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建设低碳旅游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度的评价对实现旅游城市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国内外现有低碳旅游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一级指标:低碳旅游城市综合发展度;3个二级指标: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城市低碳化发展水平和区域环境支持指数;3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ANP方法,构建可量化的低碳旅游城市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青岛和与其行政级别相同的14个城市的低碳旅游发展度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广西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和发展现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城市体育竞争力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最终分别从体育旅游业竞争现实力、体育旅游业竞争潜力和体育旅游业支持力三个维度构建出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34项的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11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7—2010年连续4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对浙江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进了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其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差异特征、局部差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度剖析。结果显示,浙江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整体差异较大,突出表现为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杭州一家独大格局明显,衢州和丽水竞争力明显偏弱,宁波、温州、金华的旅游集散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温州市,其城市旅游环境质量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基础、接待条件、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4个维度选取17个指标,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对广西14个地级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桂林市和南宁市处于第一梯度,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柳州市和百色市处于第二梯度,旅游竞争力一般;其他城市处于第三梯度。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中心城市市区经济为研究对象,构建浙江省城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基础设施等5个方面共14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和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4年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浙江省城区竞争力综合评价函数,并对浙江省中心城区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依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提出了由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5个大类15项具体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基于该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于与宁波具有可比性的副省级城市、长三角城市和全国大中城市中的1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分类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出发,针对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区域旅游的研究模型;根据研究模型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支持力、产业组织管理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的内涵及权重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城市物流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建立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长三角16个城市2009年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基于综合得分将各城市分成4类,并对每类城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物流业富有竞争力;苏州、杭州、宁波3个城市物流竞争力较强;南京、无锡等11个城市物流竞争力一般;舟山市物流竞争力较弱.最后,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主要城市2011年科技数据为依据,构建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使用熵权法对各城市的综合科技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排名,其次使用超效率DEA法定量分析各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综合科技竞争力较强的苏南城市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上不及苏中城市,而苏北城市在两项指标上排名都较为落后。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系统,本文设计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将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四个梯队进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进而得出重要结论,为了解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实际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骏  古风  卢凤萍 《资源科学》2011,33(3):556-563
人居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系统观的具体体现。基于人居环境资源视角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是保持和发展城市"人居环境"优势,并将其转换为现实旅游竞争力,从而彰显城市特色,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展资源开发视野,开展相关研究的新角度。优秀的人居环境应坚守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的理念,彰显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和对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心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从这一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开展也应该以人为本,进行整体论上的思考。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与城市旅游的吸引力也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可从自然环境治理、民众教育以及目的地社会建设的维度入手,利用人居环境资源优势促进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侠  刘丹丽  沈丽珍  何静  孙鑫 《资源科学》2018,40(2):369-380
为揭示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基于联合国多维贫困指数和世界经济论坛旅游竞争力报告,使用极差、标准差、极值比率、变异系数等指标及雷达图,对贫困国家的旅游竞争力时间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 贫困国家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竞争力整体较弱;② 2013—2015年间,贫困国家内部的旅游竞争力差异在不断加大,而2011—2015年间,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全球旅游竞争力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③ 高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整体弱于低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④ 价格竞争力和安全防范是贫困国家的竞争优势所在,而文化资源和商务旅游、航空基础设施以及国际开放度等因素普遍薄弱;⑤ 强竞争型的贫困国家除了在旅游资源方面占有相对优势外,优先发展旅游业,并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值得弱竞争型贫困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史锴 《科教文汇》2013,(36):206-208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乡村旅游从原来单纯的农业观光,逐渐发展为现在以农家乐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乡村旅游点遍及全市各区县。宁波旅游业在浙江的总体实力仅次于杭州,乡村旅游资源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指出宁波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的广阔前景,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寻求发展宁波乡村旅游的途径,提出宁波开发乡村旅游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带动乡村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雨晴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14,36(6):1133-1141
测度与分析我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对各边境地区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边境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分析边境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而从边境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边境旅游现状竞争力、边境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三方面构建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对136个边境县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云南、广西、辽宁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强,西藏、甘肃、内蒙古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弱;②从不同毗邻国边境段落来看,中朝、中老、中缅、中越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强,中尼、中印、中不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较弱;③中朝、中老、中俄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中越、中朝、中缅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现状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中亚、中阿、中巴边境县域在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纪背景下宁波市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勇军 《科技与管理》2011,13(1):1-4,1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旅游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在海洋经济和旅游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通过对宁波市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了构建“一带四区块”的海洋旅游空间格局的设想及系列发展对策,以期能为宁波市海洋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属性划分产业类型的全球城市体系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倒“U”型统计关系。根据产业的环境需求和环境压力两个指标,划分了六种产业类型。统计数据显示,由新分类指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最后,文章从人的需求以及全球分工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动力机制。结论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制定,必须与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等级位置相适应。就环境政策而言,其合理性不能以其严格程度来评价,而在于这种环境政策是否与城市自身对产业价值链条某个环节的吸引、控制能力相适应。城市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城市竞争力、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之间找到合理的结合点。这样,才可以推动城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快速、稳定、均衡并可持续地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游竞争力效度的中国省级旅游区旅游发展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单纯的竞争力研究主要是基于过往年份的数据,测定未来可能的竞争力大小及强弱,缺乏旅游发展实践的反证。为此,本文在旅游竞争力研究思想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旅游竞争力效度的概念,建立评价模型,考量区域旅游竞争力实际发挥作用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用旅游竞争力和竞争力效度双维指标测定特定旅游区旅游发展态。通过对中国31个省级旅游区发展态的测定得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发现,中国各旅游区发展态的地区不均衡性非常突出,9大明星旅游区中只有四川旅游区地处西部,其余的均为东部的旅游区,而西部其他11个旅游区不是处于瘦狗旅游区就是处于问题旅游区,这就要求对旅游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给以充分重视,特别是要重视处于问题旅游区的陕西、云南、广西和重庆4个旅游区的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旅游竞争力优势,使它们力争发展成为明星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西部热点旅游城市事件旅游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彬彬 《预测》2004,23(3):16-19
对2002年里中国东西部主要热点旅游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成都、桂林、昆明)事件旅游活动统计分析发现,其形式、类型、内容、强度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显然,事件旅游的类型、规模及发生频度与其依托的城市环境有关。城市规模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旅游竞争力因子等,都会对事件旅游的发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反之,事件旅游的快速发展又必将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两者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陈斌  叶俊能 《科技通报》2012,28(9):71-78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建设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社会效益倍受关注的民生工程。宁波轨道交通地下结构主要位于软土地层中,沿线地上穿越多个繁华商业区,地下管线密集,施工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安全。为此,本文基于宁波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结合车站基坑、区间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和监测技术,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加固和降水、基坑对周边环境影响、盾构区间变形监测及地表沉降特性等方面阐述了宁波轨道交通工程车站基坑和盾构区间的岩土工程特性及变形规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