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出示"海宝"动画片,感受欢乐 1.热身运动,认识"观察"。师:同学们,今天这堂作文课,首先考考大家会不会读这个字。(板书:观)谁会念?(一生读后,师表扬他读得响亮。数人读后,师在"观"后板书"察",请生完整地读词语)师:作文最重要的就是会观察。请大家观察观察,"观"的字形好像在告诉我们:观察时要注意什么?生:观察要用眼睛,认真仔细地看,因为"观"的右边是个"见"。生:"观"提醒我们观察要看一次又一次。师: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词语,再现情境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看老师板书课题,"治"是个生字,左边的"氵"要注意写得略有弧度,右边"台"字要写得略宽些。来,一齐把课题读一遍。生:(齐)大禹治水。师:(出示:淹.没、冲.倒)加点的字是多音字,注意把它们的字音读准了。谁来读?  相似文献   

3.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后——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生:谁?玩什么?怎么玩?玩出了什么名堂? (师板书)  相似文献   

4.
一回顾内容,聚焦重点师: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恐龙》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恐"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面"心"字底的卧钩要指向字的中心。我们一齐读课题———生:(齐)恐龙。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恐龙的情况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就有了恐龙。师:你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十分久远。生:我知道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在地球上就神秘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5.
教学案例《识字4》案例一一、出示禾苗图片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生:禾苗。师:对,这就是"禾苗"的"苗"。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记住这个字?二、转动字盘,揭示构字特点1.师:其实"苗"是个神奇的字,它能和许多偏旁做朋友,组成新的字。一起来看看,你能认识吗?(转动字盘)小朋友们看,这是"苗"加上什么?这个字(描)念什么呢?这是"苗"加上什么?(依次问"猫""瞄"。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6.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7.
趣味识字谈     
学习“菌”、“苗”师:同学们,这里有兄弟俩(板书“菌”、“苗”)老师都认不出他们了,怎么办呢?哪个小朋友来帮帮忙?生:这两个字下边不一样。师:要是把这两个字编成口诀,应该怎么编呢?师:(边指“菌”字)田里种水稻,田外长青草,当然容易长“菌”。(同学们...  相似文献   

8.
【片段1】 师:课文中"她"和"我"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写一个小姑娘被炮弹炸伤了,需要输血,小男孩阮恒献血给她的事。 (师板书:输血、献血,让学生齐读这两个词语。生把"血"字都念成了"xuè") 师:"输血"中的"血"读"xuè",而"献血"中应该读"xiě"。 (师请学生说还有哪些词中的"血"念"xuè"这个音)  相似文献   

9.
周芳 《现代语文》2014,(7):31-33
这是省坛滕世群老师教学《诲人不倦》中的一个片断:师:"如切如磋"这个意思要苦读,像什么?像加工牛角玉石一样反复切磋,"之谓"这个结构译得很好,应该翻译成什么?"大概"是相对于哪个词,是"其",不是代词,而是表示猜测的语气词,相当于"大概"。"斯"是这,"之谓"呢,就要译成"说""就是说""说的就是",这个含有固定的翻译的格式。我们换一个内容译一下,"滕老师之谓也"怎么讲?生齐声:就是说的滕老师或说的就是滕老师。师:语文课代表之谓也。  相似文献   

10.
师:(板书:无字之书)谁知道“无字之书”是哪种书?生:不知道。师:人们把漫画叫作无字之书。(板书:漫画)谁知道,漫画和笑话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生:都很幽默,看了都会让人发笑。  相似文献   

11.
第一环节:创境激情,导入新课师:今天是王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视频)快看,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荷叶。师:刚才谁在看大屏幕的时候注意到了,"荷叶"的"荷"是怎么写的?生: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单人旁和"可"。师:你真会观察。"荷"是一个生字,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它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单人旁在左边,要写得窄一点,"可"在右边,要写得稍宽一点。齐读!生:(齐)荷。  相似文献   

12.
陈云全 《教师》2012,(26):86-86
片段一:寻找身边的角师:小朋友,你们每天上学都要在胸前戴上什么?生:红领巾。师:我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师拿出一条红领巾)你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生:三角形。师:三角形上都有三个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个新的图形朋友。(板书"认识角")师:大家说说看,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角?  相似文献   

13.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天,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就像是两个熟悉许久的"老友",薄俊生老师用他独特的男中音无声无息地拉开了课堂教学的序幕。不知不觉间,80分钟过去了;不知不觉间,目标达成了。就像是一杯淡淡的茶水,耐人寻味,启人深思。[片段一]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聊"),这个字认识吗?师:谁来给这个字找个"朋友"。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录: 师:(板书课题)仔细看这个课题,课题中讲到了两个人物,你看出来了吗? 生:大作家、小老师。 师:浏览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萧伯纳是一个"大"作家?请用横线画出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5.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标题是《桂林山水》。(板书课题)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  相似文献   

1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版四上)教学片段——师:叶老曾经说过,所谓好文章,只不过是选材精当一点儿,用词准确一点儿,话说得周密一点儿罢了。仔细看看叶老先生的圈画,你还看到了什么?生:(读)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师:看,"我"的原句是——(课件出示: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师:叶老改成了——(课件出示: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师:你们注意到了吗?  相似文献   

17.
师:(板书:作文构思)拿到作文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怎么写.这个怎么写的问题.就是作文构思。有没有同学不用构思,看到作文,想也不用想,倚马成文,没有吧?那么我就要问大家了,你一般是怎么构思的?比如《我想唱首歌》这个题目,怎么构思呢?回忆一下,你是怎么构思的?想想看。(提问一位同学)你好像有想法,来,说说看。  相似文献   

18.
师:请看老师的板书。(板书:人。)一撇一捺相互扶持,这个“人”字才能立于天地之间。(添加笔画写“从”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份鼓励多一份希望。(再添加笔画写“众”字。)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人以上才称“众”。(板书:“听众”。)何谓“听众”?  相似文献   

19.
一、片断(出示6027000、210706、5306000、610000000、53060000000)师:你能读出这些数吗?师(指6027000):这个数有4个"0"呢,我怎么只听到一个零?生1:因为每一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师:210706只有两个"0",为什么都读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一、由"吃"入手揭示课题师:看我写一个字,相信你们都认识。(板书:吃)(生齐声念出来,神情有点疑惑)师:我很想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生:我喜欢吃妈妈做的香喷喷的大米饭。师:真会说!让我闻到了米饭的香味。生:我喜欢吃鸡腿。生:我喜欢吃汉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