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体 《新闻窗》2011,(4):73-73
人们常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导语就起着"皮"和"题"的作用,因此,新闻导语要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就必须以受众的心理要求为依据。西晋文学家陆机说过:"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相似文献   

2.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设有习字课,午饭后第一节课就是练写毛笔字。刚开始是描红,有了一定基础就练习临帖了。同学们每天写一张比较满意的毛笔字交老师批改,老师在写得好的字上面用毛笔蘸红墨水圈红。我写的作业相比圈红较多,并常常受到老师表扬,所以就逐渐产生了写毛笔字的兴趣。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逢年过节写写对联,也曾给别人写过条幅什么的。中学的时候,遇有重要节日,学校都要安排出壁报,因为我的毛笔字在同龄人中写得比较好,所以,每次出壁报,我就成了主力。这样一来,我练字的机会自然就多。参加工作以后,很多单位,包括区级、甚至市级表彰先进的奖状也拿来让我写。现在想来,当时的辛苦非常珍贵。  相似文献   

3.
郭洁 《军事记者》2011,(4):71-71
报道员小王在写一篇新闻稿,只见他一会儿拿起电话打给某连指导员:"我这还缺一个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的事例,请帮忙找个例子";一会儿又给士官小张打电话:"我这稿件里需要一句话,到时我就写上是你说的"……如此一阵忙乎之后,一篇反映基层连队争先创优的新闻稿就出炉了。这种“拿靴找脚”的新闻写作方法,在一些通讯员身上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4.
有一家媒体近期举办的记者、编辑和通讯员培训班上,一位讲课的资深编辑说,我给大家提一条冷门建议:请各位挤点时间,把鲁迅先生写的《文章秘诀》一文找来读读,反复深入研究他总结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12字对深化文章"有真意"的理解,增强所写文稿生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要深化对写文章"有真意"的理解呢?首先,深化了对写文章"有真意"的理解,就能做到真想写才写。真想写的前提是,  相似文献   

5.
诗文玩味:历代题画趣诗枇杷不是此琵琵明朝人沈石田收到朋友一盒礼物及一封信。信上说;"'送上琵琶请笑纳。"沈石田打开盒子一看,却是水果批把。他笑了笑,赶紧写了封回信:'"承惠琵琶,开奁(lia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这位友人看到回信,禁不住脸红...  相似文献   

6.
媒介的价值与力量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明 《新闻前哨》2009,(5):10-10,12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兔子在写博士论文,题目是《兔子如何打败狼》。狼看了以后大笑起来:凭你还能打败我,论据在什么地方?兔子指了指身后的山洞说,论据在里面。狼进去一看吓倒在地,因为山洞里有一只狮子,狮子说写论文还要什么论据啊?关键是看导师是谁。  相似文献   

7.
殷秦 《网络传播》2009,(10):62-63
小时候,母亲总教导我:“字是打门锤”,并且买了本柳公权的字帖。于是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练毛笔字了。我在厂矿子校上学,中午回家吃饭。妈妈做饭的时候,我就边听Ⅸ隋唐演义》边在报纸上写,墨臭伴着菜香。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可惜没有一张被保留下来,对此我十分遗憾。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系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进修时,习惯于用中国的方式写论文,下笔就说,“我认为……”教授对他说:“我不想知道你怎样看,而是想知道你知道多少别人怎样看。”  相似文献   

9.
胡传虎 《出版参考》2006,(11):30-31
有一次,我在书房写东西,就听到门铃响。老婆很谨慎,没有立即去开门.可能从猫眼里看了看。就听外面大声说:“我是来送广告的!”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可能没有危险吧,就听老婆开了门。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写好了一个导语相当于写好了一篇消息。”这话很有道理。一篇消息能否紧紧抓住读者,导语至关重要。同样一条消息,导语写得新颖别致,精彩动人,就能紧扣住读者的心弦,牢牢地吸引住读者的目光。反之,导语写得刻板老套、平淡乏味,读者看一眼便兴致全无。  相似文献   

11.
翰墨伴月华     
记得在幼儿园时期.父亲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了。当然.那时并不懂得什么叫书法艺术.只是把父亲写好的一张毛笔字放在下面,蒙上白纸,依样描写。这就是我学习书法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手机,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关于这一"24小时不离身、坐在马桶上都可以看新闻"的媒体的争论一直不休:最初说"内容为王",接着有人说"技术为王",后来又有人说"渠道为王"、"资源为王"。笔者思考的结果是:手机媒体要想获得像传统媒体那样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干江东 《新闻窗》2007,(4):114-115
如何把经济报道写好写活,更具贴近性和可读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党的经济政策、社会经济生活,吸引更多的读者?著名记者艾丰曾经说过:一个人困了,躺在床上,看我们的经济新闻,还愿意看,还能看明白,那样,经济报道就可算是写好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钱爱民 《今传媒》2013,(2):51-52
看一家报纸有没有品位,不妨读一读这家报纸的评论,常言道: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号角和旗帜。也正因为评论具有新闻性、指导性等特点,虽说它寻常只是区区几百字的篇幅,却是不太容易写得好。当然,想写好评论也有许多路径可走,"‘敢’字当头"可谓其中之一。当作者从生活中捕捉到素材、提炼出观点,再通过"敢于尝试、敢吐真言、敢为人先"等的写作来加以释放,"评论出彩"就不是什么"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之类的难事了。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5,(1)
今晚我们看什么?冶思电视台的节目尚无多少丰富,电视机的频道已先丰富起来。有人说:"这下好了,看电视的选择余地大了。"但实际上,面对着几十个频道的旋扭,老百姓们倒不见得有多兴奋:"还是没哈看呀!"有困惑的不只是观众。面对着没有一部片子能使人从头看到尾的...  相似文献   

16.
初搞报道时,往往凭道听途说写稿,不深入采访就草草成篇。因事情没感动自己,文章就是写出来,也不会感动别人。结果稿于发出去不少,就是不见报。产一次我写了一篇小故事,自以为是“大作”,保准一碰就响。可让老新闻干事一看,说太子巴了。我不信这个邪,就投向报社。编辑回信说:文字基础还可以,但没真情,不能发。又一次,我耳闻目睹了~件事,感到很有意思,便写了一篇稿,老干事看了说,真实但不见真情,不可能采用。结果真的石沉大海。那么,怎样才算有真情呢?我在思索寻觅。一天,下连采访,得知战士姚宏亮因见义勇为而受伤住院…  相似文献   

17.
杨烨 《新闻世界》2011,(7):44-45
一踏上记者之路,前辈新闻工作者就教育我:要深入采访,"七分采,三分写"。而十几年的新闻实践告诉我,采访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不仅要用体力脑力,用智慧与汗水采访,还要用真心真情。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没什么捷径。特别表现在人物通讯采访工作方面,人物通讯应当比消息等其他新闻报道形式更注重"情"的开掘,记者要与受访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有可能打开受访者心灵的宝库,最终发掘到人物面对命运、经历的感情起伏,才能最终感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1,(3):63-63
稿子太长 某公司老总做完工作报告,批评秘书说:"写这么长的稿子,我看见会场上的人都听得不耐烦了!"秘书诚惶诚恐:"报告本来不长,我……我不小心把复印的三份装订到一起了。"  相似文献   

19.
刘厚良 《军事记者》2013,(10):72-72
新闻界有句行话:抢新闻。说的就是新闻人要有一双发现新闻的慧眼和快写快发的能力。虽然从事新闻报道时间不长,但一条突发新闻却让我真切地理解了"抢"新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今年以来我有两件喜事。一是5月16日观看了总政歌舞团的慰问演出。二是6月9日我代表基层官兵写给彭丽媛等演员的一封感谢信被军报采用。 看了总政歌舞团的慰问演出以后,为了表达我们基层官兵由衷的谢意和感激之情,我写了《致彭丽媛的一封信》。信写出来了,可是往哪里寄呢?有的同事说:“只有在解放军报上发表,才有可能被艺术家门看到”。也有的同事说:“你一没资历,二没关系,这么长的稿子,人家编辑看都不会看的”。我有点犹豫了,但转念一想,既然写出来了,试一试吧,遂将稿子寄给了周末文化版责任编辑曹慧民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