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辅导员》2014,(9):73
正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以"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为理念,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指数,整体提升师德水平。以"塑造高尚师德"为核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1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从教十几年来,笔者深切感受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师德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笔者也深刻体会到社会及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认清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而应该是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论文阐述了加强高职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并以德育工作者的视角分析了如何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等师德内涵的三个层次着手加强师德修养,了解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全  相似文献   

5.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师师德素质是关键。1.身正为范,"以德立教"铸师德之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对一名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  相似文献   

6.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主导力量,教师的素质及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受众群体,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社会评价教师队伍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师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范院校是输送教师的主阵地,因此师范生师德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由此师范院校就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师范院校加强师德教育,对提高未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廖志诚  薛昉 《中国教工》2014,(10):32-35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因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一直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身追求的人生目标。然而,近年来,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对教育事业产生了消极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将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大胆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本文主要论述美国在师德建设方面的独到之处,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形成教育能力的决定因素,而教师的师德更是教师的灵魂,常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育创新人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师表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实践技能,因此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和师德修养,也就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一、献身教育是良好师德形成的思想基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应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如果教师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只有具备了这种奉献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二、热爱学生是良好师德形成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也不会产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师首先得正身"。作为高职教师在师德方面上,标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敬业爱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者的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10.
为人师表,是指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和各项活动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效法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正、业务精、感情深、形象佳的人,才能作人之表率。《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为人师表”的义务。它不仅是教育过程的一条主要原则,而且有助于班级管理中德育目标的全部落实。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14,(6):F0003-F0003
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以“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为理念,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指数,整体提升师德水平。以“塑造高尚师德”为核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条文较多,但概括起来只有两点,这就是要求为师者既重德又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育之魂,师能是发展之本。"没有高尚的师德,即使师能再强,也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没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空谈师德,也不是一个好教师。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其特殊的方面,那就是要有爱心、处处作表率和自我发展等.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师德,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师德标兵”田洁是夏县新建路小学的教师。从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每一天,她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勉励自己,默默地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为职业,以教育为事业。在平凡的工作中,她勤奋踏实,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每天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解决起来我们是否偶感无奈呢?怎样才能让我们这些班主任积极地去面对,压下心中的"火"去处理呢?那就要看我们的心态了,其实快乐和痛苦是可以选择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谓的身正就是我们的师德,而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一、师德建设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3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  相似文献   

17.
师德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银川市新城区二小苏兴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培养好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本身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更是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博学多才、思想品德、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人。“立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主导力量是教师。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是良好学风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在“立人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欲立人先立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树立自身威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队伍.挺起学校“立人教育”的脊梁。  相似文献   

19.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20.
《教书育人》2012,(19):81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哈尔滨师范大学2007届中文系毕业生张丽莉不顾生命危险、勇救学生的事迹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广泛赞誉,再一次高扬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旗帜。张丽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2012年5月20日下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黑龙江省教育厅、中国教育报联合举办的学习张丽莉老师精神座谈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行。张丽莉老师任教和曾经学习的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大庆师范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