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阶段 ,不仅是智力启蒙的最佳时期 ,也是学生形成个性品质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 ,不仅应当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 ,而且更应当重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塑造 ,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主要体现在自信心、竞争性、交往能力等方面。(1 )自信——成功的基石一个人要成功 ,必须要有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会产生战胜困难的决心 ,如果一个学生什么事都不敢想、不敢做 ,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碰到困难就半途而废 ,没有一点自信 ,那么他以后也将是一个不求上进、碌碌无…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方向偏离了,会让学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作文教学中的个性语言指导,由于个性的概念很抽象,教师往往给不出贴切的解读,在指导学生时自然就会出现偏差。有些教师把另类、不一样、搞怪等内容和意识灌输给学生,这无疑是错误的引导,教学效果当然是南辕北辙。一、个性有外化表现,"另类"不叫个性"每一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  相似文献   

3.
梁粤海 《中学理科》2007,(11):95-95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在追求知识全面发展的同时,张扬个性,使自己在某方面具有比别人内行的特长,是当今普通高中发展的未来方向.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注意把学生张扬个性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个性的张扬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利国家的繁荣富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髓:个性同事在批评学生:“就你和别人不一样……”其实,和别人不一样是错吗?循规蹈矩有时跟平庸同义,个性泯灭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以考试成绩为评判标准的传统教学,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学生德、体、美、劳方面的培养。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即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思想道德培养。一、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与个性培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使学生感受真诚、善良和美好,同时还要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  相似文献   

6.
写作文,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真诚、真切的感受。因为真实、真诚、真切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成就一篇好作文。 。自己的”,就是说文章应富有个性色彩,在选材上,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而。自己的”往往就是最有特色的。所以,选择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文章才能有个性,内容才不会和别人“撞车”。同样是快乐,自己的故事肯定和别人的不同;同样是离别,自己的伤心肯定也与别人的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知道,每个名家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学生成功的习作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是指学生习作中所表现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选材、构思或描写。那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去注意培养、发展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指导习作时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批改作文爱护学生的个性;讲评作文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敢于想别人  相似文献   

8.
一、在质疑中培养个性我们教师通常认为:把学生教得没有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的表现。而美国教师的看法则相反:学生产生了新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个性。有问题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在个体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在质疑中彰显个性。如:学习《草船借箭》,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妥。原因是,“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前提下,使用后归还,而文中的箭既没征得曹操…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结晶,不断从别人或者自己的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主动采集,猎取知识,获得学习方法,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其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10.
没有个性就没有真正的佳作。有个性才有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言别人之未言,想别人之未想,发别人之未发,感别人之未感,写别人之未写,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有创新才有“多元”。有“多元”,作文的生命之源才不会干涸、枯竭。因此,无论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应努力创新,追求个性。具体来说,个性主要是指选材,立意,构思,语言四大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交往是青少年个性完善的基础,是社会关系的直接现象.人的交往品质是在交往中得到表现和巩固的.没有交往就不会有社会活动.维果茨基说:个性是通过对别人的表现而形成为他现在的样子,是他给别人所造成的现实影响的总和反馈到主体,被主体意识到的结果.人们正是在交往中,逐渐学会生活的本领和做人的规范.学生在交往中了解社会、展示个性、增长才干、经受锻炼、不断成长.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在交往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2.
交往是青少年个性完善的基础,是社会关系的直接现象.人的交往品质是在交往中得到表现和巩固的.没有交往就不会有社会活动.维果茨基说:个性是通过对别人的表现而形成为他现在的样子,是他给别人所造成的现实影响的总和反馈到主体,被主体意识到的结果.人们正是在交往中,逐渐学会生活的本领和做人的规范.学生在交往中了解社会、展示个性、增长才干、经受锻炼、不断成长.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在交往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3.
作文贵在创新。一篇好文章正是因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色彩才显得分外有价值。如果一篇作文,就算把别人的东西堆成了一座小山,也远不如说出或写出自己发现的一句话更有价值!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活生生的个性、有思想的人,而不是同一个机床上的“复制”出来的规格相同的“零件”;重视的是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而不是墨守成规的因循思想。所以,在每次提笔之前,我们都应该明确:作文的写作是不可重复的,我们既不能踩着别人的脚步走,也不能踩着自己的脚步走,而是要做到次次有心得,篇篇有新意。那么,我们怎样教学生写出闪烁着个性光彩,具有创…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讲述人的个性发展的课堂上,我照样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提问。此时,有学生说:对于人,好像主要是研究其共性,一些哲学也是这样的,为何要强调人的个性及其发展呢?我答:也有一些哲学是研究人与人是如何不同的,并非所有哲学都是在研究人与人如何相同。还有一些学问是专门研究某某为何只是某某而不是别人。例如,有些人研究鲁迅,有些人研究胡适,研究鲁迅为何是鲁迅,胡适为何是胡适,而并非别人,这种研究就在研究他们为何与众不同。世界上只有一个达芬奇,只有一个牛顿,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只有一个马克思,只有一个孔圣人,只有一个蔡元培……他们可…  相似文献   

15.
教育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让他们成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人,在学会与自己相处的同时,也能够学会与别人相处,做一个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6.
管文锦 《中国教师》2004,(11):60-61
教育的髓:个性 同事在批评学生,"就你和别人不一样……"其实,和别人不一样是错吗?循规蹈矩有时跟平庸同义,个性泯灭的同时也常常掐断了智慧的娇嫩之花.  相似文献   

17.
理性个性是自由、全面、和谐和自律的个性,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是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大学生教育管理应该在主导者的积极指导下,让学生来对自己的个性发展负责,培养理性个性,让他们懂得怎样去理解别人、同别人相处,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当前,对大学生所存在的理性个性发展问题、原因和实现策略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懂得欣赏别人,就容易和别人相处;懂得欣赏自己,就会提高自己的品格。教育欣赏就是要去欣赏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稚气,欣赏学生离奇的问题,欣赏学生无意的过失,欣赏学生点滴的进步,甚至欣赏学生可笑的恶作剧……让欣赏融于管理,从尊重个性差异开始,把握欣赏的有效边界,用欣赏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9.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不同于别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面对好新、好动、好胜又好学的不同个体,要让其出色就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群策群力,做到班级管理个性化、家庭教育同步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出一个个出色的优秀少年。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你尊重学生,学生自然就愿意尊重你、接纳你,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一个人尊重别人,实际上也是尊重自己,从承认自己和别人都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出发,去理解和承认其他人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