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财物与品行     
陆元方是武则天时代的一个大臣,他在东都洛阳有一所宅院,这所宅院非常好,就有一样不好:不出水,相继在院子里打了好几口井,可一点水也出不来。于是,陆元方便想把这所宅院卖掉,不久就找到了一个买主,买主看这所宅院既宽敞、采光又好,很是满意,就准备交钱了,便由仆人带着来见陆元方。陆元方和他聊了一会儿,郑重地对他说:"宅院没有出水的地方,我应该把这个情况事先告诉你!"买主一听,表示不买了,于是就没有卖成。家里人都很生气,但陆元方却坦  相似文献   

2.
古人的诚信     
<正>唐朝时,有个名叫陆元方的人。本来在朝为官,生活得很好。他在洛阳城外买下了一处有名的宅院——锦绣园。宅内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既雅致又幽静,是个难得的好居所。后来,因为遭人陷害,他被罢免官职,只能赋闲在家。从此家道中落,生活入不敷出,于是,他便和陆寅、陆卯两个侄儿商量,决定卖掉锦绣园,具体事宜由两个侄儿操办。有人看中了这所宅院,谈好了价钱。对方准备付款时,陆元方提醒道:"我忘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3.
鹦鹉的故事     
(一)一人养了只只会说“当然”的鹦鹉,于是他决定把它卖掉。“你的鹦鹉多少钱?”买主问。“1000元。”卖主答。“怎么这么贵?”“我的鹦鹉很聪明!”“鹦鹉,你聪明吗?”买主问。“当然。”买主于是买下了鹦鹉。等他发现这只鹦鹉只会说“当然”后,他很生气地说:“只有傻瓜才会花1000块买这样的鹦鹉。”“当然!”鹦鹉回答。(二)小x去逛鸟市,发现一只鹦鹉标价3元钱。于是他就问卖主:您这只鹦鹉怎么这么便宜呀?卖主:我这只鹦鹉笨!我教了它好长时间了,到现在为止就只会说一句话:“谁呀?”小x一想反正也便宜,于是就买下来了。晚上到了家,他想,我就…  相似文献   

4.
很久以前,有一个受人爱戴的国王.他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处理国家大事.可是他没有孩子,这使他很伤脑筋. 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他把大臣们召集到一起商议:"我要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收为义子,以后让他继承我的王位."大臣们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文道统一”,这大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大道理.但是能否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都去体现它呢?这就不一定了.有一位教师在讲完《守株待兔》一课后,要求学生模仿《守株待兔》编一个寓言故事.一个学生说:“有一天,小李在马路上抬到一百元钱,他想如果能天天抬到一百元钱,那该有多好.于是他不去上班了,天天在马路上等,等呀等呀,好几个月过去了,他再也没有抬到一分钱.小李失望极了,等他回到工厂去,工厂已经把他开除了.”老师听后频频点头,表扬这位同学编得很好.然后引导大  相似文献   

6.
锤子的故事     
有一个人想挂一张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就在这时候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我,那怎么办?昨天他对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也许他匆匆忙忙.  相似文献   

7.
正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名为《生金蛋的鹅》的故事:一天早晨,一个农夫发现自家的鹅窝中有一只金灿灿的蛋。他把蛋带回家,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金蛋。从此以后,农夫的鹅每天都下一个金蛋。他每天都把金蛋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快就变得富有起来。慢慢地,农夫变得越来越贪心,他就想:要是我把鹅的肚子划开不就能得到很多的金蛋了?于是,他把鹅杀死了,但是,鹅肚子中什么也没有。农夫再也得不到金蛋了,因为他把生金  相似文献   

8.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树林里去,打到那我想打的鸟。”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枝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走到那里,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一举起枪,鸟…  相似文献   

9.
画鸟的猎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森林里去,打到我想打的鸟。”于是打猎的人检查了那个徒弟的枪,枪是一支好枪,徒弟也是一个有决心的徒弟,就告诉他各种鸟的性格,和有关瞄准与射击的一些知识,并且嘱咐他必须寻找各种鸟去练习。那个人听了猎人的话,以为只要知道如何打猎就已经能打猎了,于是他持枪到树林。但当他一进入树林,还没有举起枪,鸟就飞走了。于是他又来找猎人,他说:“鸟是机灵的,我没有看见它们,它们先看见我,等我举起枪,鸟早已飞走了…  相似文献   

10.
大师的逻辑     
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5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5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5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了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5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1.
<正>有没有综合利用好课堂生成,对一节课的价值起到一定的衡量作用。如果把教师比作一根导线,那学生就是这根导线上的并联电阻,而这些并联电阻的特性不一样,所产生的热能自然就不一样,教师能否利用好这些不同的热量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策略,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个生成。于是本人做了以下一些尝试。一、顺水推舟教师的思维不可以完全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有他自己的思维习惯,对课堂上的内容有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提升本质     
王国兴 《天津教育》2005,(12):21-21
从前,有一个首饰匠,他做首饰的技术十分拙劣,就把心思用在首饰盒上。当时的人大多数眼界不宽,对首饰的鉴别能力不强,所以这个首饰匠的首饰因首饰盒漂亮而不乏买主。于是,一些初学做首饰的年轻人便纷纷效仿他,把绝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做首饰盒上。  相似文献   

13.
思维体操     
《小学教学研究》2012,(15):61-62
1.智力题盒装鸡蛋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出售鸡蛋,他不用秤,而是将1000只鸡蛋用10只彩盒装好。只要买主说出要买的鸡蛋个数,且在1000只以内,他就会整盒整盒地提给买主,毫无差错。你知道他在卖鸡蛋前,  相似文献   

14.
唐解元有一幅《川上图》 ,画的是一个人用力拉着胆怯的小毛驴过桥。据传这幅画在画铺拍买时 ,被有识之士以高价定购 ,约定隔天来取。画铺老板高兴之余 ,发现画中没有画出牵驴人的缰绳 ,担心买主取画时发现这个“缺点” ,就自己动手添上一条缰绳。出乎他的意料 ,买主第二天要求退定银。老板惊讶的责问他为何变卦。他说 :“这画妙就妙在没画出缰绳 ,你给添上了 ,我还要他干什么 ?”这里老板的举动之所以令人发笑 ,是因为他不懂得“韵味”之妙 ,把不该和盘托出的东西一古脑的“露”了出来了。作画讲究韵味 ,作文也应该讲究韵味 ,尤其要讲究语言…  相似文献   

15.
瞎子     
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瞎子。开始父母还抱着能治好的希望把他留了下来,可是当他们听医生说治那双眼睛起码要花五万块,而且还没有把握能治好时,父母彻底失望了,因为他们仅仅是种地的农民,五万块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后来,他们又生了个健康的儿子,于是在他六岁那年,把他丢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后来他才知道那是一个城市的火车站。 那时他才六岁呀,又是冬天,虽然母亲已经把最厚的棉衣穿在了他的身上,可他还是感觉到冷。他开始哭,哇哇哇地大哭,这一哭惊动了许多人,他听到身边有好多人在说话,他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一个劲儿地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可妈妈并没有来,爸爸也没有来,他已知道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先生是一代漫画大师,他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可你知道丰子恺先生的故居吗?告诉你,它就是我们桐乡市石门镇的“缘缘堂”!说起“缘缘堂”,你可能会问:“哎,为什么叫‘缘缘堂’呢?”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来历呢。当年,宅院建成后,丰子恺请他的老师来给自己的住宅取名。老师让丰子恺在许多小方纸上写下自己喜欢的字,然后揉成小球让他抓。丰子恺随意抓了两次,都是个“缘”字,于是就把新建的宅院取名为“缘缘堂”。“缘缘堂”位于桐乡市石门镇木场桥西堍,坐北朝南。它是丰子恺先生亲自设计的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宅院。但可惜,1938年被日军焚毁…  相似文献   

17.
一坛红枣     
《初中生》2015,(13)
有一个商人经商多年,存了一点钱.有一天,他要外出去做生意.家中没有其他人,于是他把一坛银子假说成是红枣,封好了托邻居保管,说是很快就回来. 可商人一去,竟三年没有回来.一天,邻居无意中打开坛子,发现了白花花的银子,一时起了贪念,就全部拿出来占为己有.  相似文献   

18.
何山石 《初中生》2002,(23):14-15
一天,在非洲加纳的一所中学里,有位老师走进教室.他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东西吗?"学生们都盯着那黑点,大声地说:"一个黑点!"老师听了很沮丧:"难道你们当中,就没有一个看到这张白纸吗?把目光老盯在那黑点上,黑点就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人,他想创造一个世界纪录.于是,他带上一些干粮和水,只身走进沙漠.他要穿越这片没有人烟的沙漠,因为他知道,这片沙漠还没有谁只身穿越过.只要只身穿越过这片沙漠,他就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就会名扬天下,就会有人崇拜他,就会有人给他财富.  相似文献   

20.
八哥     
他从小就没有母亲,是父亲一手把他拉扯大的.他很懂事很孝顺,常说要闯一番事业好好报答父亲,严厉的父亲只有在这时才会露出欣慰的神色,于是,他认为这是最大的孝顺. 长大后他果然做到了,成了一家跨国企业的副总.他在外闯荡三年未归,终于有一日父亲在电话里说:"儿子,回家看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