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为了侵华战争的需要,日本战时东条内阁决议,利用伪"华北劳工协会",在1944年7月至1945年6月间,先后三次虏押、绑架年轻的中国军人(包括少数八路军官兵、游击队员)、平民共986人到日本秋田县鹿岛组的花冈矿山做苦工,其中服役中遭虐杀、暴动中牺牲的共418人。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企业为补充国内劳动力的严重不足,残暴地强掳中国劳工至日本,被配置到日本全国135个事业场,被强迫进行奴隶般的劳动。日本战败后,各民间团体和地方政府、企业遵照外务省指令,调查起草了中国劳工调查报告。外务省在此基础上汇总而成《华人劳务者就劳事情调查报告书》(《外务省调查报告书》)。但是,日本政府为掩盖强掳中国劳工的罪行,辩称该报告书已经散失。1994年,该报告书被披露出来,引起中日学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外务省调查报告书》为研究对象,利用日本政府新近解密国会会议记录资料加以佐证,梳理该调查报告书制作、保存与面世的经过,同时究明日本政府掩饰、隐匿《外务省报告书》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日军侵占海南岛时期,从台湾、香港等地及海南岛本地征用了不少劳工,这些劳工生活条件恶劣,从事着高强度的劳动,又忍受着日本人和工头的虐待,死亡率之高,令人发指。笔者于2000年12月和2001年7—8月曾两度赴海南调查这些劳工中的幸存者,记下了这些老人的悲惨往事。台湾籍劳工1. 白川(921年生,海南省昌江县人)我原住台中县大甲镇。家里很穷,有4个男孩和4个女孩。父亲在我十多岁时就死了,家中就靠我和大我3岁的大哥生活。我在一所叫“大甲公学校”的日语学校上过小学,在校时半工半读,后来又在砖瓦厂半工半读,大姐夫带我们在外面…  相似文献   

4.
1905年,日军强占抚顺煤矿后,就开始大批雇佣中国劳工,疯狂开采抚顺的煤炭资源。为了解决其劳动力不足问题,日本帝国主义采取各种手段,抓"劳力",要战俘,用招、征、骗、抓、捕、俘等形式,强掳劳工,做为其掠夺煤炭资源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在战时从中国强掳去劳工,拉运到日本本土,补充其劳力不足。被掳去的劳工,受尽凌辱,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河南人民出版社对被日掳去的劳工,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最近出版的《花岗事件》,进行了血泪控诉。 自七七事变日军开始向中国全面进攻,日由于对中国大陆派兵不断增加和国内军工生产的日益扩大,其国  相似文献   

6.
近日,青岛市档案馆和平度市档案馆联合组织抢救、开发“被迫赴日劳工活档案”,旨在留下真实历史记录,让后人莫忘国耻,永远记住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青岛市档案馆和平度市档案馆平通过有关材料得知,在平度市尚生存着8位被迫赴日劳工,为抢救、开发这些“被迫赴日劳工活档案”,利用先进的数字摄像和数码照相技术,专门对这些于1944年春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日军抓后送到日本矿山的中国劳工进行采访、录像、照相,挖掘、抢救、开发并刻录成光盘,以信息化技术建立“被迫赴日劳工”多媒体档案,作为数字档案馆馆藏档案的重要补充,填补综合档…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劳动协会的成立上海国民党主要工会的负责人陆京士、朱学范、赵树声等认为提倡劳动事业,企求工运发展,必须由从事劳工运动者,联合研究劳动问题之学术专家、组织团体,共同进行,始能有效。即于1934年底,联合周学湘、水祥云、周炳文等,发起组织中国劳动协会,以共同研究劳工问题。1935年2月,经党政机关备案,中国劳动协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各地工会代表300余人参加,陆京士在  相似文献   

8.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对劳动力实行全面统治,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劳动政策,对劳工实行登录是构成其劳动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劳动登录持续的时间看,基本上贯穿于伪满殖民统治的始终,从它实施的影响看,进一步巩固了伪满的统治,给广大劳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一、劳动登录的基本概况1934年3月,伪满新京首都警察厅颁布了《劳动者登录章程》,要求在新京(长春)从事劳动的人必须  相似文献   

9.
1944年秋季的一天,一艘日本侵略者的货船从中国天津的塘沽港出发驶向日本,这艘船装载的不是什么别的货物,而是上千名中国劳工。除了少数几个跳海欲求逃生的外,这些中国人将在日本度过悲惨的劳役生活。年仅20岁的崔广庭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今年7月7日,中央档案馆的离休干部崔广  相似文献   

10.
最早印制的印花税票 我国最早印制的印花税票是在1903年1月至3月之间.由日本印制,俗称日本版票.清政府委托日本制造局印制的印花税票全套共6枚,票面印有"大清国印花税票"字样.  相似文献   

11.
刘连仁事件是震动世界的二战劳工受凌虐事件.刘连仁(1912&#183;7-2000&#183;9),山东高密市井沟镇草泊村人.1944年9月,侵华日军将掳掠的近千名中国同胞,当作战俘装船劫往日本.刘连仁等250人被强拉到北海道明活矿公司昭和矿业所当劳工,逼迫下井挖煤.……  相似文献   

12.
书情书讯     
正《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档案汇编》出版首发暨座谈会举行本刊讯9月1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档案汇编》出版首发暨座谈会在抗战馆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13.
口述:凤仪萍采访:焦林涛时间:2007年2月1日地点:广东省档案馆专家阅览室凤仪萍简介:凤仪萍,曾用名凤永刚,1930年12月生于上海,1944年8月——1945年10月被抓到日本北海道夕张县栗山町角田炭矿;1949年,考入江苏医学院;现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退休教授,是当年日本强掳的中国劳工中走出的唯一一位医学专家。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但日本法西斯阴魂不散,通过所谓"新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事实,肆无忌惮地美化侵略战争,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真是令人愤慨!我们这些当年在日本做劳工而今还健在的中国人,对日本的滔天罪行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5.
阎振民 《兰台世界》2006,(10):64-65
为了调查当年日本抓捕、奴役东北劳工“勤劳奉仕”的史实,笔者来到辽北某县史志办。史志办李主任为我们讲述了他父亲的一段传奇经历:1945年春,当时只有16岁的爸爸就被日本鬼子抓去当劳工。与爸爸一同被抓的劳工共47个人。这47名劳工先被鬼子:上了闷罐车,闷罐车开了大半天才停下。然后,鬼子又把劳工们的眼睛蒙住:上一辆大卡车。经过一阵剧烈颠簸后,劳工们到了他们干活的地方:一个大山沟子里。我爸他们这些劳工所经历的生死劫就发生在这。这个山沟里有个新挖好的大山洞。劳工们干的活是给鬼子往大山洞里面藏炮弹。每天,鬼子把装满炮弹的大卡车…  相似文献   

16.
日军侵略中国期间,曾动用百万劳工在中苏中蒙边境修筑十四座军事要塞,位于牡丹江市的东宁要塞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参加军事要塞施工的劳工,有的是被骗招、摊派的中国民众,有的是日军在作战中的俘虏和抓捕的抗日军民。日本关东军给他们冠以“特种工人”或“特殊工人”的头衔,实际是强掳的民众及战俘作为劳工在日本的军事工程中进行强制劳动,他们不仅饱受虐待和奴役,而且在秘密工程结束时。都被秘密处死。  相似文献   

17.
<正>南芬万人坑纪念地遗址原位于本钢南芬露天铁矿,旧称南芬庙儿沟铁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财阀大仓喜八郎独占本溪钢铁公司,将我被俘人员、关内劳工和农民驱至庙儿沟矿山,惨绝人寰的劳动强度致使大批矿工为此命丧黄泉,至日本战败投降,被遗弃的尸骨已达17800多具,"万人坑"因此而得名。2006年底,南芬区人民政府与本溪钢铁公司根据矿山建设发展,万人坑遗址不便后人凭吊的实际,共同向省市有关部门提出择址建立万人坑纪念地工程的建议。2008年8月,双方  相似文献   

18.
民国初年,大同地区矿工生活困苦。日伪时期,外地劳工大量被骗、被抓而来,被强制关押在劳工大房里为日本挖煤。矿工没有人身自由,其生存状况要远远低于民国初年,井下受着非人的摧残,井上的生活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二战中受到极惨重的损失,但盟国对中国索赔并不重视.帝国主义分子还多次横生枝节,从中阻挠.经中国赔偿归还代表团的努力,日本对中国的赔偿、归还掠夺物资的工作才得以进行.从1948年1月至1949年9月,中国共派船22次,从日本共运回赔偿设备12504箱,重3591276吨.其中计有:  相似文献   

20.
刘连仁事件是震动世界的二战劳工受凌虐事件。刘连仁 (1912·7——2000·9),山东高密市井沟镇苹泊村人。 1944年9月,侵华日军将掳掠的近千名中国同胞,当作战俘装船劫往日本。刘连仁等250人被强拉到北海道明治矿公司昭和矿业所当劳工,逼迫下井挖煤。严寒的冬天大雪纷飞,冰冻三尺,身着单衣的劳工,许多人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