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正>小马"转学生"的外号是从原来的学校带过来的。称他"转学生"是因为他在两年之内转了三次学,而且全都是因为上网成瘾被老师"劝退"。第四站他到了我的班上,在小马的信誓旦旦、家长的痛心疾首、我的将信将疑中,我们开始了这段师生缘。贴着"转学生"的标签来到班里,小马看上去压力挺大,整日低着头。有的老师开玩笑地对我  相似文献   

3.
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专门的职业技术人才,扎实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要根据其在校时间及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分阶段、多层次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学生在校的五年,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刚入学1-2年关注周围外部环境的适应期;(二)由对外部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三)临近毕业对外部社会的深入思考时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阶段对高职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性格学生的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本文紧密结合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阐明高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和原因,创造性地提出了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中部学生个性记录卡的统计分析后得出“同伴交往”、“师生交往”、“集体活动”是教师最关心的三类行为。学习状态记录显示男生表现不如女生,表现出教师对两者的不同期望。个性记录卡显示在及早发现学生良好品质和不良行为方面有作用。学校应该对教师记录个性卡做出明确要求;教师应及时准确记录个性卡;对个性卡现实的学生不良行为应及时矫正;应利用个性卡在学生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每个活泼可爱的弦子都是一个小天使,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纯洁无暇,你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收获什幺,因而小学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璇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呢?作为一名教师,光有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文侧重谈了三个问题:一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三是新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中讲述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书中,人间的同情和怜悯,都已近于理想世界。笔者不禁感激起作者来,他让笔者找到这个完美的爱育教材,让笔者对爱的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教师爱岗敬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岗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为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热爱工作.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表现着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热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失误和不足的宽容.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感到教育教学对他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他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学生是他生命的给养,讲台是他生命的舞台,教学是他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小学生面临着来自周围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压力,必然会产生一些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因此,现代教师必须具有时代意识、超前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对于现代教师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陈芬良 《文教资料》2012,(22):171-172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工作中,辅导员应更新教育理念,运用赏识教育,改善工作方法,重视挖掘学生长处,尊重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对于那些陷入孤独的学生,教育者应本着一颗爱心,担起一份责任,认真查找原因,找准立足点,寻求切合的教育方案,并认真予以实施.从而开导和帮助那些学生摆脱孤独,感受关爱,找回快乐.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和市场的结合上更加密切,但是由于受到旧的教育体制、落后的思维方式、片面的教育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应势培养”,即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中等技术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教育重点突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往往导致了学校教育倾向于学生多种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作为社会建设全面基本素质的培养。这种观点虽然强调了教育和市场需要之间的关系,但很明显,这种教育模式具有短期效应,它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当然也就谈不上对社会的长期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人最珍贵的莫过于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个性的存在,采取负责的教育方式和因材施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