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孔俊霞 《学周刊C版》2011,(7):181-181
一、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首先弄清楚,那就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采取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学生能听得懂,而学生的“学”也好像是为了听懂教师的“教”而拼命。这样的教学模式,很显然是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颠倒了,老师成了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就像一口知识的大缸,在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一点主动的余地。试想一下这样的教学课堂,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谈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想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上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学会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变“教”为“导”,指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打开心窍。  相似文献   

2.
时丽萍 《甘肃教育》2009,(16):24-24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因学施教”,以“教”导“学”,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但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  相似文献   

3.
“互动”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我们在运用“互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将教师的教融于学生的学之中,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整合,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也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即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影响学生的是教师,没有课堂上的指导和影响就没有了教学过程。总之,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师要教正确和讲明白。  相似文献   

5.
尤如勇 《考试周刊》2011,(57):87-8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巧“导”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只有当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环节中应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全体参与教学过程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这一认识长期存在。事实上,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同样都处于主体地位,只是其侧重面不同。“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属于“学”方面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注重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落实到教学中时,课堂教学就会有高质量。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落实到位,怎样才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呢?本文试就“教师主导的内容”“落实学生主体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观念下指导课堂设计和教学的具有指向性和共识性的原则.王策三指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致”,即教师教与学生学并重的课堂教学观,另外,教师需设计好能让学生“学进去”的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并使得教学科学化,有效化[...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主阵地是课堂。为了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重视以“教为指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观。一、“导”“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在教学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如何“导”,关系到学生怎样“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意识暴露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其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是借助于经济学名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学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宏观调控”,来保证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来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课堂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要遵循课堂教学“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主动性、全面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新特点,要突出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新模式,要实现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1.
吴国元 《教师》2011,(33):122-122
有的学者认为,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仪关注发展,还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课堂教学由“教”与“学”两大主体组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何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生在享受和愉悦中学习、进步、成长呢?一位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他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追求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既看教,更看学,“以学论教”。要设法让学生主动接受信息,教师只起引导和评价作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与发展。在这一改革的大潮下,课堂教学应怎么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急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导演”作用等方面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政治教学在改革中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要意识到自我角色的转换,是为了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而不是削弱、代替或否定自身主导作用。那么,教师究竟该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课堂充满活力、显出实效呢?我认为主要在于两个字:“懒”与“勤”。  相似文献   

14.
王溅波 《广东教育》2011,(10):52-53
一、教学主体单极化的迷失 当前有观点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是就教师在课堂上起的作用而言,“主体”是就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而言。作用与地位,两者在逻辑层面上并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故这样表述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剑 《成才之路》2011,(28):70-70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按照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教学模式分为两种: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二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若能将两种教学设计进行恰当整合,就可以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和高效性,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参与”,即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围绕预期的教学目标,主动进行学习,实施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状态。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多边、互动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学要全过程参与。在当前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教学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消极地学,机械地用。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要教师认真地教,也要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光有“教”的积极性,没有“学”的主动性,常常是徒劳无功,或事倍功半。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积极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主活动场”的探究,经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矫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地位教学应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应当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应体现出以学生的“再创造”为核心,教师把握教学的主导权,促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变静态从学为动态趣知。将知识的授受与能力培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