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正计算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正确的解题思路,就可以节约计算题的解题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计算步骤,这样一来自然会使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降到最低,从而使解题的正确率大大提升.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计算题的几种类型,再去做探讨.一、计算题的几种类型高中化学的计算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高中化学计算题中的一种类型是单纯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包括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  相似文献   

2.
化学计算的解题技巧是高考试题的重点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而守恒法是解计算题的一种常用方法,现就常见的几种守恒归纳如下:一、物料守恒所谓物料守恒即电解质发生反应或电离(或水解)前某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含该元素的微粒中原子(或离子)总物质的量.  相似文献   

3.
孟庆荣 《成才之路》2013,(21):86-87
守恒法是化学解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原子守恒是指利用反应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样省去了中间的计算过程,从而提高了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了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差量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法,是利用差量与化学反应中某物质相对应量之间存在一定比例关系进行解题的方法,它包括质量差量法、气体体积差量法、物质的量差量法、压强差量法、反应过程的热量差量法、溶解度差量法、  相似文献   

5.
正在化学计算题中数字千变万化,但解题思路和基本方法是不变的,可以根据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或者根据物质的量计算.它们是化学计算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但由此衍变出的各种解题的技巧、方法,使得化学计算更加简单化,如守恒法是计算题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所谓"守恒法"解题就是利用一个体系变化前后的某些量之间的等价关系,以此作为解题依据,推理得到正确答案的方法.其特点是可以避开某些繁琐的中间过程,避免书写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常用的守恒法有质量守恒、元素(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下面就  相似文献   

6.
物质的量是我们在化学科目中引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用来联系物质的微粒和可称量的物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化学计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主要包括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佛加德罗定律的相关计算,下面对这些计算的典型例题加以分析,指出解题的基本思维方向。  相似文献   

7.
化学计算能力是学生诸项能力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抓住反应本质,优化解题方法,不仅可以缩短解题时间,减少计算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降低计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而且还可以提高计算能力。下面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来说明不同的解法具有不同的效果,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这些解题方法的比较,让读者体会到优化解题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化学计算中,有关物质的量或有关基本粒子的数目作为相关计算的已知条件,但是常会遇见有关物质的量和有关基本粒子数目不是确定的值,而给计算带来困难。“极端假设”法解决这类问题十分奏效。当有关物质的量或有关粒子数目的值有多种情况时,我们只假设其中的一种可能,并使这种假设数据尽可能简化解题程式和运算工作量,这就是“极端假设”法的涵义和能够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不仅刚跨入高中就学习“物质的量”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在随后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和电解池等章节中也会涉及“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及计算。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尤其是涉及各种类型的计算较难理解。其实,“物质的量”这一章所涉及的基本公式只有5个,而各种类型的计算题也只是将这几个公式组合在一起综合应用而已。在这里简单谈谈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技巧。  相似文献   

10.
计算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历年高考中与计算有关的试题所占分值比例高达48%.不少考生面对这类试题时往往难于下手或找不到解题思路,即思维有障碍.众所周知,解计算型试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等式,要建立关系等式就要分析题目中某些物理量的特定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都体现在某些特定的词上.本文将这类词称为“化学关系词”,常见的化学关系有:恰好反应(包括中和、燃烧、氧化还原等一切反应);物质的量(或质量、气体体积、压强、密度等物理量),变为(或增加到、减少到、是、为、相等、不变等变化结果)等.解题时要着眼于寻找这些“化学关系词”,这里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化学计算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仅仅涉及物质质量的计算,而到了高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除了涉及物质的质量,还涉及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溶液体积、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多步反应的计算等。由于初中化学方程式的物质质量计算先人为主,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到了高中后,相当多的学生都喜欢沿用质量进行计算,甚至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为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求另一物质的物质的量时,学生还是先把物质的量化为质量算,最后再把所求得的质量再换算为物质的量,绕了一大圈子。即使能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  相似文献   

12.
物质的量浓度(c)是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之一,其概念和计算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又是高考的“热点”,下面谈谈不同途径c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升潮 《高中数理化》2011,(13):124-126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贯穿于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是高中化学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中学化学中处于计算的核心地位,被人形象称之为:化学赛场上的“二传手”,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和热点.因此,本文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并对其解题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在化学计算题中数字千变万化,但解题思路和基本方法是不变的,可以根据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或者根据物质的量计算.它们是化学计算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但由此衍变出的各种解题的技能、技巧,使得化学计算更加简单化,如守恒法是计算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应用数学方法求解,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解题过程简便、清晰,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化学计算能力是由双基、智力和计算技能构成的“合金”,解题思路训练则是冶炼合金的必由之路。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是化学计算教学的永久课题。  相似文献   

17.
物质的量这一基本物理量成为高中化学计算的拦路虎,但是它又是高中化学计算的敲门砖。使学生了解引进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理解此概念的内涵及使用该物理量进行计算,掌握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为高中化学计算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8.
物质的量浓度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知识,其计算特点是利用算术演绎法和代数法进行运算,算法简易,但化学概念严密.拿到一个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不要忙于背公式,而应好好想一想要求的量的定义或含义,然后迅速从正、逆两方面去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下面就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解题思路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守恒法就是抓住在变化前后始终不变的特定的恒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这个恒量可以是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量,也可以是微粒(原子、离子)的质量、物质的量.电子转移数等.运用守恒法解答有关硫酸计算题,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20.
用计算机实现计算方法的解题过程于兰芳“计算方法”给出了基础数学不易实现的一些解题方法。如:插值法、数值积分、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等。用这些方法解题时运算都较大,但每种方法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实现。关键是如何在计算机中实现呢?这里通过举例来说明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