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莎学的发展是在梁实秋、虞尔昌、颜元叔、朱立民等学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梁实秋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虞尔昌补译了朱生豪未译完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合成一套完成的《莎士比亚全集》在台湾出版。近年来,台湾除了出版了多种台湾译者莎作译本外,还出版了多种大陆翻译的莎剧译本和《莎士比亚全集》。颜元叔和朱立民主要从事莎士比亚评论和研究工作,彭镜禧等人的莎学研究在近年来较有影响。台湾的莎剧演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台湾莎剧演出主要以话剧和京剧为主。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莎学交流也日渐频繁。  相似文献   

2.
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一定知道《莎士比亚全集》的译者,杰出的翻译家、天才的诗人朱生豪。 与那些留学欧美之士比较,朱生豪未曾跨出国门一步,甚至“北端没有涉足过长江,南边没有跨越钱塘江;只是浙江省杭嘉湖地区的宠儿,杭州之江大学国文系的才子。”然而,他却译就了令欧美文坛为之震惊,达到当时最佳翻译水准。我国译坛瑰宝的莎士比亚剧作。诚如方平先生在比较了顾仲彝译、梁实秋译、曹未风译、朱生豪译《威尼斯商人》后,由衷地  相似文献   

3.
李洪辉 《英语辅导》2010,(4):156-158
接受理论是从读者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的文学批评理论。将接受理论应用到文学翻译研究中不仅提高了读者和译者的地位,而且对读者和译者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家朱生豪的期待视野及其翻译思想,解释了朱生豪选择《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莎》的动力和朱译本受读者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杰出翻译家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对推动我国的戏剧演出、研究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拟以朱生豪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翻译思想,探究其翻译策略、原则、风格及其所使用的语言特色,彰显他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翻译界的影响,以便继承他的翻译思想,积累翻译理论研究的资料,丰富我国的译学宝库。  相似文献   

5.
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过程表现出的是爱国主义的担当责任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意识,他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莎学史与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生豪所译莎剧是中国莎士比亚翻译史上的杰作,但也有人称之为"散文体"译本,没有"还莎士比亚的本来面目"。以朱生豪所译莎剧中的诗歌为例,探讨其在诗歌翻译方面独树一帜之处。  相似文献   

7.
<正>莎士比亚戏剧的中译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的重要篇章,将莎士比亚文学引入中国,朱生豪有着不朽功勋。除了朱生豪才华横溢的心血之作,卞之琳和梁实秋的莎剧译本也卓具影响力。卞之琳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周珏良在《卞译莎士比亚悲剧与素体诗的移植》一文中说:  相似文献   

8.
朱生豪与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7年秋,我国的世界书局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译作传到海外后,欧美文坛为之震惊。许多莎学研究者简直不相信中国人会译出如此高质量、流畅如诗的莎剧。这位天才的译者,就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诗人朱生豪先生。 朱生豪虽然一生短暂,壮年不幸殇逝,但他早年即精采博涉古今中外文学,尤精英文。在国家重视英语教育的今天,介绍他的读书方法,可能会令不少同学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外国戏剧家之一。半个多世纪前,朱生豪先生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率先介绍、翻译莎剧,呕心沥血,“立功最伟”。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翻译家诞生80周年,学习他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和“饭可以不吃,莎剧不能不译”的工作毅力,进一步推动莎学的研究,今年4月18至19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特在我校外宾楼隆重召开纪念会,进行专题学术研探。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莎学专家、教授和艺术家50余人出席了会议,朱生豪之子朱尚刚专程抵沪。我校方平、王秋荣等教授应邀出席了纪念会。XC  相似文献   

10.
孙瑞 《海外英语》2012,(17):158-161
莎士比亚的戏剧流传至今与它的思想、语言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莎剧翻译中的一员,朱生豪显示了他天才的才情与手段。他的译本至今仍然深受广大的读者的欢迎。该文旨在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两本译作的分析来研究朱生豪的译者风格。文章采用了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运用翻译问题学理论从语言学各个层面探讨了译文的风格特征,并且宏观上分析了译本中对原文主题和语气的风格的把握。最后总结归纳了朱生豪的译者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晶 《海外英语》2014,(20):202-203
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其作品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超越了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国家范畴。朱生豪是我国翻译莎剧最多,也是最成功的翻译家之一。该文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朱生豪译本作出赏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网络》2009,(11):32-32
最近,伦敦大学英语研究院的莎土比亚研究专家BrianVickers爵士证明,莎士比亚是剧本“爱德华三世”的合作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家喻户晓的莎士比亚作品,本文通过总结朱生豪的翻译风格,对比分析其译本和梁秋实译本的节选,解读其翻译技巧,突出朱生豪对中国翻译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在当时的英国,政治相对稳定,传统的哲学思维依然占主导地位,人们仍然恪守世界秩序,这就是宇宙、自然界、社会和个人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莎土比亚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创作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正如苏联莎学专家莫罗佐夫所说的:“莎士比亚剧本中的事件虽然并不发生在当时的英国,但是他所塑造的人物,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无不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近代文学史上,狄更斯是唯一能够同莎士比亚相媲美的伟大作家,有“英国小说界的莎土比亚”之称。如果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文学推上了顶峰,那么狄更斯的小说则为十九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狄更斯在他三十四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十四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广泛而生动  相似文献   

16.
肖运初先生校注,蒋坚松、李亚舒等学者补译,由新世纪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6卷,以下称全译本),以崭新的风貌呈现于我国读者面前,为我国文学界提供了一套比较完美的全译本,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意义深远、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肖先生选用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校注,是独具慧眼的。因为在众多莎译本中,朱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是上乘的译作。 肖先生校注也有其独到之处。他不是将自己的东西混杂其中,而是在不动原译文的原则下,采用括号进行补译和注释订正的办法,原译文的面貌不做任何改变,将补译的内容用括号添加在内,并用5仿字体以  相似文献   

17.
现代阐释学对译者主体性研究有很大借鉴意义。本文试在现代阐释学的框架下,分析朱生豪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通过描述译者自己的阐释环境造成特定的“视域”,反映出这个视域直接影响了他选择莎士比亚戏剧作为翻译对象、以及在文化过滤方面其倾向归化的翻译原则,从而进一步认识朱生豪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都对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创作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通常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中,以悲剧成就最高。而莎氏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中,《哈姆莱特》(写于1601年)一向被评论家认为是莎氏最重要的作品。别林斯基称莎氏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莱特》则是莎氏“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哈姆莱特》一剧的基本情节取材于丹麦王子哈姆莱特  相似文献   

19.
《李尔王的悲剧》(The Tragedy ofKing Lear)简称《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这部作品写作于1603至1606年之间,属于莎土比亚剧作的第二时期的作品,历来受到重视,普遍认为这个剧本非常伟大,伟大之处是很多的,但其伟大之一就是李尔本人成为自我悲剧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20.
《威尼斯商人》(以下简称《威》剧)是人们熟知的莎土比亚优秀剧作之一。对于莎氏所塑造的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众说纷纭,有褒有贬,且贬远多于褒,至今尚难定论。并有许多辞典编篡家将他的名字纳入辞书,成了“残酷毒辣的放高利贷者”的换称。尤为高出一筹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