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韬  韦轶 《编辑学报》2018,30(4):404-405
针对期刊编辑部门在稿件编校过程中仍较多依赖人工编校、纸笔办公的现状,尝试使用一种新的稿件校对方式。在操作中采用OneNote软件+“手写笔”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了编校过程中的无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为期刊编校工作全程无纸化操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周蓓 《编辑学报》2018,30(3):292-294
对科技论文修改过程中编校细节的妥善处理,能够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及刊物质量.通过对稿件修改过程中编校细节的讨论分析,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从避免误会、把握心理、强调规范、指出细节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处理建议,并提出了尊重原文、把握分寸及防范学术不端等处理原则,以期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提升期刊的编校水平.  相似文献   

3.
编校人员在审查稿件的思想内容、校正字句错讹之余,还要多想、多分析、多比较,看是否有这种情况存在。拙作提出此话题,意在与编校同人共省、共勉,注意一下此类问题,让读者少一分迷惑,节省一分精力,多一分愉悦。  相似文献   

4.
针对期刊编辑在稿件编校中仍较多依赖人工纸笔的现状以及远程协同办公的需求,尝试使用一种新的稿件编校方式。在操作中采用xodo软件对稿件进行实时交互和远程协同办公编校。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稿件编校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的优点,可实现实时交互和远程协同办公且数据共享共存,具有切实可行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基于编校合一模式的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方法。方法:基于编校合一模式下加强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探讨了当下编校合一模式下护理期刊校对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应问题,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出了护理期刊校对工作管理策略。结果: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增设作者校对、采用交叉校对方法、加强传统校对方式改革的方式可提高护理期刊校对工作质量。结论:当前在编校合一的模式下,针对护理期刊的校对工作开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期刊的稿件出版质量,必须要加强对校对问题的分析探讨,采取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期刊稿件校对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期刊编辑在移动和协同办公中文件传输的问题,结合编辑工作实践探讨了同步云盘的运用。同步云盘相对于传统的文件传输方式,具有简便、快捷、智能化等优势,可实现计算机端和移动端移动编校稿件、期刊编辑之间协同交叉编校稿件以及期刊资料的共享和共同维护,大大提高了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期刊编辑校对电子稿件几点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利玲  何碧霞 《今传媒》2011,(11):124-125
随着电子稿件的增多,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减少期刊的差错率。分析电子稿件在期刊编辑中容易产生错误的环节,探索电子稿件的出错规律,提出了针对电子稿件编辑校对的技巧。使校对工作从单纯的、机械的简单工作走向科学性、文字性、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永强 《新闻窗》2012,(5):69-70
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加大了对期刊编校质量的管理,从每年对有关报刊检查的结果来看,报刊的编校质量堪忧,尤其是新闻类稿件中的差错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读者戏称为“无错不成刊”。这些稿件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这些差错中的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而隐性差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9.
何伶 《新闻世界》2012,(7):30-3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期刊的"米"就是作者撰写的稿件。期刊要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首先必须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创作队伍——作者。本文就作者队伍的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法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编校工作中"宏观"与"微观"的思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革新,当今大多数图书、杂志的出版都趋向于采用"编校合一"的体制.相对于传统的"编校分离",在"编校合一"形势下,已经淡化了编辑和校对的区别,编校人员无论在稿件的编辑加工,还是在稿件的"三校一读"过程中,都需要用审稿的眼光审视手中的稿件.  相似文献   

11.
王丽 《青年记者》2007,(10):62-62
一名编辑要精心把自己的期刊打造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感人的可读性,权威的指导性,就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大量优质稿件。稿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期刊的兴衰成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社科类的稿件中,难免会有涉外内容。有关方面明确要求审稿时要注意政治,编校时要"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对编校人员而言,必须遵守相关工作原则,认真、严谨对待书稿内容,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作为加工的依据,与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定、我国政府的公开立场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涉外内容准确。  相似文献   

13.
编校质量是评价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从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局和民间团体定期举行的编校质量评奖或编校理论研讨会可见一斑。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呢?笔者认为,须讲究编校策略。所谓编校策略,是指编校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了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编辑学界前辈和同仁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和实践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三校一读制、编校合一法、互校法、对校法、审校法、分项校对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对编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文摘要中逗号的『六步校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冰毅 《编辑之友》2010,(8):103-105
2009年4月29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网站公布了由新闻报刊司组织有关专家抽检摘要编的100种"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校质量的抽检结果.以一处差错(含)以内为合格,100种期刊中只有15种期刊合格,85种期刊不合格,期刊英摘要编校质量堪忧.[1]  相似文献   

15.
提高编校效率:将“优化”理念注入日常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琳  刘晓涵 《编辑学报》2016,28(4):359-361
编辑工作任务繁重,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也要完成稿件的数量,作为期刊编辑在整个编校工作流程中应具备“优化”理念,挖掘触手可得的常用工具和软件的“利用潜力”,避免将时间浪费在耗时、利用工具即可减少“人力”的碎片环节的重复性劳动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崔玉洁 《编辑学报》2023,(4):429-433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ChatGPT与人工编校相结合,以提高期刊的编校效率和文章质量。首先,介绍了ChatGPT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并分析了其在提高期刊编校效率和文章质量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其次,本文指出,尽管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编校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在期刊出版中仍需要结合编辑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创意思维对文章进行修正和校对,以提高文章质量。最后,本文提供了一些实践案例,包括将人工编校与ChatGPT相结合进行初编稿件的修改和校对,以及使用VBA宏和ChatGPT相结合,快速高效完成排版和格式化工作。总之,ChatGPT与人工编校相结合可以为期刊编辑带来更高效的编校流程和更高质量的文章,但在技术应用中还需注意局限性和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期刊编辑对稿件的审读和编校,既是对文章涉及学科整体发展状况和趋势再认识与反思的过程,也是对文章内部逻辑体系和论证结构的认识与把握过程,更是编辑基于期刊宗旨和民族与人类文化理解条件下对论文文化价值的评判过程。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期刊编辑工作创新的基础。否则,编辑就是懵懵懂懂干活,糊里糊涂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树立期刊编辑正确的作者观 ,是实现期刊生存和最佳效益的必然条件。期刊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处理稿件要细心谨慎 ,认真负责 ;期刊编辑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以质取文 ,不以人取文 ;期刊编辑处理退稿要从关心爱护作者出发 ,做到退稿不退人 ;在团结作者和为作者服务问题上 ,编辑要和作者交朋友 ,经常了解他们的创作计划 ,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最新信息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校的常见疏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曾晓梅 《编辑学报》2001,13(5):266-268
讨论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校的疏漏和错误,指出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于期刊来说,编校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基础,是内容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可以确保期刊稳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作者对期刊的评判,是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应该始终遵循的原则性问题。编校质量对于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编校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作者投稿阶段、内容录入和排版阶段、编辑阶段和校对阶段等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编辑人员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提升期刊质量展开论述,分析了影响编校质量内容的因素,并且针对提高编校质量提出了改进措施。出版单位需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培养一批专业的期刊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期刊编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学术规范,牢记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为提高期刊编校质量履行个人岗位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