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标题制作忌做"标题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网络新闻,标题的作用尤甚,制作一条好的标题需要一定的创意,但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标题是报纸的眼睛。《说文解字》曰:题,额也;目,眼睛。眼睛是否闪现灵气,是给予受众的第一印象。 新闻标题是根据新闻事实对主题思想提炼浓缩后,以最简捷明快和生动形象的文字,给新闻稿件起的名字。 自述标题是以最简洁的"关键词"直接浓缩新闻事实和主题,而为新闻稿件起的名字。在体现"准确"、"鲜明"和"生动"这3个要件上,突出强调的是"准确",但也十分强调"鲜明"和"生动",从而问世了许多凝聚着记者和编辑的智慧,迸发着人类思维灵感的"幽默标题"。 一、"幽默标题"与一般标题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主要分为消息标题和通讯标题,以及其他新闻文体的标题。就消息和通讯这两大标题而言,消息和通讯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共同点较多。往往难以区别。为此,本人将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作一对比,对二者的个性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4.
朱爱国 《青年记者》2006,(22):55-55
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旗帜和统领。标题对吸引读阅读新闻,进而接受新闻传播的事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标题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各新闻媒体的关注,而“看报看题”也渐渐成为广大读的一种习惯。这对新闻工作,尤其是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修饰好新闻的字内容,更要在标题制作上下工夫,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文章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一个好的消息标题不仅要符合新闻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喜欢清澈的眼睛.标题就像是文章的眼睛,传神出色的标题就是清澈的眼睛,是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只有让读者对标题"一见钟情",他才愿意和稿件"交往"下去.但是,绝不能为了标题而标题,合理想象编造细节,自造题眼.  相似文献   

7.
“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中的这段论述,对标题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而形象的描述。而真正要达到“精彩的标题”,感染力因素无疑能为这份“精彩”抹上重重的一笔。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标题对新闻事实的概括,不可能只是纯客观的简单再现,字里行间不可避免要熔铸着作者对人物、事件、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清人袁枚说:“…  相似文献   

8.
王慧 《新闻三昧》2006,(7):47-48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如果没有吸引力,就有可能失去读者。没有人看的新闻,价值再大也是白搭。因此,把标题制作得抢眼,说到底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拉住读者匆匆扫视的目光,就要精心制作标题。笔者在几年的新闻实践中总结了5条制作标题的技巧,权称标题制作的“五味子”吧。一、人情味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间七情,众皆有之。因此,标题中人情味的强化或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标题制作者关注人生、悲天悯人的境界表现,也是引发读者动容、动情、动心的重要因素。如:淄博晚报在2005…  相似文献   

9.
陈翔 《新闻记者》2007,(9):49-50
编辑本位:以个人表达为中心所谓标题制作的"编辑本位",就是在编辑个人兴趣爱好主导下的一种标题行为。其具有四个特征:个人中心化——在标题制作中无限体现个人存在,甚至强行灌注个人话语,把标题表达推向个人极致。比如某报有一则人物通讯标题为《向太阳追问明天》,报道的却是一位  相似文献   

10.
三改标题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如何当好基层通讯员的短文,内容是自己从建立底稿本、标题库、剪贴本做起,注重在对比中学习,总结中提高的一些收获。当初制作的标题是《点滴招数伴我长进》,稿件写好后,通读全文,越品这副标题越没味,心想:自己制作的标题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怎能拴住读者挑剔的眼睛,又怎能叫编辑动心呢?我没有急于发稿。几经思考,又把标题改为《我的一招》,把标题和内容全部读了一遍,还是感到这标题缺乏新意,欠“火候”,我决定把原来制作的两个标题全部放弃。自己仔仔细细地读了几遍全文,不知不觉中感到:这三点做法不正是自己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道路上拣到的三粒芝麻吗?我眼前一亮,工工整整的四个字《三粒芝麻》成了这篇文章的标题,稿件寄出后即被一家新闻专业刊物采用,样刊收到后,我看到“三粒芝麻”这个标题,编辑还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 “题好文一半”。一篇稿件,内容固然重要,鲜活意丰的标题也确确实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闻标题是以揭示事实为主还是以吸引点击率为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艺术,探究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  相似文献   

12.
消息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1、必须标出新闻事实.对于消息来说,读者的阅读期望是用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多的信息,这不仅表现为对正文的期待,也表现为对标题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标题的诗化     
在我国新闻标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标题诗化的表现手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古代报纸最早的标题,是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正月十九日《京报》上刊登的一条动态消息的标题;《乾清宫门,为阉章龙伏诛》。这条标题,就是一种诗化的标题。标题制作被列入报纸的编辑范围后,报纸上出现的分类题,如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申报》上的《上林春色》、《西湖棹歌》、《鸳湖渔唱》等,也是一种诗化的标题。后来,分类  相似文献   

14.
杂文的标题     
一般说来,就多数情况看,标题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选题,也可以说是选“标题”,新闻报道尤其如此。所以,安岗同志曾说:“标题是什么?当一个记者从事采访活功,他看到一些问题、现象和事实,在写作中把事实概括起来,就形成了标题。实际上,标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主题的最简明、最有力、最好的体现。”然而,杂文的标题却是形形色色,仪态万千。有的标题可能是集中概括文章的主题,有的可能是概括所要陈述的事实、所要阐明的倾向或褒贬的对象。这又如一位有名的杂文作者所说的:“好的杂文标题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新闻标题的"病态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很大一部分网络新闻标题则出现了夸张、血腥、刺激显眼、文不对题等特征,形成了一种病态文化.本文对网络新闻标题病态文化的病症(表现)、病源(原因)加以了分析并尝试给出药方(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标题,横竖排兼而有之,不仅是中国报纸历来的惯例,而且是很好的惯例.然而近来发现,相当一些报纸的标题,从头版到末版"一律横排"几成时尚风气.深入一了解,不光是时尚风气问题,据说好像还是规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欣赏水平的提高,现在已进入读标题的时代.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代表文章成功了一半,作者想要表述的亦全在标题中.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标题,是业内人士常谈的老话题。电视新闻标题制作对大多数记者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每次采访结束,写好稿子,编好片子,至于新闻标题呢,随便糊弄了事,便交给领导和编辑去进行后期制作。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既让编辑费神费力,又不利于表达新闻的主题。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学会做好电视新闻的标题。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电视新闻标题不像报纸有主题和副题,可以多方面多角度概括新闻主旨,点化新闻内容,它往往只有一个标题。这个标题就像新闻的眼睛,在观众的视觉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人入画。电视新闻要感动人、教育人,首先…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与标题     
前言我和《新闻三昧》结了不解之缘。自1984年起,我就为她撰稿,先后写了《标题一得录》、《标题求疵录》、《标题对比录》。《标题一得录》1991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到去年底已第四次印刷了,这与《新闻三昧》主编的支持、读者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最近,《新闻三昧》又约我再写一个系列。我勉为其难,推出第四个专题——《标题趣闻录》,这是对前“三录”的补充。《趣闻录》是根据从书刊上搜集到的材料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  相似文献   

20.
朱海华 《新闻战线》2012,(10):115-116
好的标题是具诱惑力的,能伸出"手"来抓住读者,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正是标题的全部目的。制作好的标题,无论对纸质媒体,还是对时下正兴盛的网络媒介,都在让其更好看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过,就党报而言,一个出彩的标题,在提升其影响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