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席德威友谊学校采访得知,奥巴马的两位千金,也就是莎夏和玛利亚,竟然从父亲那儿得不到一分钱的生活费。这话是波兰尼老师说的。即便奥巴马的身份是总统,即便总统的女儿在生活上有很多方便,但莎夏才八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在政治上的成功表明:梦想可以超越种族和肤色.而更广泛的意义是,奥巴马是真正从底层爬起,以梦想的力量跨越各式各样的困境,并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浅谈奥巴马词汇的构成和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语言中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最为敏感,容易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继而产生大量的新鲜词汇。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不仅使奥巴马成为镁光灯的焦点,奥巴马词汇也迅速地进入英语语言。本文尝试从三个角度分析奥巴马新词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签署全美医保改革文件时,一共用了22支笔,毋庸置疑,从签署的那一秒起,每一支都将成为文物,永载史册。一份文件用了22支笔,看来奥巴马是早有预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14,(24)
正在北京清新的APEC蓝映照下,奥巴马宣布美中两国同意新的签证安排:学生签证有效期将由目前的一年延长到五年,商务和旅游签证将延长到十年。从11月12日开始正式签发新的签证。回到美国,奥巴马继续在白宫放福利。美国东部时间11月20日晚,奥巴马在白宫发表演讲宣布启动大规模移民改革。奥巴马的移民改革方案将使得470万非法移民免遭遣返。按照奥巴马新移民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6.
张军霞 《小读者》2013,(7):64-65
11岁的美国男孩泰勒,是总统奥巴马的超级粉丝,不仅收藏了他大量的照片,还会时时从电视和网络中关注总统的行踪。有朝一日能够面对面见到奥巴马,更是他最大的心愿。2012年6月5日,对于泰勒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奥巴马就要来尼苏达州,并将前往霍尼韦尔公司参观,然后发表关于创造就业的演说。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读写》2010,(12):134-134
每天晚上,不管多忙多累,美国总统奥巴马总会抽空倾听美国人民的真实声音——阅读10封原汁原味的百姓来信。这10封信是秘书们每天从数以千计的来信中挑出来的,其中有一半儿都管奥巴马叫白痴。虽然,奥巴马面对的批评之声越来越多,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晚上认真阅读10封信,并选择3到4封亲自回信。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喜欢这样说自己——我,只不过是一个瘦骨嶙峋的黑孩子。奥巴马喜欢这样说自己——我,只不过是一个瘦骨嶙峋的黑孩子。1961年夏天奥巴马出生在夏威夷,父亲老奥巴马是一名在美国读书的肯尼亚留学生,母亲邓汉姆是来自  相似文献   

9.
袁卓喜  李舟 《英语辅导》2010,(1):146-149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并已正式就任,但其竞选演说依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奥巴马具有代表性的三篇政治演说辞进行修辞分析,从用词、结构及韵律等方面阐述其政治演说中的主要修辞手段,以期窥见奥巴马政治演说的总体修辞风格。  相似文献   

10.
正奥巴马——跷腿解焦虑在白宫摄影师的镜头里,几乎每位美国总统都有一些个性化的行为语言。相对于其他总统来说,奥巴马的显著特点是:喜欢跷腿。他习惯的姿势是双腿交叉跷在桌面上。不论是与友人在玫瑰花园享受阳光,还是与职员商讨国事,甚至坐在会议桌前听取各方政见时,奥巴马锃亮的皮鞋也总能喧宾夺主,成为办公桌上的"主角"。而从周围人的表情上判断,与奥巴马共事的同僚们似乎对他的习惯已习以为常。有心理学家指出,奥巴马跷腿的姿态传递出他高度的自信。"跷二郎腿"算是一种较为含蓄的表达。虽然这两种姿势在旁人看来都不太礼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西方修辞理论为指导,分析奥巴马2009年和2013年两次就职演讲中的劝说机制。该文认为,从词汇层面来看,奥巴马大量使用了集体代词we,强语气的情态动词will、must,以及积极态度词汇;从句子层面来看,奥巴马长短句结合,在增强文章气势的同时注重听众对文章的接收;从语篇层面来看,两次演讲的修辞框架均结合时局,并重申说服力强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价值;从劝说论证来看,奥巴马分别从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人格诉诸的视角,以理、情、信服人。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获胜演讲的语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总统。他在获胜演讲中,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艺术,抒发了自己的获胜感言,征服了所有的听众。从语音、词汇和句法等角度系统分析奥巴马获胜演讲的语体特点,不仅能加深读者对奥巴马获胜演讲的理解,并从中找到其成功的原由,而且有助于读者对公众演讲语体特点的更清晰了解。  相似文献   

13.
从语用学的视角,借助身份建构理论,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于2014年1月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说词为研究语料,从文化、词汇和句法语用三个角度分析奥巴马的身份构建情况。  相似文献   

14.
语用移情是奥巴马在总统选举演讲中获胜的关键因素。演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者能否充分利用语用移情,进而达到其人际交往的意义。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顺应理论为基石来分析奥巴马在总统选举获胜演讲中的语用移情。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总统胜选演说的修辞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总统胜选演说是运用修辞格的英文典范.本文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奥巴马胜选演说中使用的修辞手段, 以帮助英语学习者颁略这篇演说词的魅力特别是学习更多修辞知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出发,用人际功能分析了奥巴马的当选演讲词,探讨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奥巴马如何把握形势,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17.
奥巴马从成为总统候选人那天起就注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让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下滑,以变革为主线,重新激发美国人的梦想是奥巴马的首要任务。作为"教育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奥巴马对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创新幼儿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师待遇体系等,这些举措必将对美国教育和国家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态度立场表达的角度,分析了奥巴马在2009年和2010年开学演讲中的态度立场表达。笔者通过对态度立场副词、形容词和动词的频率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解读奥巴马是如何在这两篇开学演讲中有效地阐明立场、表明态度和观点的。  相似文献   

19.
在2008年8月28日接受民主党提名的时候,奥巴马称他得到的机会是教育给的。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今日的奥巴马。而当了总统的奥巴马,又将如何反哺教育呢?《教育周刊》编撰的《奥巴马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美国大选奥巴马赢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为什么能赢大气候对奥巴马有利。2008年是一个美国遭遇各种麻烦的年份。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