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技术与成绩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我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各跳远度与专项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各跳远度与专项成绩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分析各跳对专项成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第3跳远度是影响三级跳远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第1跳,最后是第2跳;发现我国运动员在三跳比例、速度利用率多方面都与国外运动员有着一定的差距。建议:我国运动员在三跳中应充分利用水平速度,并获得较好的垂直速度,将速度利用率能力作为突破口,调整好三跳比例。  相似文献   

2.
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速度变化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采用摄像、录象解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试跳过程中速度变化的特点以及每一跳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探讨女子三级跳远技术中各跳之间速度分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2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腾起角度相应偏小,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跳远速度训练的重点;正确处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仍是我国跳远技术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及三跳水平速度的测试与关联分析,揭示了助跑、三跳水平速度及速度损失等因素与三级跳远成绩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影片解析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次起跳阶段的动作结构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一跳、第二跳起跳的动作结构,有利于保持水平速度,第三跳起跳的动作结构有利于增大冲量。但由于女运动员没有熟练地掌握技术,加之支撑能力较差,从而造成第二、三跳缓冲加深,这样不仅损失了水平速度,而又也没有获得较大的垂直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高速摄影法、文献资料法和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三跳的技术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选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第三跳的距离较近,并且第三跳垂直分速度和腾起角度较小。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训练的重点;改进和加强弱腿跳远的技术和能力,也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的特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运动员在助跑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速度,说明运动员本身就具备较高的速度水平,并在助跑中很好地发挥了水平速度;2、在前两跳中尽量减少了水平速度的损失,说明运动员的前两跳跳跃节奏快,着地动作更加积级;3、运动员的第三跳的远度明显加大,说明运动员在前两跳中较好地保持了在助跑中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并且运动员的弱腿具备一定的跳远技术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元奇 《体育学刊》2001,8(2):57-59
三级跳远技术由高跳型、平跳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眺远运动员有关参数的比较分析显示.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员绝对速度水平低、助跑速度慢,三跳中速度利用率差,第三跳比例偏小。相应的对策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研究适合我国运动员的三跳结构参数和确立以速度为核心的训练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跳远运动员助跑和起跳的动作分析,从理论上探讨跳远运动员“速度型”起跳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改进跳远踏跳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女子三级跳远三跳水平速度与成绩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定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和数理统计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参加1999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西安站)部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大部分运动员水平速度利用率较差,三跳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同时,三跳的起跳速度与起跳角度、双臂和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各跳落地缓冲腿的支撑负荷与脚着地瞬间和身体重心的位置关系、三跳的比例等因素是造成三跳水平速度损失的重要技术因素。此外,三级跳远运动员如何合理利用水平速度,怎样在三跳中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对提高运动成绩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高速摄影、光电测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以揭示目前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运动员水平速度的损失及利用状况。指出三级跳远成绩与各跳水平速度高度相关 ,其三跳水平速度损失之和是衡量技术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的分析,发现当今世界大多数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采用了速度型技术,速度型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风琴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66-667,66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拍摄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一、二的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探讨女子三级跳远技术中第一、二跳速度分配特点。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程菲跳"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菲跳"是我国优秀运动员程菲在2005年创造的新动作,是目前该类动作中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目前世界上极少运动员能完成该动作。通过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程菲跳"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获得了程菲在完成"程菲跳"时主要运动学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重心位移和速度,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和角度,不同动作阶段的时间,以及几个关键技术阶段的运动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影片解析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爱德华兹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李延熙的上板速度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蹬技术存在不足,第二跳距离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7,(10):48-49
当今,三级跳远技术已由过去的高跳型、平跳型向速度型方向发展,这无疑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和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三级跳远运动员要在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阶段进行三次快速有力的起跳,因此,力量素质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而言至关重要。俗话讲,三级跳远运动员应练就成"铁腿钢腰",就是这个道理。三级跳远  相似文献   

18.
对少年篮球运动员比赛中跑动距离的探讨●王晓成篮球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必须跑得快,跳得高,有力量,有速度耐力,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自如地运用高难度的快速技术和战术。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工作,是我国培育未来优秀运动员的重要一环。如何掌握少年篮球运动员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调研、二维录像解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决赛前5名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世界级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相比,亚洲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的速度、倒二步步长及单足跳、跨步跳离地瞬间重心的水平速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跨步跳离地瞬间垂直速度及跳远跳离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差异显著(P<0.05);亚洲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起跳角为17°±2.40°,与世界锦标赛(14°±1.51°)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亚洲运动员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相比,着地角和离地角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亚洲运动员着地瞬间膝关节角度相对较小,离地蹬伸角度也较小(P<0.05);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运动员李延熙和曹硕第二跳即跨步跳比例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身体素质要求高,技术动作复杂,技术动作与身体素质高度统一的项目。该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速度、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多种能力。因此三级跳远项目的技术动作一直在演变。从最初的高跳型变成平跳型,现在又出现由平跳型向跑跳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中学生运动员身体处于生长发育的过渡期,力量和速度都有待提高,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这两方面的素质,是提高中学运动员三级跳远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