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传播反映了人类传播活动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的特性。媒体是实现政治传播最主要的中介方。媒体在政治传播中通常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独立性。虽然政府与媒体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媒体是独立于政府和民众之外的第三方。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受自身特定的办报宗旨和把关标准制约。第二,多元性。媒体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在发挥着本体性功能的同时,还受到社会多元利益的影响。媒体在政治传播中通常表现出不同的报道特点和立场倾向。第三,动态性。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内容和形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政治传播反映了人类传播活动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的特性.媒体是实现政治传播最主要的中介方.媒体在政治传播中通常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独立性.虽然政府与媒体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媒体是独立于政府和民众之外的第三方.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媒体角色与功能逐渐多元化,媒体环境日新月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急需对媒体政治传播作用于政治认同的效果、方向、机制等进行深入考察,为媒体政治传播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共识提供有益的参考.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政治传播与政治认同危机 关于政治传播效果的研究表明,媒体政治传播与政治认同存在密切关系,而我国的媒体传播实践也在促进社会整合与政治认同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在不少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比如祝建华用1980年代中后期采集的受众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的媒体在政治动员和教育民众方面具有强大效果.①但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开始出现新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治媒体化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联系当代西方媒体与政治关系演化的历史 ,从媒体商业化和政治精英化的角度对政治媒体化现象进行评析 ,认为西方政治媒体化是媒体商业化与政治精英化的“合谋” ,违背了社会责任论的精神 ,提出西方社会广大民众应在媒体与政治这一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众舆论的公众性从一开始就与独立的新闻媒介有内在的关联。公众舆论是在资产阶级公众领域 (即市民社会 )中才得以形成的 ,市民社会是独立自治的领域 ,在其中 ,公众的意见通过舆论的形式公开表达出来 ,对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公众舆论的主要渠道就是各种新闻媒介 ,早期的报刊与公众性结合在一起 ,保证了公众舆论在社会中的力量。但是由于现代报刊的垄断化和过度的商业化 ,公众舆论也逐渐成了可以叫卖的商品或是政治的装饰品 ,它仅仅具有数量上的意义 ,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公众舆论现在要靠媒介制造出来而不是自发地表达出来 ,因此公众舆论成了大众舆论 ,而不再具有公众性因而也丧失了原来的力量。所以 ,当代公众舆论有待于重建 ,而这与新闻媒介的独立、自由、批判精神以及对过度商业化是否保持警惕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媒体中存在两种政治:传统主流媒体表达的"宏观政治"和以微博代表的网络自媒体表达的"微观政治"。微观政治与宏观政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考察的对象是镶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文化权力关系而非宏观的国家权力、政党权力、阶级权力等关系。微观政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不涉及暴力,是一种微观政治意识和社会变革要求的文化批评,是一种相对平和的柔性政治。微博空间的微观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宏观社会政治的走向,如释放社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职能转化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政府要认识到微博空间的微观政治对于宏观社会政治的合理和完善不乏补偏救弊作用,能对宏观政治的改良和进步起到平衡和牵制的作用。但微观政治的实行也必须是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在为社会整体性变革的斗争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从1644年约翰·弥尔顿正式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以来,出版自由的思想逐渐地演变成了英国社会主流政治哲学的重要部分.其显著观点认为:19世纪的经济发展促成了媒体的商业化转型,使得媒体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通过刊登广告获得经济独立,进而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由此使得客观、自由成为可能,确立了新闻作为"第四权力"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中国大陆现在并没有西方传播学界那种集中于选举的政治传播研究领域,但从政治传播的广义上看,中国媒体在传播政治信息和与政治权利的共生关系上,扮演着十分积极的角色,而海内外对中国媒体在这个意义上的政治传播研究又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我旨在讨论广义上的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向;讨论的重点是国内外学者目前所做的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能与西方传播学界在共同和近似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对话和研究积累。  相似文献   

9.
但是,美国的媒体难道不是独立和自由的吗?难道它们不是一直对政治采取批判的姿态吗?它们怎么又能够同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呢?它们又如何能够在保持中立的同时,表现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张力呢? 对上面的一些问题已经在解释政治和媒体的具体的关系中予以回答,在这里我们只看一看媒体在保持"客观"和"中立"的同时,如  相似文献   

10.
先进的政治文明,必须依托于完善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而外部监督是政治文明有力的机制保障。在所有涉及到外部监督的主体中,因为大众传媒具有影响既广且深又大的特点,渗透到社会体制的核心,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而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外部监督作用的实现与否。但是随着政治媒体化成为时代的特征,新的形势也在考验着媒体的监督职能。如果能从体制、法律和媒体从业者自身三个层面上加以改进和约束,那么在政治媒体化时代下充分发挥媒体监督职能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相似文献   

11.
荆学民  李圆 《编辑之友》2023,(10):35-42
游戏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质和最普遍的交往形式之一。美国传播学家斯蒂芬逊曾将人类的游戏行为与传播行为相融合,开创了传播游戏论的先河。在当下信息盈余的时代,微观政治传播活动根植于人们的游戏心理,催生了个体政治参与的玩家心态,政治信息的推演想象和政治传播方式的体验交互,形成了微观政治传播游戏形态的种种表现。合理利用游戏的自由放松心理,有助于提高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效果,因此无需禁锢或强行干预微观政治传播的游戏形态。从认知论上讲,实现游戏逻辑与微观政治传播中政治逻辑的合理结合,有利于促进人类政治生活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应将游戏提高到与人的实践自然和谐的境界来加以考量和容纳。当然,人们以程度不同的游戏立场、游戏身份、游戏心理来参与政治、回应政治等,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政治应有的严肃性,减弱了政治应有的理想性,扰乱了政治应有的秩序性,模糊了政治应有的边界,种种陷阱或负面效应值得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2.
曹钺  陈彦蓉 《新闻界》2020,(2):69-79
社交媒体在全球社会运动与政治变革中发挥的作用已引起高度关注,不过其具体的影响机制仍不明确且充满争议。本文利用TCS2015年的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交媒体接触(自变量)与线上、线下社会运动参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政治自我概念"中的一系列心理变量(政治知识、政治兴趣、内在政治效能感、外在政治效能感)对个体性差异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展现出显著的、不可被抵消的动员效应。政治知识不会单独对社会运动参与程度产生影响,但可以与社交媒体产生交互效应,放大其对运动参与的正向效应。内在政治效能感既会对社会运动参与产生正向影响,又能强化社交媒体的动员效应。线上、线下两种运动模式的作用机制大致类似,但存在微妙的差异。上述结果部分支持了研究假设,反映出社会运动往往是个体心理与新媒介工具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结论放置于台湾社会的现实政治语境中,可以带来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3.
总的来说,美国媒体是自由独立的,不受任何政府控制.但是,美国媒体的党派政治倾向是明显的.在监督媒体的"看门狗"组织中,也分左中右三派,左派基本上代表民主党自由势力,右派代表共和党保守力量,中间派则主持公道并对左右两翼势力各打五十大板.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0,(3)
<正>当代社会,人们似乎认为新闻媒体可以中立、客观地呈现事实、表达意见。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传播学教授兰斯·班尼特的《新闻:幻想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九版,杨晓红、王家全译)一书,打破了这一天真的幻想,为我们揭示了商业化时代话语霸权的生成机制以及政治与新闻的关系。这本书迄今已发行到第九版,成为政治传播学领域一部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揭穿商业社会媒体自由的神话。新闻自由被看作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媒体的商业化则被认为是实现新  相似文献   

15.
档案学研究中政治话语的转变与社会政治话语体系从"革命"到"建设"的变化基本相符。由于缺乏关于政治对学术思维和语言已发生侵蚀的反思,使得在这一转变中出现了制约档案学发展的政治困境,即从以前对政治的过度依附,错误地转变为现在对政治的离弃。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7):63-69
圭亚那的新闻传播业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缓慢。1966年独立后,新闻传播业受国内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较深。首任总理(后来为总统)伯纳姆实行"合作社会主义",圭亚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受到压制近30年。好在这个主义采用和平方式强制推行政策,新闻传播业的元气没有大伤。现在从合作社会主义走出来的圭亚那新闻传播业顽强地发展起来,媒体的独立意识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7.
张巨岩 《出版参考》2004,(12):33-33
但是,美国的媒体难道不是独立和自由的吗?难道它们不是一直对政治采取批判的姿态吗?它们怎么又能够同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昵?它们又如何能够在保持中立的同时,表现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张力呢?  相似文献   

18.
曾昕 《新闻春秋》2020,(1):90-95
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格局随之重塑。亚文化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从边缘地带走向繁荣。作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文化形式之一,亚文化对当代文化图谱有着独特的价值和贡献;但由于其政治性的局限,在政治传播议题中的论述还相对有限。青少年因大量时间被娱乐消费覆盖,政治参与呈现下降趋势。米姆作为社交媒体中流行文化的重要景观,大量出现在政治议题中,对识别和理解青少年亚文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青少年通过亚文化语言和符号参与在线公共议题的案例出发,探讨青少年在政治议题建构中的话语参与与认同构建;并探讨这种泛娱乐的参与方式中,公共性如何体现。研究认为,内容娱乐化的同时,米姆的政治功能也在逐渐凸显;亚文化参与代表了青少年对政治议题的多样化诉求,促进青少年对社会政治议题的关注和参与,融合且推进了个体表达与公共话语呈现,是兼具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的参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孙广慧 《大观周刊》2011,(49):14-14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无为而治,t是老子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对构建和谐、民主、自由的政治文化具有某种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奠基于工业化时代之私人财富积累基础之上,底层民众因无力消费昂贵的政治生活而不得不远离政治.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微博技术的推出使得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民众廉价地消费政治成为可能,底层民众正在回归政治舞台.在我国,微博问政已然成为民主政治改革的新动力.我国未来的政治改革应当积极回应微博问政,并改革政治法律制度、规范政治法律设施,规制并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