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76):162-163
自2011年以来,微课在中国大地迅速蔓延。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为微课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随着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学生对微课的运用状况应受到关注,微课运用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既有要求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移动学习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学习革命,是未来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模式。微课是整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案例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当微课碰到移动学习后,移动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与可行,本文通过微课促进学习的因素分析、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技术分析与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推广微课这一优质数字化资源,推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和移动传媒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移动传媒的发展是微课在高校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应用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学在高校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应用的法宝。微课应用到高校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推动了高校体育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结合体育实践课的任务和微课的优势,分析了微课在高校体育实践课教学中的优势,探究了高校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微课的独特性,提出了"课前课后、线上线下"的高校体育实践课教学的微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使用智能便携设备进行微课移动学习,整合了探究式学习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利用技术条件和先进的教学理论,将Big6模式引入到微课的移动学习中,提出了探究式学习模式下的微课移动学习系统设计。分析了系统开发需求,对系统设计总体思路、设计原则、客户端和服务端功能设计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可实现学习者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和互动,有助于学习者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前,微课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移动学习方式。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用户感知服务质量模型,提出高校大学生微课使用行为模型;应用SPSS16.0软件,使用因子分析方法,验证模型成立;探讨了大学生中性别、理工科和非理工科、本科生高低年级对使用微课行为的差异,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的学生对微课使用行为存在差异;建议减少微课的预期阻碍,让微课走近学生;同时迎合学生需求设计微课视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微课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把微课与移动学习结合在一起,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微课学习的全新理念,设计了一个支持PC终端和智能手机终端的多平台微课移动学习系统。该系统集智能推送、视频标注、Lucene全文搜索、聚类分析、Android开发等技术于一体,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微课视频,获得优质微课资源信息,教师则可以获得微课分析统计结果,推动微课与移动学习的发展。本文对系统的实施进行跟踪,针对通过课堂学习的学生和使用本系统辅助学习的学生,从多方面进行统计,发现引入本系统后,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提高,对课程的评价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7.
移动互联时代已来临,基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移动自主学习将成为大学生主流的学习途径。"翻转课堂"适应了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趋势,微课教学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充足的教学资源。移动环境下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掌控学习进度情况,增加学习中学生间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以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英语综合交际能力,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微课与移动学习的概念、特点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开展“移动微课”学习的深远意义,提出将微课与移动学习相结合、通过移动终端学习微课资源的理念。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宏观上概述了移动微课理论研究与实践,对其研究与应用现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在线教育和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微课视频逐渐成为一种高等教育中常见的学习资源。在分析已有的微课视频特点的基础之上,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对微课视频质量的需求,根据需求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微课视频的教学设计和画面设计两大方面的设计规则,并在所提出的规则指导之下进行一节微课视频的设计和制作,最后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规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适合移动学习.我国微课目前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为主.大学英语微课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如在教学内容上,将微课整合到常规教学;在教学策略上,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