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自忠 《科学课》2008,(12):54-54
如今的科学教学不再是墨守成规的静态教学,而是千变万化的动态教学。怎样才能做到动态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正>革新传统科学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动态、有效的科学教学,这是当代科学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科学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而且涉及教学模式背后教学观念的更新。反观目前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现状,有些现象需要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去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
珍视动态生成应该成为科学教师在科学课堂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做好教学预设、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对话、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创设有效空间,也为教师教学设计优化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相对性及其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动、静两种角度来看,科学在本质上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科学教育中忽视科学的相对性和可变性不利于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助长科学主义的流传和泛滥;应采用动态处理,探究教学和渗透科学史等途径帮助学生领悟教学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耗散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给予动态生成教学重要的启示,为此,教师应制订弹性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前科学"概念,关注学生的见解,关注课堂中的"失误",促进教学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6.
"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核心是差异教学,关键是小组合作。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施"小组合作,差异教学"的过程中,应先进行差异评估,然后实施动态分层,最后进行差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教学和学生积极地学习迁移发生共轭效应来实现的。探索学习迁移的动态生成意在改变以往教学在知识掌握、贮存与运用方面的低质低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从学习迁移动态生成的实践操作及成效体验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以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具体转化为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靳秀贞 《山东教育》2002,(33):32-32
如何进行科学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改革中的热点之一。过去的科学教育主要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目标是预先设计好的,是固定不变的,这显然是不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因为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不能随教师的设计而保持稳定,它是随机的、动态的。在科学教育中,保持“动态”的教学,就成为了科学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我园在此方面做了以下的尝试:一、教育目标中的“动态”长期以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是预先计划好的,是不可能改变的。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教师精心设计每一步骤和环节,并寻找各种手段与方法来激发和维持幼儿的兴趣与注意…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重构认知基础,顺着学生的探究思路,开展课堂教学以及实现师生角色和职责的和谐转换。这样,才能有效地体现科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落实科学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课堂由传统教学转型为智慧教学;课堂角色置换成翻转式教学;课堂的静态教学变为动态教学;课堂封闭式教学链接成为网络开放式教学;课堂理论教学联结到工场区域的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目标对接企业专门定制的培养目标。管理部门对智慧课堂形成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考核保障制度,使人本教育和人本科学结合的智慧课堂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吕金芳 《教育文汇》2014,(19):42-43
小学科学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笔者认为科学课堂应提倡动态生成式的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中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定的教案往下教,而是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只有动态生成式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12.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堂呈现出多元化解读和动态生成的情况,文章旨在探讨教师如何把握科学课堂的动态生成,以课堂为阵地,关注学生真实的成长,打造生命化的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变化与平衡"是化学反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静态到动态"是化学反应研究的主要探索方向,"预测与控制"是化学反应研究的主要功能旨向.结合案例,说明人教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要以这种基于学科本原的认识为依托,突出"变化、平衡、速率"等主要研究内容,建构科学概念;突出"微观、定量、动态"等主要...  相似文献   

14.
陈鑫国 《考试周刊》2012,(48):187-188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许多让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产生。如何将动态生成有效利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及时捕捉动态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成为课堂教学中真实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教学是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一个微观教学生态系统。要想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使师生和教学共同发展,协同进化,实现师生和课程教学这一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和交流,在动态平衡中不断生成和增值,系统构建是基础,系统动态是关键,探究教学是保证。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学习的基础也不一样,因此采取完全一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很不可取,但每次上课都针对某个特定的学生进行也是不现实的,最适中的办法就是分层教学了。本文主要从科学分层,动态建组;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灵活教学;不做一刀切;个别辅导,全面提高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重要手段,它以文字、动态实物、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特征向学生们讲述知识,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18.
王红丽 《中国教师》2008,(18):56-57
<正>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把握好"生成性资源",科学课堂中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理想的科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55):188-189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途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的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变预设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开放科学探究时空;鼓励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驾驭者;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动态生成探究式教学的"催化剂"等方面论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课堂提问技巧方面加以阐述,旨在使广大科学教师把课堂提问当成一门学问去钻研,使合理的课堂提问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强大的生机,以求引领科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