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子出版》1998,(10):21-22
数码影像高科技园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电子技术正日益扩展并深入到各行各业,摄影界也不例外。数码影像就是电子技术进入摄影界的一个代表,数码影像在摄影行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注意到这一趋势--摄影的数字化、电脑化,1996年摄...  相似文献   

2.
形势与观念尽管一些摄影教室内还响着:“数码永远只能是陪衬”这类论调,但摄影早晚要走上数字化的道路这一点却基本为人们接受。现在的研讨会上很难再有人会跳出来反对数字化,如果在科隆博览会上所有摄影器材厂商都将数字产品作为重点展示,再有人公开反对数字化会显得很不合时宜。即使是最保守的专业人士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你的所有的反转片的放大都是采用数字化方式  相似文献   

3.
摄影进入数字时代,专业人士对高档扫描仪的追求热情应不亚于其对高档相机的追求。因为只有有了高质量的扫描仪与高质量的相机配合,才能放大出超出传统的好照片。MICROTEK公司新近推出的135底片专用扫描仪其技术指标看起来足够高档。价格也是专业人士可以承受的水平。倒底值不值得一买.拥有之后能将我们的照片制作提高到什么水平,相信是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受《中国摄影》杂志的委托,我们对这台扫描仪做了全面的测试。一、测试项目和准备工作就像测试一台相机一样,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它的分辨率有没有说明韦标定的那样高…  相似文献   

4.
当摄影在技术层面上的操作越来越简单,新闻摄影在专业层面上的运作变得越来越难。作为新闻摄影的专业人士,随着摄影器材的普及,图片传输手段的丰富,一直不断面对着新的挑战,最新登场的挑战者是照相手机的持有者。在伦敦爆炸事件的现场照片中,手机照片异军突起,美国的《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在头版发表了非专业人士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各家网站更是广泛使用手机拍摄的现场照片。美国圣何塞大学的新闻学教授丹尼斯·敦立维博士撰文称这一现象为“新闻摄影的历史被改写了”①。至少,新闻摄影的历史正处在被改写的关键时刻。昔日专业摄影…  相似文献   

5.
日前 北大方正推出Z610底片专用扫描仪,这是一款专业底片扫描仪的入门产品,使以往只有专业人士使用的扫描仪普及化。 Z610底片专用扫描仪专扫135(35mm×24mm)的正片与负片,针对计算机玩家、摄影发烧友、图表设计师、出版商甚至一般家庭及网络工作室都可以应  相似文献   

6.
西贝 《电子出版》1999,(7):44-45
数字时代已经到来,并且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从事数码摄影的专业人士,还是从事摄影的业余爱好者,都不断的受到有关数码影像所带来的新时代的影响,并被这个时代所倾倒,人们不时能看到运用数码技术通过打印机输出的巨幅照片越来越多的被挂在商场、家庭、展览会上时,人们不得不承认数码影像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数码影像与传统摄影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这是时代的要求。传统的摄影是由冲洗、暗房加工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构成;而数码摄影是由输入、电脑处理、打印输出构成。为了更好的引导摄影行业,为了更快的将“数码影像…  相似文献   

7.
华赛十问     
每一次国际新闻摄影大赛,往往都昭示着当下新闻摄影传播的新动向与新趋势。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刚刚在杭州落幕。作为本届华赛组委会成员,笔者全程观摩了华赛的评选过程,零距离观察到评委关于新闻摄影相关的观点与观念的交锋,我们获得了很多思考。我们将这些思考整理成文,旨在引起新闻摄影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求同存异。一问:评新闻为主,还是评摄影为主?新闻摄影评奖,是评新闻为主,还是评摄影为主?这在国内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在全国性、特别是各省的新闻奖评选中,新闻摄影评委的主体大多由记协领导和各报总编辑构成,新闻摄影专业人士相对较少。新闻界领导层面的评委,往往更多地关注照片所反映的新闻题材是否重大、是否当年的典型事件等等,即新闻价值元素.而对照片本身的形象语言则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薛建龙 《大观周刊》2011,(36):93-93
从开始喜欢摄影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对摄影一直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一直以为只是拿着相机,对着被拍摄物体接快门,很简单的一件事,慢慢的通过与许多专业人士的交往才发觉摄影原来不止是那么的简单,拍摄出来的作品好坏,与作品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关键的是作品有无内容,有无作者关于作品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聪明的移动者:手机与新闻摄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的影像采集、处理、传播和接收过程给新闻摄影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近年来,世界新闻摄影领域图片采集过程越来越平民化。非专业的市民摄影记者的出现对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形成冲击;先前由传媒专业人士控制的话语格局被打破;手机在促进网络移动化的同时,使传受实现合一;而网络和手机屏幕式阅读方式正悄然改变着新闻图片的编辑、呈现和观看规律,进而使新闻摄影本身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一说到图像处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专业人士和发烧友,一般的人似乎不敢轻易涉足。而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普及,无论是专业的摄影者,还是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都渴求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自己动手制作出高品质的图片,这对图形设计软件提出了简单易用的要求。顺应这种趋势,世界领先的图形图像设计软件公司Corel面向中国内地市场推出了Corel Paint Shop Pro X简体中文版。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生存是谈论本年度新闻摄影发展大的社会背景,影像和现实的分裂最大的受害者应该是新闻摄影.2007年3月老牌画报<生活>(Life)彻底关张,使专业人士倍感凄凉,诞生于1936年的<生活>完善了用照片讲故事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将这种功能发展到极致.它的消亡似乎是新闻摄影发展转轨的信号.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生存是谈论本年度新闻摄影发展大的社会背景,影像和现实的分裂最大的受害者应该是新闻摄影。2007年3月老牌画报《生活》(Life)彻底关张,使专业人士倍感凄凉,诞生于1936年的《生活》完善了用照片讲故事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将这种功能发展到极致。它的消亡似乎是新闻摄影发展转轨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热点引导过程中,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受到普遍重视,而新闻摄影、言论写作往往被忽视。近年来,新闻摄影的前景看好,在专业人士的呼吁下,其新闻现场感强、富有视觉冲击力、美化版面等功能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和运用,在报纸一版上发表大幅新闻照片屡见不鲜,文章配发照片用得更多。与新闻摄影相比,言论的命运似乎还不济,一是呼吁的人不多,人们对它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搞言论写作的人不多,缺乏质量较高的言论作品,因此,一些大报的一二版上常常不见言论作品的影子。至于企业报,这个问题要更突出一些。要对言论写作引…  相似文献   

14.
陈谨  王毅 《大观周刊》2006,(16):4-5
耿炎,生于云南,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多幅美术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被多个国家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收藏,另有多幅摄影作品和散文发表于省内报刊。  相似文献   

15.
最好的照片?     
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因在荷兰评奖,专业人士称为“荷赛”)日前由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9位评委在荷兰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的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总部,经过为时6天的日以继夜的评选,将所有的奖项评出,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等21个国家的55名摄影师获奖,中国新闻社记者王瑶拍摄的一组有关我国舞蹈演  相似文献   

16.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传统光化学成像原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用数码相机拍摄时,不能完全以胶片摄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处理。所以,认识和了解数码相机的成像特点,对指导数码摄影的前期拍摄有很大帮助。那么,怎样拍摄才能使数码影像达到最好的状态,并为专业人士所接受呢?这时,只需记住:数码相机拍摄的原始影像不能过于明亮!  相似文献   

17.
《电子出版》2002,(7):55-55
“提供照片”一这是专业摄影人员时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也是他们的编辑、艺术导演和客户的要求。问题是,他们应如何提供照片?对质量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不必多说。摄影师的名字本身代表了一定的创作水平和风格,在信誉高于一切的领域里,专业人士绝不敢在工作质量上有丝毫疏忽,也不会在所使用的胶片和相机上有一点马虎,他们只选择可以满足他们要求的产品。为此,富士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专业胶片和相机。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以“四·五”运动作为新闻摄影的一个新的起点,中国新闻摄影的新的纪元已经开始17个年头了。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实际,以一种充实的热情反映这种实际,这是与前辈新闻摄影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果说前辈的新闻摄影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审美判断,并因为这种判断无可避免地存在某种浮泛的话,新时期新闻摄影就总体讲已经不仅是一种审美,而且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关于“四·五”运动的一批新闻照片,使新时期新闻摄影的开端达到了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高峰:一批业余的、在当时并无组织的青年摄影爱好者们,出于正义和良知,不约而同地拍摄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主题。这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11月中旬起,我在工人日报的一版上陆续发表的《改革中的思考》等几组系列新闻摄影报道,引起同行们的注意。有人认为,这是用摄影镜头反映改革;还有人认为,这是目前新闻摄影报道改革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在这之前,工人日报的摄影报道从未占据过这么重要的位置,包括摄影记者在内的大多数记者、编辑都认为,图片不过是配合文字存在的一种调剂品,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摄影界返璞归真的发展趋势,复古风潮愈发流行。传统针孔摄影的方法存在操作不便等现象,随着数码相机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这一弊端,数码单反相机为古老的针孔摄影技术带来新的发挥空间。将针孔摄影与数码相机结合起来,无疑是一种全新并且特别的方式,引起人们对于风光摄影的重视。故,本文以数码针孔摄影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数码针孔摄影在风光摄影中的应用,以期更多的摄影家可以参与讨论与研究,使针孔摄影这一领域得到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