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罗布泊采访记张先国,段芝璞罗布泊是个谜一样的地方:丝绸之路名城楼兰在这里泯没,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在这里消逝,一朵朵蘑菇云从这里升起后又默默散开,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失踪,上海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遇难……这一个个自然和人文之谜在寂静的荒野等候破解。正因如...  相似文献   

2.
难忘楼兰行     
楼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它仅仅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理概念,这不仅因为它已被黄沙掩埋了一千多年,还因为它处于死亡之地——一罗布泊,使人们难以涉足。1900年3月,一个叫斯文·赫定的瑞典人在罗布泊探险时发现它之后,百年来,楼兰一直成为中外考古学家、探险家向往的地方。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我随一支中日考察队前往楼兰采访,终于一睹楼兰故城遗迹,圆了昔日之梦。我们是从若羌县经米兰占城进入罗布泊的,就直线距离而言,楼兰似乎并不遥远。我们在若羌县城用GPS卫星定位仪测出,楼兰距县城仅144公里。启程后真未想到,就这1…  相似文献   

3.
就在人类即将跨进21世纪大门的时候,1999年11月11日至11月22日,我和库尔勒晚报记者李立、城市晚报女记者张彬彬一起成功地实现了我国新闻界的第一次罗布泊南北大穿越。有人向我们提问:“你们一不是科学家,二不是探险家,一个新闻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去闯罗布泊,有什么价值?穿越成功了又怎么样?”显然,对我们的举动很不理解,确切地说是一种误解。近年来,罗布泊逐渐“升温”,不仅为国人所关注,也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热点地区。著名科学家彭加木  相似文献   

4.
罗布人是一族依罗布泊水域而居的人群,他们随罗布泊的变迁而不断“游移”,总是梦想回到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家园。在这一个世纪里,罗布人当中最有名的传说是这样的:在罗布泊广表的水域隐藏着许多一人多长的大鱼,每逢春天就跃上湖岸,在沙滩上打几个滚,转眼变成马鹿,跑到胡杨林中栖身,等到深秋树叶落尽,再跑回湖中回归成大鱼。可今天,最后的罗布人再也讲不出这样的故事了。鱼、湖、树、鹿—…·早已无影无踪。这就是杨镜在其关于西部探险主题的近著《最后的罗布人》中讲述的正在罗布泊地区发生的故事。昔日的水乡泽国如今却是一片荒漠…  相似文献   

5.
正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灵魂都永远地留在了罗布泊。爸爸的马兰花谢了,"我"和这群童年的小伙伴也长大了,成为罗布泊的新一代主人。《罗布泊的孩子》是一部题材新颖、志趣高远的长篇儿童小说。这是大漠深处的英雄赞歌,也是诞生在遥远孔雀河边壮丽的"中国梦"和"中国故事"。小说的主基调是乐观积极的,  相似文献   

6.
侯娟 《山西档案》2012,(4):43-48
关羽的家乡在山西解州常平村。关帝和盐池两个最具影响力的要素在这里结合,书写了这一地方的历史。明中叶之前,常平关帝庙仅是"皆乡民私葺,官不与知焉"的村庙。此后官方开始大规模改创,逐步将其纳入官方体系中。这一过程由地方官员、乡绅儒士主导,村社居民、卫所商人、乡村耆老、关氏族人、在城居民等不同力量也广泛参与。常平关帝庙由村庙变为官庙引发村社结构、差役负担及与外部联系的种种变化,使得信仰超越村庄本身。  相似文献   

7.
北川,灾情的聚焦点.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人们最为关注的新闻点还是同一个地方:老县城.这里有太多的悲情,这里是灾难的缩影,这里是媒体的兴奋点.可是,媒体对这个兴奋点的报道对灾区群众来说,却是一次次挑起内心的悲伤.  相似文献   

8.
追寻彭加木     
26年前,上海科学家彭加木在率队进入罗布泊探险考察时,意外失踪,受到举国关注。2006年4月在罗布泊库木都克附近发现的干尸疑似彭加木遗体,人们又怀念起这个熟悉的名字,各种说法和猜测风传……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地方档案馆馆藏档案是最原始的信息、最具地方特色的信息、最系统的信息和最具现实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这里有两组数据:——2008年北京奥运,作为地方媒体,《武汉晚报》注册记者证只有一张,加上先后派出的外围记者在前方总共有14人。这在全国媒体甚至同城媒体中,都不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11.
塔克拉玛干为中国沙漠之最,广布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南倚昆仑,北近天山,西望帕米尔,东临罗布泊,面积相当干苏、浙、皖三省的总和。这里是清一色的黄沙世界,沙丘沙山起伏无垠,就像凝固着惊涛骇浪的大海,神秘恐怖,被中外探险家称为“死亡之海”。 我作为新华社记者,曾随有关人员六次进入“死亡之海”采访、考察……  相似文献   

12.
重访小岗村     
金秋十月,笔者又一次访问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0年前,这里发生了一桩举世瞩目的事件:1978年12月的一具寒夜,这个村庄的18户饥饿的农民,秘密集会,盟誓“瞒上不瞒下”,偷偷地搞起“包产到户”经过几年的激烈争辩,反复斗争,从这里开始萌发的包产到户,终于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新体制。 我们不会忘记小岗农民的这一历  相似文献   

13.
周长年 《新闻记者》2002,(11):52-52
1980年6月 ,我国优秀科学家、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彭加木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失踪 ,经长时间寻找没有下落 ,为我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于这一突发事件 ,新华社于当年6月23日如实进行了公开报道。在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新华社又接连播发了6条关于在罗布泊寻找彭加木的消息。这一系列报道 ,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科学家的关怀 ,宣传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优秀品质 ,社会反应很好。然而没有想到 ,当年10月12日 ,香港《中报》造谣说 :“彭加木突然在美出现”。通过谣言 ,攻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诋毁中国…  相似文献   

14.
县档案馆旁发现一具神秘的女尸 在湘西历史名城辰溪,县委县府机关大院的西北角,座落着县档案局、馆的办公楼与库房.从这里往东20米,有一栋用清水砖砌成的办公楼.因县政法委的综合治理办公室在这里办公,人们叫它综治楼.  相似文献   

15.
尽管这里是典型的极旱荒漠类型保护区,也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野骆驼的原产地。但最近几年,广袤的罗布泊核心保护区,却频繁响起采矿机械的轰鸣声顺着简陋的升降梯往下落,气温越来越低,随着头顶光线的逐渐减弱,依稀发现在二三十米沙石的地表下,开始变成岩石。地下120米,忽然展现出一片四通八达的矿道,岩石中渗出水,一尝,是咸的。这是新疆哈密境内,雅满苏镇磁海铁矿西边7公里的一处私人矿点,当地人叫他磁西铁矿。  相似文献   

16.
苏家角往事     
正中山公园附近的龙之梦大厦,美丽的倩影高耸入云,每天潮涌般的顾客涌进涌出,推动着最新的时尚和商业潮流。无疑,这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成功、最具竞争力和诱惑力的大型综合性商厦之一,也是长宁区人气最旺的地方。但是对于它的"前身"——苏家角,了解的人却不是很多。我家从我祖父开始就住在苏家角,在1937年"八一三"以后从闸北逃难到这个地方,我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一部分光阴也在这里度过。屈指算来,在旧城改造中我家离开这个地方已有二十多年了,但过去的岁月像旧梦一般难以忘怀。每当我看到龙之梦  相似文献   

17.
董李  徐莉 《大观周刊》2012,(51):421-422
新疆罗布泊LB剖面揭示了该区全新世沉积地层。对剖面沉积物粒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罗布泊LB剖面沉积物以中细砂为主,风尘层理明显,沉积物来源较为单一,颗粒含量及大小反应出全新世以来尘暴作用强弱波动不定,但总体上呈缓慢加强的趋势,揭示出罗布泊全新世以来环境经历了由冷湿向暖干过度的阶段,气候总体变得恶劣,期间偶有缓和。  相似文献   

18.
一、地方大事记概说我省各市级公共图书馆,都有必要建立各自的地方文献库。前已撰文申述了我的管见(见《图书馆学刊》1984年二期)。我还认为,在地方文献库稍具规模时,应该考虑着手编写各自地区的大事记,这同样也是有必要的。公共图书馆编写本地区大事记的作用,总的来说:通过大事记可以让读者了解掌握本地区所发生的大事及其发展过程,大事记也能对于整个地方文献库的文献内容起到总述和引导作用。就是说:大事记既是一部编年史,也是一种检索工具。说大事记是编年史,因为它是采用我国史书三大体裁之一的编年史书的体例。地区大事记本身是  相似文献   

19.
有个山东威海成山头招商引资的挺“著名”的广告,广告词为:“这里是天之尽头,这里是甲午故地,这里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个广告词中的“甲午故地”,实在让人难明其意。广告词说的“这里是甲午故地”,意思是说,这里过去是“甲午  相似文献   

20.
各有千秋,意思是各有各的长期存在的价值,即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千秋就是千年,形容岁月长久,这里指长期存在的价值。例如清·冯桂芬《江山风月图跋》:图诗具在,实可各有千秋。郭沫若《荀子的批判》:荀文的浑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