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2010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无论文科还是理科,第一道解答题都是三角函数题,三角函数题注重基础,要求通性通法.下面以2010年广东高考三角函数题为例,通过一题多变,揭示三角函数题考查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邹明 《中学教研》2003,(3):16-16
2002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理科第18题与文科第19题,是两道针对旧教材的立体几何问题,本文利用新教材空间向量知识,分别给出它们的一种简捷解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州一模刚刚结束,当师生们对理科数学试题进行总结研究时,大家谈论最多的是第18题——立体几何题.大家对这道题是既爱又恨,爱的是它是决定数学成绩好与差的一道分水岭,因为前面简单题大家都会,后面难题大多数人拿不到多少分,而这道题立几题就成了能否让成绩上一个档次的关键,这也是历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规律;恨的是这道位列仅第三的大题,此次得分(全区均分为4.37)居然与后三道压轴题旗鼓相当.人们不禁要问,面对这道看似简单的立几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低的得分率呢?  相似文献   

4.
2014年高考广东卷三角试题沿袭了我省近五年的命题模式,立足课本、紧扣考纲、注重基础、通性通法。知识层面今年更重视三角变换和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运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涉及较少,值得一提的是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大,理科第16题相比于往年运算量加大,平均分有所降低,对能力较弱的考生是个考验。一、考题剖析2014年高考广东卷三角部分试题权重约为20到25分。其中理科第5题、第12题、第16题;文科第5题、第7题、第16题都直接考查三角知识,除此外,理科第18题第(2)小题二面角的余弦间接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可见其重要性还未受到动摇。  相似文献   

5.
<正>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涌现出很多创新试题.这些试题多为信息迁移题,很多试题涉及集合和函数的知识.例如2011年广东理科数学第8题和第21题,天津理科数学第8题,2011年辽宁理科第21题等.这些试题考察的内容包括集合元素之间的运算、函数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客观题的最后一题可谓推陈出新、精彩纷呈,许多题目都是立足课改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创新的手法进行巧妙构思.它们以问题为中心、知识为纽带,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纵横交错,凸显能力立意,从多角度、多层次检测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素养.2008年高考浙江理科卷第17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以下是对该题的赏析与探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高中立体几何教材A、B版本的可选择性,选择B版本的比较注重向量坐标法解题,但2006江西省高考理科第20题(见例1),因为没有现成的两两相互垂直的三条直线,需要添加辅助线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感到困难.其实在求解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时,若能把所涉及的几何体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第21题作为基本素材,对其从解题学和考试学两个角度进行“深度解析”,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9.
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些经典的试题,留给读者研究思考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第20题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10.
此题系2010年浙江高考卷(理科)选择题的第4小题,按常理应为基础题.高考结束后,笔者查阅到了如下的解1与解2,但都不能令人满意,故对此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用待定系数法证明数列不等式高考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答2009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20题第(2)问、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压轴题第(2)问的左边和2008年高考数学福建卷理科压轴题最后一问、2007年高考数学重庆卷理科第21题第(2)问、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数学课本成了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09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20题起点低,入手易,植根课本,拓展创新,完美地诠释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数学课本成了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09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20题,起点低,入手易,植根课本,拓展创新,完美地诠释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六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的第五题与一九九O年全国高考上海数学试题的第二十七题是同出一辙的试题.我们分别用题目1、2列出这两道考题: 题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高考数学试卷海南(宁夏)卷中理科第18题,标准答案中仅给出了坐标向量法,没有给出其他解法,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猜想和想象空间.不过本文笔者只想从教学的角度对该题的解法及其本质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引子 2009年江西高考数学理科第16题和文科第16题的题干为:设直线系M:xcosθ+(y-2)sinθ=1(0≤θ≤2π),然后研究几个这一直线系的几何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继续保持重视课本、锐意改革、稳中求进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理科学生来讲,解析几何试题出现在填空题?3题、解答题的第18题和加试题的第22题.其中第18题以圆为载体,对圆和直线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考查,是一道优秀的试题.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卷中的压轴题(第22题),也是今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卷中的第21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函数图象题以函数知识为基础,以函数的图象为背景,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数学素养.下面结合2012年各地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析、归纳这类试题的常考题型和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0.
物理高考实验题已从简单的背诵、记忆转向考查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加强了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从97年第17题首次出现电学设计性实验题以来,98年第20题,99年第19题,2000年浙江省理科综合第31题,2001年理科综合第 29题,每年均出现了电学设计性实验题,占分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