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从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对大学生的要求来看,二者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然而,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它们的教学目的完全一致,教学方式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促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票据法中的保证与民法中的保证的相同点,特别从二者的性质、形式、效力、先诉抗辩权、抗辩权行使的范围、保证人之间连带责任、保证人清偿债务的保证人的责任、二者的消灭时效期间等方面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票据保证责任的特点,即票据保证责任的从属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科学同属于人类社会意识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由于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二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相处、宗教压制科学、科学的发展冲击宗教、宗教被迫调整对科学的态度等几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这几个阶段的历史考察,探讨了二者关系的发展走向以及我国现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幼儿园语言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为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二者衔接的理论基础,并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语言教育效果、助力幼儿全面发展三个维度总结了二者衔接的意义,其次分析了二者衔接的条件,将生本性、全面性、精益性作为二者衔接的基本原则,解读了二者衔接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二者有效衔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与毛姆小说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深受英国作家毛姆的影响。在小说结构方面,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拟从创作思想入手,对二者的叙事语式、反高潮情节处理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比较,并进而从一个新的层面来阐释二者的相似性,以及张爱玲的借鉴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形状比较相似的新名词,困扰着教育学者、专家以及广大的读者。该文就这类新名词中的一对“教育产业”和“产业教育”,从其修辞学的角度,对二者的本质、划分范围、与之相对应的概念、二者的产品、二者的特性与特点做一辨析。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的精华,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此,学术界已有不少探讨。然而,人们在阐述儒家文化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时,常常只是从二者的一致性或同构处来立论,证明二者的相通、相契和相善。实际上,儒家文化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二者的同构契合方面,而且也突出地表现在二者的一些不一致的方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达成一种异质互补,来完善和优化市场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生活的运行。因此,深入地研究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这种互补关系的性质、根据、表现及其实现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馆的发展过程为切入点,从二者职能、工作中心、服务原则、服务模式、社会地位等五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对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9.
综观英汉语计量词汇,二者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相通之处;它们的异同来自其各自的文化与传统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指导语言实践,因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古代“德治”,“法治”的内涵,功能及其本质,阐明了二者结合的历史意义,进而对新时期“德治”,“法治”的内涵,功能以及二者结合的特征予以阐述,揭示了二者结合的必然性,科学性,革命性,并且从制度建设和思想观念建设两个层面来探索二者结合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大学教育近代化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既直接采借西方近代大学教育模式,又深受中国传统书院教育荫泽,并在两者的互动关系中形成。但在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两个方面的成败得失,值得深思和反省。一方面,中国近代大学是在改造传统书院的基础上启动,却在近代化改造过程中摒弃了传统书院的许多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是在采借西方大学模式的努力中形成,却在中国化过程中剪裁了西方大学的诸多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2.
西方大学的学术责任源自对学术自由边界的规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学术责任成为西方学术工作的主题。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古以来重视学术的社会责任却忽略了学术自由。通过梳理中西方大学学术责任的发展历史,希望为我国大学学术责任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西方社会信息学与东方社会信息科学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宗旨和研究内容大体一致的西方社会信息学和东方社会信息科学几乎同时问世,表明社会信息科学是社会发展和学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基于西方社会信息学发轫、发展的概况的论述,以及学科的界定.分析东西方两门几乎相同的学科的研究特点.因此,整合两门学科,介绍与社会信息科学相关,但目前不在我们视野的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我们的当急之务.  相似文献   

14.
论学术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影响大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内部自主性因素。这三种因素在大学发展过程中 ,通过不同机制的整合确立了以行政为中心和以学术为中心两种不同的治校理念。学术治校理念的确立是保证学术在大学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以及统率作用发挥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当“产业化”的喧嚣、“世界一流”的激情、“教育公平”的呐喊都失却“新颖”,成了老生常谈的话语之后,作为理性堡垒的大学确实需要反思本身。尽最大限度地将趋利性为我所用,正确引导,将其转变成促进大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必须有一个利益权衡的基点。利益基点确立对位,就有助于大学的发展;利益基点如若与肩负的历史和组织使命不相吻合,一定会束缚大学的发展。其要义正是在于打破利益分配中的官僚垄断地位,在行政与学术之间建立平衡系统,让两者都找到各自的正确位置——行政在为学术服务的同时获取利益,学术在为大学目标的实现中有所作为而获取利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界对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存在着争议,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现代大学主要起源于古代的“太学”;一种认为应该以清末引入的西方大学堂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的源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将西方大学堂与我国传统书院共同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的双重起源。为了全面认识我国的“太学”、“大学”和“书院”,本文试图全面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现代大学的源头给出一个客观、准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reforms on the modern university academy system that preserve certain elements of China’s ancient traditional academies have currently encountered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that living and educational spaces were integrated in the traditional academy, whil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institution has separated the two. So the modern university academy system only inherits the spatial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academy. To re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requires creatively preserving the spirit rather than the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academy, systemically innovating in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advisor system,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ssociation activities, and also exploring mechanisms for academies to coordinate with professional schools and university student affairs.  相似文献   

18.
无论社会和大学如何发展,大学以知识和学术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本质仍基本不变。因此,学术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就成为我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诉求。学术、大学学术、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学术管理之间有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本质内涵。历史上的我国大学学术管理制度虽然有过良好开端和颠峰时期,但总体上呈现一种积弱积贫的状态。因此,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university co‐operation in Europe is conditioned by such major sets of events'as the evolution of the EC, grow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the recent revolutionary changes in eastern Europe. Attempts to develop inter‐university cooperatio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an universities must still cope with the heritage of some forty‐five years of a divided Europe. Such strong points of the eastern European universities as research capacity should be recognized. A very good way to further inter‐university co‐operation on a broad front is through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particularly that linking contiguous regions on the East‐West European divide.  相似文献   

20.
笔者考察了书院发展的历史和同时代学术思潮的发展历史,发现书院历次大规模的兴盛和发展期同时也是当时学术思潮涌动,学派争鸣时期。联系现代大学中学术和大学发展的关系,认为“学术是大学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