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惜书如命、爱馆如家、敬人如己”,这是图书馆人职业生涯的三种境界.而要达到这三种境界的要求,需要图书馆人终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张玉文 《图书馆学刊》2011,(11):111-112
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永恒主题。信息时代要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改变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被动服务、自我封闭的服务观念,通过智慧服务,真正体会到"人守其学,学守其书,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乐趣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文是笔者阅读程亚男老师《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一书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本书为我们图书馆工作者了解国外图书馆工作现状开启了一扇窗。论文主要谈了中西方在全民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程度、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意识和图书馆工作者自身的认知等三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工作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献的搜集和管理;二是馆藏文献的利用.前者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后者是图书馆的工作目的.图书馆工作兼有科学性与服务性.科学性体现在藏书体系的建设、馆藏文献的组织管理及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性体现在"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的过程中.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图书馆怎样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呢?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书的山,是书的海,置身其中,常能浏览到意想不到的风景。近日,有师长推荐我找一找张之洞的《书目答问》看看,说是图书馆人都应该好好读一下这本书。我遵教借来,没想就因此得窥一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应改变原有管理规章制度中不利于读者的规定。创新服务模式.让读者平等地获取所需文献,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只要图书馆真正做好“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工作,就能形成社会对图书馆的信赖,从社会的信赖引起社会的重视,从社会的重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谭祥金 《图书馆论坛》2005,25(6):43-45,125
文章论述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图书馆职业最简明的表述,是图书馆员的基本价值观。分析了“人”、“书”、“找”的地位和关系。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赞誉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又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对这些话语深有体会。图书馆工作非常平凡,一辈子默默无闻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但数以万计的图书馆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图书馆就成为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造就着伟大的图书馆事业。这是一项“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在图书馆工作经常遇到读者来问:“老师,最近有什么好看的书吗?”“老师,请推荐给我们有益的书。”每逢此时,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百多年前张之洞所著的《书目答问》。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员的基本价值观--为人找书为书找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论述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图书馆职业最简明的表述,是图书馆员的基本价值观.分析了"人"、"书"、"找"的地位和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与图书馆     
书,是人类最亲密的老师和朋友。图书馆,是一切爱书、读书的人们汲取精神营养的最好场所和乐园。作为一名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我,能够在图书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读者提供服务,让书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2.
杜晓蓉 《当代图书馆》2010,(3):73-75,26
《当代图书馆》要在自己的刊物上介绍一批省内有影响的图书馆学者。他们让我写一写赖伯年先生。当我向赖先生表示这层意思时,他微笑着说:“我的那些事你们都知道,没什么好写的。我只有三句话:我这一生,与书有缘,与图书馆有缘,与图书馆人有缘。”我根据这三句话,  相似文献   

13.
我是在不经意间,知道韬奋图书馆这个名字的。那时我刚到人民出版社工作,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平时无事可做,就钻进资料室里找书看。发现许多旧书上都印有一个椭圆形的蓝色的图章,刻有“韬奋图书馆藏书”几个字。我并没有在意,仅想到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图书馆而已。谁知道在三十年后,我竞和这个韬奋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相似文献   

14.
1979年,我在富源县文化馆任会计兼职管理图书,上级安排我筹建富源县图书馆,专门到云南省图书馆购买图书馆业务用品。1980年我们正式批准建馆。1981年,全省公共图书馆馆长会在腾冲召开.我去参会的过程中两次到省馆。会议期间与省馆的领导和各位老师开始接触认识。也是这次会议贯彻中央书记处对全国图书馆工作的批示,为图书馆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和鼓舞了我投身图书馆事业的信心和力量,从此让我和云南省图书馆结下了三十年的情缘。  相似文献   

15.
流通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传统核心服务在新形势下需要扩展和创新,"找书专家"作为针对图书馆开架书库中下落不明的图书开展的找书服务,不仅满足读者一时所需,还通过与读者进一步互动,帮助读者认识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与图书馆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同时为图书馆发现服务和管理中的疏漏与改进空间,从而有目的地予以修正和完善,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问:夏老师,请您介绍一下您的职业生涯。答:我这一辈子就只从事了一种职业,即图书馆工作,共42年,经历了3个单位,第一个单位是哈尔滨师范学校图书馆(1960—1970年),第二个单位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书馆(1970—1986年),第三个单位就是黑龙江省图书馆(1986—2002年),一直到退休。问:那您是在什么契机下,进入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的?答:1970年我从哈尔滨被调干,支援大兴安岭林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在图书馆工作18年了,今年50岁,所谓“知天命”之年,感到自己与图书馆,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缘份G大概10岁时,我在家乡读小学,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县图书馆,我马上为图书馆所吸引,随后成了一位小读者。后来到广州读中学,自然是校图书馆的常客。高中时一次暑假,我曾盗用全班  相似文献   

18.
在三大理念更新中重塑图书馆形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指出图书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更新图书馆理念重树图书馆的形象。着重论述了三大理念的更新问题:变为人找书为知识导航;变以书为本为以人为本;变读书场所为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9.
在理性分析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大学图书馆"送书到楼"服务的启示,对阅读服务工作优化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分析,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具备更为主动的服务意识,依托图书馆的专业优势,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多元化服务以及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开发馆藏,做好为书找人的工作。为保障阅读服务优化工作顺利进行,图书馆内部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横向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韩锡铎 《图书馆论坛》2006,26(6):295-298
《图书馆论坛》常务副主编邹荫生先生两次约我为“从业书怀”栏目写稿。回首四十多年的图书馆工作生涯,还是有内容可写的,执笔作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