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文永 《编辑之友》2010,(7):100-101
从编辑学而言,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在编辑思想和方法上有很多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编辑体例创新 <明儒学案>编辑体例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其学案体上的价值.自问世以来,其学案体的创造性价值,便被学者所重视.如时人陈介眉认为"<学案>如<王会图>洞心骇目,始见天王之大,总括宇宙"[1].可以说,黄宗羲所编著的<明儒学案>创立了一种史体--学案体.  相似文献   

2.
程得中 《编辑之友》2011,(12):125-126
《清儒学案》共208卷,民国徐世昌等编纂。继承《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的体例与宗旨,详记清代学术情况,共收清代学者1169人,内容之宏富远超先前诸家学案。同时,在编辑思想、体例以及学术资料选编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中州集》是元好问在战乱之时对当代文献保存的产物。《中州集》的编辑思想主要有:体例布局以保存文献为主;将诗选与诗人小传、诗评结合,具有诗集学案体的性质;重视当代资料;编纂目的是为存一代史志。  相似文献   

4.
《王力古汉语字典》是依照王力先生《我理想的字典》的基本构想打造出来的,由王力先生本人及其六位大弟子共同完成。该字典在体例和音义的处理安排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最重要的是词义的概括性、系统性、时代性明显增强,又特设"部首总论"、"辨析"、"同源字"、"备考"、"按语"等创新项目,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点。通过策划和加工这部辞书,编辑的经验体会是:抓住好选题,并与作者共同制定出优良的体例,是编辑辞书的首要任务;邀请一流学者专家加入编写,组建优秀的作者队伍,是成功的重要条件;编辑应当与作者精诚合作、同舟共济,不可坐等。  相似文献   

5.
学案体是记述学术源流的主要体裁,学案体史书为研究历代学术思想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本文利用学案体文献的体例特征,对学术关系进行统计、分类和绘图,实现对儒学流派和师承、家学渊源和交游等关系的可视化呈现,描绘学术史的整体特征。本文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在宏观层面上,对学案体文献中的人物及关系数量予以统计描述以了解学术背景;在中观层面上,对学案传承、学术源流进行可视化;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先驱→同辈→后继”这一关系序列构建学术传承网络,以发现学案中的“学派”。本文展现了数字人文方法在跨时代儒家学术史研究中的应用潜力,用可视化的方式生动呈现了学案体文献之间的联系,为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图7。表2。参考文献32。  相似文献   

6.
从辑录体提要的编辑体例方面探讨了《文献通考·经籍考》在目录学上的创新及价值。  相似文献   

7.
《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和冯云濠等一批学人前后相继、死生以之,历时一百四十余年编纂而成的一部首尾一贯、体例谨然、价值重大的学术思想史巨著。它为后世学术思想史的编纂提供了范例,为我们研究宋元历史主要是宋元学术思想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前贤时哲对此多所注重。兹文在吸收现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间述现今研究所不及,以求教于学界。一 "史学要领,体例为先"。《宋元学案》的体例特点主要表现在著述宗旨上的突破和对学案体的完备两个方面。 1.著述宗旨超迈先贤。学术史著述形式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对当时学术的分类与描绘。但直到宋元以前,学术史始终没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语是报纸上经常运用的一种言论形式,素有报纸评论体裁的“轻骑兵”之称。编者按语,顾名思义就是编辑对新闻作品所作的提示或阐释,以表达编辑意图,更鲜明地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告诉读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做什么,怎样去做,等等。虽然篇幅不大,但它的地位与作用却十分重要。它言简意赅,旗帜鲜明,三言两语即为新闻画龙点睛,常是重要的新闻强化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编者按语的表达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报纸上经常出现的编者按语,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了解编者按语的历史与科技期刊配发编者按语的现状,对科技期刊配发编者按语的撰写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强调科技期刊配发编者按语的意义,同时对加强编辑撰写按语能力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书稿体例容易出现的问题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翟明秋体例,辞海中释义为著作的体裁凡例。编辑行业所说的体例,指一本书(或书稿)的篇章结构、各级标题的层次安排。书稿体例加工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对于科技图书编辑来说,统一书稿体例是当一名合格编辑的起码...  相似文献   

11.
《玉台新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单体文学总集。这部总集既体现了当时总集既有的编辑思想,又表现出新的编辑特色:在编辑宗旨上是彰大宫体,在编辑体例上是彰显史诗,在编选标准上是缘情求美,在书籍设计上是追求华美。  相似文献   

12.
余效诚 《编辑学报》2002,14(Z1):27-29
介绍2部高校教材的编辑方法并分析其特点;阐述为适应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高校教材编辑思想的必要性,提出高校教材编辑体例需要调整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传录体辩     
我国古代目录学者经过对前人的目录工作实践经验,学术思想的不断总结和继承,加之自己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发展,使中国古典目录学日臻完善,终于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目录学知识体系。在文献内容的揭示方面,古代目录学者创造了解题之法。我国古代目录学传统思想历来对书目之解题极为重视,将其作为评判书目编撰质量优劣、学术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对于古代解题,近现代的目录学专家和目录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已公认其共有三种体例,即: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对这三种体例的概念、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对叙录体和辑录体已有了较明确的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清道光年间何绍基所刻《宋元学案》百卷本,是该书初刻定本醉经阁本的修订本。和醉经阁刻本相比,该本增加了370版以上篇幅,增加字数约20万,是《宋元学案》定本中体例最完善、内容最丰富的版本。本文考察此本对醉经阁刻本的增补修订,主要包括体例的完善、结构的调整、内容的增补、史误的纠正与文字的校改。厘清这些问题,此本的修订情况以及文献价值,也就一一呈现了。  相似文献   

15.
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其哲学著作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其中,对毛泽东的哲学叙述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艾思奇哲学著作对当代出版工作的启示主要体现为:出版工作者要高度重视通俗著作的出版;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有潜力的青年作者;要敢于进行编辑体例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老一辈知名编辑家孙伏园在编辑实践中,善于组稿、团结作家,讲求宏观启蒙、理性求实的鲜明编辑特色,实现了编者以其独特的编辑个性和思想个性使出版物具备了鲜明特色。孙伏园的编辑特色给中国现代报刊史留下了一笔值得后辈编辑人借鉴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科技期刊编辑理念的变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朱辉 《编辑学报》2004,16(3):161-162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科技期刊编辑理念要进行变革:1)专家型编辑应越来越成为科技期刊的主角;2)要激发编辑的策划意识,编辑应具备学术敏感性,要以独到的视角关注和发掘选题;3)编辑要具备创新意识,体现出鲜明的办刊思路和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18.
按语是新闻报道中一种特殊的文体.由于它篇幅短小,又不能独立存在,因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有些写消息、通讯的高手,往往写不出漂亮的按语.许多新闻单位都把撰写按语作为考核记者工作的加分因素,鼓励编辑、记者多写按语,写好按语.研究如何写好按语,目的也在于引起大家对按语的重视,全面掌握各种新闻武艺,更正确、更深刻地反映客观实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文中引用的一部分材料,有着明显的时代痕迹,本文之所以引用,是为了研究按语的特性和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9.
论按语的运用和写作李可可沈阳刊物的编辑言论多种多样。它既包括社论、社评、短评等涉及全局性大事的政论文章,也包括按语这样短小精悍的议论形式。作为普通编辑,大量的是针对那些局部的,比如就自己所分担的栏目或所编辑的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达编辑意图,因而更多...  相似文献   

20.
赖淑华 《出版参考》2007,(6X):26-26
图书的编撰离不开体例设计。体例是指著作的编写格式和组织形式。就像城市建设先做规划、经济建设先做计划一样,图书的编撰也必须先规划内容的组织形式和编写格式,事先设计好纲领性的体例,才可以保证作品内容结构层次清晰、脉络分明。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获奖作品《中国民居建筑》在编撰前,作者和编辑对体例设计作了精心的规划,使这本宏篇巨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