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SJR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了1996-2008年巴西、印度、中国、韩国4个国家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可引用文献量、文献被引量、自引量、篇均被引量、去除自引后的篇均被引量、H指数、文献引用率、国际合作量等9个指标。中国发表论文数最多,2003年后每年增加约3万篇。巴西、韩国文献引用率、篇均引用量高,且自引率低;印度居中等水平;中国文献引用率、篇均引用率低且自引率高;国际合作度巴西最高、中国最低。可见中国的科技论文质量与其他3个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选择中外档案学领域典型期刊近十年的数据,从引文量、引文类型、高被引期刊、高被引作者、引用半衰期等方面比较分析国内外学者引证行为,得出:国内引文总量高于国外,但附引率和篇均引文量低于国外,外文在国内档案学论文中的引用越来越多;国内引文数量集中区间长于国外,但高引文量的论文篇数低于国外;期刊论文、图书、史料和网络文献是档案学学者主要的引用来源,网络文献的引用越来越多;国内档案学高被引文献大多为专著,国外则多为期刊论文;《档案学通讯》和Restaurator分别是国内外档案学者引用最多的期刊;冯惠玲和Neevel JG分别是国内外被引频次最高的档案学者;国内档案学者倾向于引用新文献,国外档案学引文半衰期比国内长。  相似文献   

3.
学术论文是科研活动产出和知识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而学术论文被引用则是学术成果获得认同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高被引论文所引用论文的分布特征,对于了解高被引论文知识基础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ISI图书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为例,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按比例采集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据,查询这些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被引频次数据,以期得到高被引论文的引证特点。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更多地引用了高被引参考文献;随着被引频次的降低,其引用的高被引论文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在学术交流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本文拟探索引文国际化与被引量之间的关系,力图回答良好的国际视野是否有助于提升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这一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设计/方法]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选取管理学、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的181,406篇CSSCI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与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引用外文期刊论文的数量、学术质量、学科领域、时效性对论文被引量的影响。[结论/发现]在控制了文献类型、期刊声誉等若干可能影响论文被引量的因素后,发现样本论文的引文国际化水平对其被引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引用外文期刊论文的数量越多、平均学术质量越高、学科专属度越高、平均时效性越强的论文具有更高的被引量。[创新/价值]证实了国际视野有助于提升中文社科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统计2010年~2015年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引用《档案管理》的论文和被引论文数据,运用词频分析法,呈现引用论文的作者、机构、引用期刊、关键词和被引论文的高影响力作者及高影响力论文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于该刊和研究者全面了解和评价《档案管理》的学术影响力,了解档案学领域学术研究力量的分布和研究热点,窥探档案学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6.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0—2010年载文被引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晓浩 《编辑学报》2011,(Z1):64-68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对《原子能科学技术》载文在2000—2010年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获取被引率、篇均被引次数、高被引频次论文主题分布、被引论文年份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分布、施引期刊分布等量化数据,以从引文分析的角度揭示刊物的学术质量及其影响力状况,探寻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在2000—2010年间,《原子能科学技术》的来稿量及载文稿数量有大幅增加,但统计分析结果却显示,刊物的被引率、篇均被引次数、最高被引频次等引证数据并未见有明显提高。为此,从统计得出的高被引频次论文主题及被引论文作者着手,提出加强刊物对高质量论文的吸纳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档案管理>2006年-2008年载文被引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从被引篇数、被引频次、被引论文年份、被引论文作者、被引作者机构、被引作者地区、引用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计算出该刊2006年~2008年的自引率(24.24%)和各年份的即年指标(分别为0.0445、0.0130、0.0307)、影响因子(分别为0.1207、0.2439、0.2422),客观地评价了<档案管理>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及其在我国档案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意义]施引作者在引用过程中会概括、提炼被引论文成果价值点,发现此类信息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被引论文的学术价值。[方法 /过程]提出一种无监督多特征加权的价值点识别方法,进一步发现原文中未提及或未显著提及的价值点;对Athar引用语料库中高被引的20篇文献进行实验。[结果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原文中未显著提及但引用中却强调的价值点可揭示被引论文发表后同行的共识与认可、引导跨库检索应用化成果、更新与补充被引论文关键词、收集被引论文主题缩写词等功能,实现对被引论文动态标引,提高论文显示度、检索效率以及跨库关联能力。由此,基于引用内容发现的价值点可以作为一种描述被引论文价值的动态生成的新型元数据即引用标签,发挥重点提示、检索与推荐等功能,丰富引用内容服务。未来将在更多领域、语种、类型以及更大的论文数据集上验证价值点发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类比"开放获取引用优势",此文提出"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作为衡量基金资助论文影响力的参量。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10—2012年基础学科论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揭示除逻辑学外所有基础学科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正,表明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力普遍高于非基金论文。讨论分析了基金论文获得较高引用的原因,揭示基金论文更易获得引用是因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品质。并针对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负的情形深入讨论,指出论文量是影响基金资助引用优势正负属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知识的分化、重组、融合是激发科学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知识重组视角,揭示知识边界跨越特征与被引量的因果机制对知识扩散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倾向值匹配的方法,基于科学计量学领域5本期刊2011-2015年的论文及双向引用数据,从知识主题的层面检验边界跨越论文对其被引数量的影响。[结论/发现]边界跨越对论文的被引量有积极效应,边界跨越程度高的论文平均比跨越程度低的论文超出9次左右的被引量。平衡性及共同区间表明了匹配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创新/价值]揭示科学论文边界跨越特征与引文量的内在关系,为解构交叉科学知识流动、解析知识演化提供必要的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档案学高被引论文引用特征研究方法,文章界定三种引用情感类型,实证研究基于引文内容的主题识别和情感类型识别。揭示档案学高被引论文反映的引用主题和引用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12.
查炜 《青年记者》2016,(29):24-25
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用频次相对较高,被引用的周期相对较长的学术论文.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能够客观地反映论文的影响力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近年来高被引论文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科研水平评价标准.①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图书情报学科也广泛采用高被引论文来评价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此评价方法对2005 ~ 2014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图书情报学论文成果进行统计,力图通过客观的定量数据分析和研究,揭示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探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提高成果质量和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统计源,以扬州大学1999-2008年学术论文被其收录为例.分别从论文语种、年收录量、学科分布、合作国家和机构、期刊来源和被引用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校近10年来,被其收录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都呈逐年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瑞兴论著被引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探讨了刘瑞兴研究馆员的论著被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4年共被引201次,年被引次数无逐年衰减的趋势,被引论著的学科涉及图书馆学、信息科学、编辑学以及化学工程和地震工程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引用其论著的次数占总引用次数的50%,他的期刊学专著被引次数比较高.  相似文献   

15.
2001年《编辑学报》被引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1年收录5084种期刊的引文数据库,统计了《编辑学报》2001年被引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从引用期刊、被引论文年份、被引频次和被引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计算出该刊的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和影响因子分别为0.292,1.42,1.075。  相似文献   

16.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1,(2):181-181
期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多种,为首的前两项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往往格外受到重视。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相似文献   

17.
高被引论文与“睡美人”论文引用曲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通过对潜在“睡美人”论文的引用分布分析,提炼其特征,以期为“睡美人”论文的预判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过程]采用引用曲线这一更为直观的反映论文引用分布的方法,以“天文学和天体物理”这一领域为例,构建其10的高被引论文、“睡美人”论文的10-20年被引用数据并进行引文分布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两类文献的引用曲线模式及特点——高被引论文的持续增长型、显峰型、双峰型、振荡型,“睡美人”论文的持续增长型、显峰型、双峰型、振荡型、稳定型等被引用曲线模式;针对施引文献、研究主题演化方向探讨了各模式引用曲线形成的相关因素,发现两类文献达到引用高峰的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开放存取论文下载与引用情况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论文引用、下载数据,对开放存取论文被引用的年代分布情况、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开放存取论文达到被引峰值的时间在延长,互联网并没有加快开放存取论文的老化,反而有延缓之势;②单篇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③应用性、综述性论文更容易出现"高下载低引用"现象;④从长期、整体角度来看,开放存取论文的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呈现正相关趋势;⑤被引频次侧重于反映开放存取论文的内在质量,下载频次则反映外部评价指标(可识别性、可获得性、传播速率等)。图3。表2。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19.
周萍 《情报学报》2007,26(6):923-933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利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Loet Leydesdorff教授开发的系列程序,将发生引用或被引关系的期刊聚集起来,然后利用可视化工具(Pajek)将期刊之间的引用/被引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通过分析计算机学科领域的重要期刊《软件学报》和《计算机学报》的核心引用和被引环境,发现该领域的论文作者更愿意引用国际期刊,而对国内期刊论文的引用比例很小;尽管《软件学报》的影响因子略小于《计算机学报》,但前者在国内计算机科学类期刊中影响最大.有趣的是,当阈值为1%时,两种期刊在2003年的引用或被引环境中所包含的期刊数目完全一样;同样情形发生在2004年两刊的被引环境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论文被引频次只能反映论文的宏观影响力,无法揭示论文在他人研究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从引用内容的主题和功能两方面对论文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方法/过程]以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O'Keefe的高被引论文为实例,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引用内容主题进行分析;对其,影响范围及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其次,从引用性质和功能角度,将引用内容分成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中性引用;最后,将中性引用进一步划分为3类,分别是研究背景介绍、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共词分析可以很好地表达论文影响的主题领域;引用内容的分类可以提供一篇论文被引用的多方面原因。在本实验中没有负面引用,多于10%的引用为正面引用,大约50%的中性引用都是作者在研究背景章节中介绍与施引文献相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