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虎  宁雪文 《东南传播》2018,(6):103-106
微信的混合式传播特征使其容易成为谣言传播的温床,谣言的自我净化难度非常大,甚至会引发公共情绪共振与舆情危机。本文选取微信官方辟谣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在2015-2017年发布的30起微信谣言事件为研究样本,指出微信谣言具有信源模糊、话题集中、视觉性元素强等普遍特征,并进一步探析微信谣言的心理动因及强关系传播、"中介化"效果对微信谣言的传播影响,以此提出选择多元化辟谣路径、增强公众科学理性与沟通理性以及健全法律法规等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近几年频繁暴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给公众带来了困扰,也给执政者有效调控舆论增添了阻力。谣言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本文结合近年来有代表性的突发公共事件,重  相似文献   

3.
王灿发  何雯 《青年记者》2009,(20):28-29
在近几年频繁暴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冲,谣言传播给公众带来了困扰,也给执政者有效调控舆论增添了阻力。谣言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本文结合近年来有代表性的突发公共事件,重点分析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传播模式建构及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谣言,历来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伴生物和导火索.本文基于我国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案例分析,对突发公共事件谣言程度公式进行了建构,并结合事件先行类、相互推动类、无中生有类、刻意制造类等四类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发生及传播特点建构了相应的传播模式,提出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5.
翟欣 《出版广角》2018,(8):60-62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自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重大公共热点事件不断发生,媒体微信公众号在这种情况下也逐渐成为人们播报、评论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保证自媒体传播背景下重大公共热点事件的传播舆情,我们必须了解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点,并为其在重大公共新闻事件中传播力的提升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无不伴随着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谣言往往会导致社会恐慌、使事件趋向复杂,处理起来十分棘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谣言的传播途径和速度更为快捷和便利,其社会影响更为恶劣。因此,关注和研究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其传播途径和规律,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成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卫生公共事件,而在此次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出现给疫情工作带来了众多困难。网络谣言也始终与事件伴生存在,煽动公众负面情绪,对社会稳定和疫情防控产生不利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对于重大突发卫生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网络谣言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网络谣言产生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以新冠疫情期间的事件为研究样本,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8.
后真相时代,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尤其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形成"舆论场",影响事态的发展与演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着眼于当前社交网络格局,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网络谣言传播"为例,探索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及传播特征,评估不同主体的行为,提出有效治理网络谣言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1,(11):71-75
谣言的治理是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为例,从谣言的内容生产、社会心理、传播主体等方面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特征,并提出了谣言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8,(9):41-47
微信公众号已成为自媒体人参与信息传播活动和公众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其应当具有同新闻媒体同等的公共属性。在微信公众号的新闻传播中出现了明显的煽情主义问题,其通过文章标题煽情,在虚构细节时煽情,还利用图片和视频煽情。微信公众号中的煽情主义对新闻公共善有一定程度的消解:其阻碍了对新闻真相的探寻,消解了公共价值规范,使公众对新闻事件难以达成理性共识。  相似文献   

11.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发生后如果不进行舆论引导很容易引发公众恐慌情绪,最终导致谣言在社会和网络上大肆传播,由本地区蔓延至全国各地.地方媒体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谣言,保证正常信息的流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辟谣"作用.利用好地方媒体在本地区受众心中认知程度和自身传播力优势,把引导地方舆论工作的职...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微信获得了广泛的使用,而正是由于微信里的消息五花八门,它也成为了谣言的新温床。广泛传播的微信谣言往往会误导公众的生活方式、破坏政府名誉、制造社会恐慌,具有相当大的危害。而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同时又是信息控制和传播的治理主体,其在治理谣言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众利益等方面担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目前,政府通过发起专项整治行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开通政务微信等措施治理微信谣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政府加强微信谣言治理方面,应当强化其主导地位,同时完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全面提高微信用户媒介素养,从而更好地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谣言治理。  相似文献   

13.
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又称“微信十条”),其中第五条要求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谣言当属其中。笔者于9月25日在百度中键入“微信谣言”,共计找到约37,500,000个相关结果,可见微信作为一种新式的传谣渠道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微信中的谣言为研究对象,结合微信自身的功能属性与传播环境,对此类谣言的传播特征和治理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吴怡蓉 《新闻世界》2013,(12):66-67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舆论引导是处理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恰当的信息传播可以使组织内外迅速达成共识,加快应急处置过程,而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谣言,甚至激化矛盾。在2013年7月发生的贺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贺州市政府积极与媒体合作,快速、透明地发布官方信息,解答公众疑惑,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播,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其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从贺江水污染事件中舆论引导、应对媒体等的做法出发,详细分析此次事件舆论引导的效果和特点,提出突发公共事件有效舆论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廖媛 《新闻世界》2010,(7):160-16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事件的披露到追踪,公众用审视的目光紧盯着公共事件发展的全过程。而传统媒体在公众参与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进入关注公共事件的视野,和公众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最大化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将是这两者互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归纳和总结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发生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抽象出几种具有不同特点和路径的谣言发生及传播模式,以期为研究谣言消解策略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传播的目的趋于多元化,但同时具备着传播内容自我消亡化等特点。政府处置突发性事件时机和方法失当,民众科学文化素养的缺失,新兴媒体语言的传播泛滥,法律法规不完善,打击力度不够是导致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严重的重要原因。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共利益,误导群众言论,损害政府形象;因此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将有利于遏制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事件的演变和进程.改善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环境,调适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角色,不仅是公众信息需求的变化,也是新闻报道观念变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传播体制改革、传播观念演变和传播文化嬗变的角度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角色调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3,(19):28-32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谣言的传播渠道、传播特质等发生了质的改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谣言不仅会通过更多的非正式渠道进行传播,也使得信息发布相对滞后的传统媒体参与到谣言传播中来。社会公共事件中谣言的大量存在还与社会情绪的累积相关,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担负着信息沟通和疏缓社会矛盾的责任。传统媒体的辟谣,依赖于其权威性,如果没有及时准确地辟谣反而推进谣言的传播则会严重影响其公信力,因此,遏制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是传统媒介的内在要求和社会责任体现。  相似文献   

20.
杨文娟 《青年记者》2017,(11):28-29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微信以其私密、便捷、互动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和接纳,到2016年6月份,用户规模已经突破8亿.微信如同它宣扬的“一个生活方式”理念,悄无生息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如今,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重要的交流工具,其“媒体”功能逐渐加强,对舆论场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公共议题上,微信开始成为新的信息来源,同时,也成为新的谣言传播渠道.鉴于微信独特的传播特点,微信传播给舆情监控工作带来不小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