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魏墨青 《青年记者》2006,(8):102-102
“未来传媒人”系列论坛是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精心打造,倾情推出的品牌活动。继2006年3月20日“未来传媒人”首次与广大师生见面以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该论坛通过邀请从事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新闻传播领域的知名人士,为广大同学提供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12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清华-网易未来媒体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创新论坛"的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召开。论坛邀请了来自海内外学术界和媒体业界的60多位院长、总编等嘉宾,就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全球模式"与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法学以一种强势学科的姿态介入了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并且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审视着诸如"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审判"以及"新闻与隐私权"等问题,但研究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闻传播的范式也在对法律,尤其是受众  相似文献   

4.
试论地方电视时政新闻视角的"三个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蕴泉 《新闻知识》2007,(10):63-64
在新闻传播史上,时政新闻因其显著的政治性、鲜明的导向性、权威性以及丰富的信息性而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备受各媒体重视。近年来,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继续火爆,"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等在各省市台风起云涌,各台都在抢占收视率和市场份额,这对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闻传播的媒介、途径和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本文对制约新闻传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新闻传播效果的考察策略,旨在与各位新闻工作者一起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6.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 很高兴来到复旦新闻学院的"望道讲堂"同大家作交流.尤其是看到在座的很多同学,看到大家风华正茂、青春年少,让我想起自己在南开求学的岁月.同时,也让我想起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候所见到过的,有些是自己指导、培养过的一批又一批到报社实习、锻炼并立志投身于新闻工作的同学们.大家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新闻"偏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和认知机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影响新闻话语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东方卫视、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展示了在全球传播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04,(8):31-31
刘徐州报道:“当代中国传媒与法律论坛”近日在京举行。该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中国法治新闻杂志社共同主办,汇聚法律与传媒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法制新闻的传播规律,分析新闻传播在司法审判领域遇到的各种问题,意在促进法制新闻学术研究的繁荣和提高法制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初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以往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党八股、枯燥乏味、不注重传播效果的弊病,并通过提高报道质量来吸引读者。时至今日,策划行为虽然早已在各大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但"新闻策划"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颇有争议,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闻学术界在"新闻策划"方面的种种争议作一番概括,并提出自己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娱乐新闻低俗化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提供娱乐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功能,但当前大众传媒传播的低俗的“娱乐”内容将如何实现其提供娱乐陶冶情操的作用呢?作为新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娱乐新闻却在运行发展中比其他新闻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偏差——低俗化。所谓娱乐新闻低俗化主要是指娱乐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放弃自身的社会责任,而“对受众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倾向、情趣和要求等迎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谢明 《新闻界》2015,(3):40-42
<正>2014年10月27日,第三届中国人际传播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是:"跨学科视角:新媒介语境下的人际传播研究"。这次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集并筹备,受到中国传播学会资助,以第十二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分论坛的形式召开的。2010年10月23日,得到中国传播学会的大力支持,中国传播学会人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在南京大学创立。目前,该委员会有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  相似文献   

13.
"喉舌论"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理论的三大支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的核心内容。它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的指导性理论早已是新闻界的共识,长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也是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党的新闻事业的百年.百年里涌现了无数体现马新观的经典新闻作品和其他传播形态的作品,研究这些宝贵的新闻与传播的历史实践,是深化研究马新观的突破口.本文回顾了"狼牙山五壮士"新闻报道与传播形态的80年历程,提供了大量原版历史资料.一组英雄集体的新闻报道和其他传播作品为什么能在长达80年的历史长河中持续报道与传播,取得如此辉煌的传播效果?作者认为,除了马宝玉等五壮士的事迹本身惊天动地,展现了对侵略者的斗志与民族气概外,也因为新闻与传播的领导者、写作(创作)者真正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和文艺思想.这是一次接力式的有组织的新闻与传播活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两个基本要点: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7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第十四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国内多所知名新闻院所的十几位学术大家,围绕当下新闻传播学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他们对于学科建设思路与布局、学科特色建设、学科团队与平台建设、学科国际化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下面是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摘录,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发展颇具启发意义。童兵(复旦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主任,新闻学院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6日,首届时尚传播国际论坛在上海东华大学举行。论坛由全国首家时尚传播研究机构、东华大学时尚传播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上海市社科联、上海美学学会的领导,以及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美学、管理学、设计学领域的90多位专家、学者、媒体和时尚企业领袖、青年跨界艺术家出席论坛,共同研讨当下时尚传播的热点话题。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明办主任燕爽到会并讲话,他呼吁研究者关注当下现实,回应什么样的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闻传播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新闻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微博、博客、论坛、QQ、MSN等网络传播渠道的影响日益扩大,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引导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新兴传播渠道迅速崛起,被称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于2009年12月19-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主旨为传播·团结·发展。冯惠玲副校长和我院倪宁  相似文献   

19.
《东南传播》2016,(4):155-157
<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理论研究的"定盘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于新闻本质、新闻生产及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指导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历经新闻传播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发展深化,具有无穷生命力和指导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新闻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的框架前提。对于新闻理论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定盘星",具有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为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以网络热词"高富帅"为例,从用户搜索行为、媒体报道、学术研究三个维度对该词的传播特征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热词的传播存在自媒体向主流媒体和学术界逆向传播的现象;同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使得我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话语权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