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玩玩具时喜欢乱扔,更谈不上玩完后收拾。我通过常识教学,结合游戏,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学会自拿自放。在常识课中,先教幼儿认识玩具柜,知道它是用来放玩具的。再教幼儿认识各种玩具,告诉他们这些玩具的名称和玩法。然后把玩具归类放好,如把小狗、小猫等动物玩具找出来,放在玩具柜的一格,把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玩具找出来,放在玩具柜的另一格。其他玩具也用同样方法一一归类放在玩具柜里。最后通过游戏”玩具玩具在哪里”,让幼儿练习自己拿玩具,再把玩具放回去,知道什么玩具应放在什么位置,并  相似文献   

2.
找朋友     
小兔子和小花猫是好朋友,他俩天天都要在一起玩耍。可是,他们的家却距离很远,要穿过一片小树林,趟过一条小河,再翻过几座小草坡才能到达。这一天,小兔子想去小花猫家玩,聪明的小宝宝,请你聪小兔子一起去找小花猫。走走看,小兔子找到好朋友小花猫可以选择几条路?  相似文献   

3.
标志设计     
尹花 《教育导刊》2006,(9):38-40
引言: 每个学期,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幼儿学会整齐地收拾玩具,教师都会做各种标志,贴在玩具柜的上面,教幼儿认识玩具和标志,学习怎样按标志收拾玩具。但这个学期,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让幼儿自己尝试设计玩具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不会到会,由此学会了很多东西。当幼儿贴上自己设计的标志时,根本不需要教师再多费唇舌,他们就能自觉地按标志收拾好玩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对幼儿管得多,许多该由幼儿学着做的事情都由我包办代替。每天早上晨间活动多数是室内桌面游戏,幼儿按小组坐好,由教师发玩具,不管幼儿喜欢不喜欢这种玩具,不管本组的同伴是否合得来,都要在组内玩,不许离位,不许大声说话,玩后也在往由教师收拾玩具。结果,有的幼儿宁愿坐在位置上,什么玩具也不玩;有的幼儿则在组内哄闹。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造成了幼儿心情不愉快,对活动不积极,个性受到了压抑,人际关系得不到发展,自理能力得不到培养。这学期改变了做法,晨间活动前,我把各种各样的玩具放在每组的桌子上,然后再让幼儿自己挑选喜爱的玩具,自己组织几个合得来的小同伴,  相似文献   

5.
李绍莉 《山东教育》2002,(36):62-62
我在与幼儿家长交流时,常听到家长们说:“我的孩子真不懂事,花那么多的钱买的玩具,刚玩两天,就弄坏了。只要是孩子在家,满地扔的都是玩具,收拾都来不及。”幼儿不爱护玩具,不知道正确使用和收拾玩具的现象,不仅在家里、在幼儿园也普遍存在。针对儿童的这种习惯,我根据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玩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教幼儿认识玩具,学习正确使用玩具的方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玩具,例如:让幼儿认识娃娃家中的娃娃,教师先神秘地告诉幼儿有一个客…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如何克服以往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中遵循“三定”(即教师定主题、定角色、定道具)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性?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做法:1.让幼儿自己确定主题。幼儿在游戏前就已有“我想玩什么”的初步设想 ,教师在游戏前应运用谈话的方式帮助他们定下主题 ,然后根据他们的意愿扩展主题。如幼儿想玩“娃娃家”游戏 ,可引导幼儿讨论:家里的小孩生病了怎么办?想玩“去医院”游戏 ,可引导幼儿讨论:在去医院的路上孩子非闹着喝水怎么办?2.角色分配自主。即让幼儿按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玩教具是指在幼儿教学中的教具与玩具,学生通过玩教玩具既能开心游戏也能学到知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常常喜欢用玩教具引导幼儿游戏。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如果能适当引导幼儿用玩教具学习,幼儿会在游戏中受到初步的教育,否则玩教具可能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不大。现以几个教师利用玩教具引导幼儿学习的例子说明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一、使用玩教具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8.
4~5岁的儿童最喜欢玩角色游戏,但是每次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我都会觉得很累。主要原因是每次游戏开始和结束时幼儿总将一大堆积木推来推去,一些调皮幼儿甚至还睡在积木上面。孩子们搭一个“家”的时间比真正游戏的时间还要长,“娃娃”也没时间照看,“家”里总是乱糟糟的。每次游戏结束收拾时,孩子们又总喊没玩够,于是常常边玩边收,收得很慢。所以我不得不从这“家”窜到那“家”,帮幼儿搭、收,十分累人。如何既让幼儿玩得尽兴,又让他们遵守时间和整理上的要求呢?为此我尝试了一些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先提要求。在游…  相似文献   

9.
玩具也想﹃回家﹄文\韩惠茹每天下班之前,我都让幼儿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从哪里拿的,放到哪里去。有的小朋友能够很认真地去做,可有的小朋友就像没听见一样照样玩,不去收拾玩具。这天,我想了个办法,问小朋友:“爸爸、妈妈快要下班了,你们是不是在等待爸爸妈妈接...  相似文献   

10.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游戏.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测定规则,发挥创造性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但过去对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认识不足,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包办代替,由教师编导角色游戏,确定主题、分配角色、分派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只是按教师的要求被动地摆弄玩具,模仿成人的生活和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另一种是放任自流,教师无计划、无组织、无指导.幼儿拿着玩具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失去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根据幼儿园的教育任务,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角色游戏,我在指导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在放手开展角色游戏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尹花 《教育导刊》2006,(9):38-40
引言:每个学期,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幼儿学会整齐地收拾玩具,教师都会做各种标志,贴在玩具柜的上面,教幼儿认识玩具和标志,学习怎样按标志收拾玩具。但这个学期,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让幼儿自己尝试设计玩具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不会到会,由此学会了很多东西。当幼儿贴上自己设计的标志时,根本不需要教师再多费唇舌,他们就能自觉地按标志收拾好玩具。纪录的聚焦点1.我们来帮玩具设计标志。二○○六年九月号下半月教育导刊老师:玩具柜上的玩具摆得乱七八糟,怎么办?智恒:小玩具都找…  相似文献   

12.
小班第一学期月份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形式与建议九月幼儿园 知道幼儿园是小肪友做游戏、学本领的地方:说出活动室、操场、办公室等处的名称和用途;教育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带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边看边介绍;甲“红红L幼儿园”的游戏加深认识。玩具 说出几种玩具(皮球、娃娃、积木)的名称及玩法;知道爱惜玩具,玩时轻拿轻放玩后摆好‘在日常活动中帮助幼儿熟悉这些玩具;用“开玩具店”的游戏巩固认识。手帕 知道手帕的形状和用途;学会正确地使用手帕 每人带一块手帕,·在边观察边练习使用中进行认识:教儿歌“小手帕”;平时提醒幼儿…  相似文献   

13.
手指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头玩的游戏。我通过教小班幼儿循序渐进地玩手指游戏,来锻炼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群,提高其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控制能力,并进而发展幼儿的智力。第一阶段: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培养幼儿对手指活动的兴趣。首先,我教幼儿认识自己的手,使幼儿知道手有手心、手背、手腕和手指。然后,再逐一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认识后立即通过游戏《手指点名》进行巩固。老师说出一个手指的名称,幼儿立即伸出  相似文献   

14.
幼儿玩玩具时很开心,可整理玩具时经常虎头蛇尾。桌子上、地上撒得一塌糊涂,他们稍稍收拾几下便跑开了。一次我拍了三下手大声问:“玩具要回家啰,谁来送?”小朋友们一听,就把丢在桌上、地上的玩具送到我面前。我故意说:“这里不是玩具的家,你们去找找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已初步掌握了分类知识的基础上,我在各个玩具筐的外侧系吊一种玩具当门牌,游戏结束时强调:玩具的家也有门牌,小朋友送玩具回家时要找准门牌,别送错了,不然玩具会想家的。这样幼儿就有条不紊地收拾、整理起玩具来。假如有谁不注意送错了玩具,立即就有人提醒他:“这不是它的家,那才是呢。”给玩具的家安门牌,有效地解决了游戏结束时幼儿混装玩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属小兔子     
孙会娜 《山东教育》2005,(12):37-37
游戏课的时间到了,我告诉小朋友,这次我们一起玩《龟兔赛跑》的游戏。然后交代了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两方,一方扮演乌龟,学乌龟的样子手脚着地屈膝爬过垫子,另一方扮演小兔子,学小兔子双脚连续跳到对面队,然后互换角色。孩子们高兴地玩起游戏。陈晓帆小朋友这次扮演的是小乌龟,轮到她时,她学着小兔子跳过去。我叫住她:“晓帆,你这次扮演的是小乌龟,你应该学小乌龟爬过去。”  相似文献   

17.
儿子很淘气,但是喜欢玩游戏,特别喜欢玩积木,只是最不喜欢收积木。于是,我就和他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当猫妈妈带着他小猫咪一起把撒在地上的玩具老鼠们一个个捉进玩具箱里,还要比比谁捉得又多又快。在快乐的游戏中,儿子和我一起收好这些玩具,慢慢地他养成了整理物品的好习惯。每当我想知道儿子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的时候,我就和儿子玩学做老师的游戏。儿子当老师,我和他的小玩具们来当他的小朋友,他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老师的口吻说:“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他还带我们做操,教我们唱歌、做游戏,自然而然地把他在幼…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研究,我们发现,玩具材料的提供和投入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为了更好地开展游戏,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我们想从幼儿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对幼儿选择玩具做了一次小型调查。   二、研究过程   (一 )被试:在江苏省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随机抽取小、中、大班各 16名幼儿,其中男女各半。   (二 )材料:将开展角色游戏用的玩具及一些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陈列在桌上,其中有不同型号的餐具、家具及部分家用电器玩具。   (三 )方法:观察法   第一步:请每…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采用做游戏、对话、看图画、唱歌等形式教幼儿学习儿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游戏式:幼儿的学习应当是游戏式的。让幼儿在玩中体会和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和小朋友一起玩汽车,我拿出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车让小朋友你开过来,我开过去,一边开一边  相似文献   

20.
周训男 《贵州教育》2010,(17):22-23
在农村的动教活动中,户外活动时间常看见孩子手上的玩具就是高跷(不结合孩子年龄特征制作的离地面15厘米左右的木棒式高跷)、竹推车(只能适合小班孩子玩的独轮车)、跳绳和陀螺之类的玩具,玩具制作毛躁、既不安全又不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近期活动目标来进行层次性地投放,也不管孩子是否动得起来,教师们只是为完成自己的自制量而随所教班移动这些玩教具。作为新上任的保教主任的我就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