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齐读课题——生:钓鱼的启示。师: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第一,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带着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师:我从课文中选了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师依次出示四个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朗读,并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沮丧")  相似文献   

2.
<正>一、欣赏珍珠,激趣导入1.同学们,这是什么?2.ppt出示珍珠的图片。这是怎样的珍珠?3.这些又是什么呢?(PPT出示沙粒图片)这些沙粒看起来怎么样?4.这样一颗小小的沙粒,看起来那么平凡普通,但是最后却能变成珠光闪闪的珍珠,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5.生再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分清自然段1.师:"我们来读读课文好不好?"生:"好。"2.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第99页,请听清楚要求(PPT出示):A.读的时候请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B.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读课文)3.师:大家都挺认真,那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这里要  相似文献   

3.
一、初读感知师:小朋友,昨天我们布置过,今天要学习第19课《最大的“书”》,要求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家预习过了吧。谁能简单地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生:课文写了小朋友川川问了好多问题,地质勘探队的一位叔叔为他作了解释。生:课文倒数第二段中:“读了这本岩石书……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意思。师:大家说得很好,说明我们预习课文,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要真正读懂这篇课文,还要弄清楚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写了他们的什么事?这两点谁能说说看?生:(略)二、学习…  相似文献   

4.
走近舞台,体验神奇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我的舞台》(学生齐读课题)。这是篇略读课文,老师指导大家用学过的方法自己学习课文。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生:这舞台在哪里?生:这是个什么样的舞台?生:这个舞台上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5.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七课《白杨》。我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在他们读课文时,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①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②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是哪几句? 生:本文记叙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白杨树的事。  相似文献   

6.
课堂回放师:课文没有写缺水生活的"苦",而是写了缺水的"乐"。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快乐的事?(生默读课文)师:用一句话概括,说说这是一件什么事?(生答)师:课文中有专门描写小孩子快乐的一句话,请标出来。(生标句子)师:如果你一个月没洗澡,遇到这么一场雨,你会做些什么?想象一下。(生想象说话)师:阅读第4~6自然段,说一说,这又是一件怎样快乐的事?生:一勺水洗澡。  相似文献   

7.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先请听录音,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的大雁掉下来,课文哪一个小节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九小节,思考课后问题)师:更羸看到听到些什么?生: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得惨。师:文中还有描写大雁飞行的句子吗?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请大家读这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生: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具体。生:“一只”说明它孤单,它离群了。生:“从远处”说明大雁飞的路程远,时间长。生:“慢慢地”说明大雁筋…  相似文献   

8.
师:请打开书142页,我们先听一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听录音。) (指名认读生字词,并正音。) 师:课文讲谁全神贯注? 生:罗丹。 师:(板书:罗丹)老师加几个字,同学们将它补充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板书:罗丹全神贯注地)  相似文献   

9.
一 寻找言语感觉 1.关注四次感叹. 师:作者刘成章先生在文中发出的四次感叹是—— 生: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这四句话. (生读书圈画) 师:谁把这四次感叹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乍一听,这四句话有点重复哕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生:不是. 师:四句话,四个“好”字,现在哪位同学把写“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家乘坐的公共汽车是属于哪类财物吗? 生:属于国家财物。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也是国家财物呢? 生:有山林、路灯、学校里的一切设备。师:对。另外,有的财物既不属于国家所有,也不属于私人所有,叫集体财物。想想:国家财物和集体财物都统称什么财物呢? 生:公共财物。师:既然是公共财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东西一样,爱护它而不该损坏它。师:好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不该损坏公共财物》(板书)。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懂得为什么不该损坏公共财物。现在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一开始介绍了一件什么事?在全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12.
情景再现:第一次质疑:针对课题的质疑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块儿学习17课——生(全体学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1:地震是怎么回事?课文写的是哪里的地震?生2:课文写了父与子的什么事?生3:这对父与子最后怎么样了?这是一对怎样的父  相似文献   

13.
一、检查预习,诱发探究 师:很高兴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课文题目叫--生:与象共舞. 师:细心的孩子可能发现了课题处有个星号,打上这个符号的课文叫自读课文,用一节课学习.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作业,一是通读课文,读准生字和新词;二是搜集关于泰国风土人情的资料.大家完成了吗?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词语,指导书写 师:"寒"字,上面是个"宝盖",注意"横钩"的"钩"要指向字的中心.下面的"撇""捺"要舒展."号"字,中间一横要写长.(师范写) (出示词语并正音:几阵秋风、天气晴朗、大雪纷飞、得过且过.生读) 师:字音都掌握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向大家说一说吗?  相似文献   

15.
一、动画激趣,导入课题多媒体播放动画(间隔播放)——狼走向小溪边和小羊在溪边喝水。师:(作惊讶状)咦?狼和小羊怎么走到一起来啦,奇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狼和小羊”的故事。(板书课题:狼和小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音,读通顺语句。2.师:谁愿意把每一个自然段读读?其余同学重点听听生字的音是否读得准确。3.议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针对内容质疑,师生共定目标师:对这个故事,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提问,师帮助整理板书:狼找了哪些茬儿?为什么说狼是在故意找茬儿?结果怎…  相似文献   

16.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一、导言、揭题——走进文本师: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读课外书,那么喜欢读民间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板书课题:九色鹿;学生齐读课题)二、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出示带有生字的一组词语,学生练读)师:你们真聪明,不要老师教就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课文中还有一些长句子,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读好。(出示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个长句子,学生练读)师:读得好!如果把这些词语和…  相似文献   

18.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一、揭题导入师:同学们,春天来了,绵绵的细雨下起来了,淅沥沥,淅沥沥,下个不停。草地上、公园里,一朵朵、一丛丛的鲜花盛开了,这些花可美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更美的花———伞花(板书)。这是一种怎样的花呢?二、读通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轻声读,同桌齐读、对读,但要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要把课文读通顺了。(生自由读课文。)师:我请7位同学来读课文。(生逐个读每个自然段,师逐个点拨)▲你第一句话读得很好,“淅沥沥,淅沥沥”这两个词读得特别好,再读一次让大家听一听。▲这个句子没读…  相似文献   

20.
一聚焦关键词句,整体把握,领悟表达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生:写了大猫和小猫. 师:课文哪些段落写小猫?哪些段落写大猫? 生:第1~3自然段写大猫,第4自然段写小猫. 师:(打开课件)你再读这句话,看哪个字给我们带来了大猫的一些信息. (大屏幕呈现)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生:"更"字说明大猫也可爱,因为课文中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一个"更"字透露了作者心里想说的话,看来读书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作者眼里大猫小猫都可爱,但它们又各有特点,小猫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