②从系统角度理解图书馆的核心能力,认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是技术、技能、管理、经营、组织和文化的有机整合;③从服务角度理解图书馆的核心能力,认为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能力。针对上述三大主流观点进行论述,并提出对图书馆核心能力认识及其研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篮球解说员,首先要具备篮球专业知识,必须对篮球运动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要具有更新知识、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有球迷没有的知识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文化与人文管理企业文化是现代化社会企业管理的新模式,它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它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实就是人文管理。人文管理是知识时代对人本管理理论基础的超越,它不仅重视人,而且强调用文化(包括文化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科研、生产、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为全体职工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第二,企业精神;第三,企业形象。具体地讲,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组成,是企业的发展之魂;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档案是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一、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合法权益,记录企业文化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企业文化是指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具体地讲,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组成,是企业的发展之魂,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  相似文献   

10.
少儿读物出版工作是少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通过出版健康有益、丰富多采、浅显易懂的少儿读物,为少年儿童提供着人生最基础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熏陶。优秀的少儿读物对于帮助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等,有着其他教育途径和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着久远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少儿读物出版工作有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看我国古代文献收藏活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中最稳定和最核心的部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下进行的。我国古代的文献收藏活动主要集中在官府,并呈现出重经史轻方技和重藏轻用的特点,这些现象不仅受到当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也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价值观。以古为镜,建立21世纪开放进取的文化价值观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价值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公共图书馆价值观则是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精神的缺失,曾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危机重重。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须处于引导者的地位,他引导着公共图书馆构筑人文关怀、提升个性服务、追求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赵婷婷  冯萌 《今传媒》2015,(3):131-132
大众媒体所营造的媒体文化和国家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流与对话关系。本文以《西藏商报》为研究对象,考察城市媒体文化对西藏社会的影响。研究认为,西藏城市媒体有效地结合地域文化与受众的特色对藏族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国家认同观念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新闻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普及主流价值观的主渠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是媒体需要仔细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外交看国家对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国际关系角度,从政治文化外交、宗教文化外交、大众文化外交等方面,解析了文化外交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文化外交本质上是一种思想外交、观念外交,它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巧,而是一种完整的价值观.文化是一种投入相对较少却极其有用的软力量资源,它往往不求物质回报,只要对方听之信之服之.其透过价值观的输送,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以价值观的改变带动对方态度和行为模式上的改变.正由于文化的这种柔软性、吸引力和摧眠术,使文化外交较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刚性外交,更易为目标国受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知识导向型图书馆文化是以知识为导向,通过知识的有效获取、创造和利用,在图书馆内部营造出一种倡导学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员工知识分享意愿的缺乏、知识垄断性的存在、条块分割的部门设置及图书馆内部激励机制的缺失,对创建知识导向型图书馆文化产生一定的阻力。因此,有必要分析和探讨创建知识导向性图书馆文化的相关策略,培育员工以知识为导向的价值观,搭建图书馆内外知识交流平台,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创新、学习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对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使社会文化的内容构成和表现形式,包括价值观,规范,意义和符合体系,以及物质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杨隽 《今传媒》2011,19(1):169
受众观看节目的动机有若干种,为满足低俗的快感为最下;电视节目的形态有若干种,却将低俗的炒作奉为圭臬。低俗的情感节目其核心是节目话题以拜金和艳情为主,这类话题可以用"中冓之言"来界定,"不足道也"是朴素的国人在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一种基础的言论道德观。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良文化能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影响到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高校学报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园地,其传播的内容代表着社会主流文化发展趋势,学报人应高举科学的大旗,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基于网络时代主流文化传播现状,文章分析了高校学报的文化传播功能,认为不断提升高校学报文化传播力,是高校学报在网络时代承担主流文化传播责任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图书馆共有的价值观.图书馆价值观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要通过价值观的确立,塑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并保证组织文化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