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选取人教版和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函数内容中的例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鲍建生等建构的"五因素多水平"的综合难度模型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综合难度要高于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例题仅在"背景"因素上略占优势,而沪教版教材例题难度在"数学认知""运算""推理"和"知识综合"四个因素上均高于人教版教材的例题难度;人教版和沪教版两个版本的教材都较侧重于"运算"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也在不断变化,其难度深刻影响着地理教育目标的达成。2019年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均出版了新教材,为了解二者的教材难度差异,本文以"乡村和城镇"为例,对中国大陆人教版与中国台湾翰林版两版教材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综合考虑课程时间安排,采用课程难度模型进行比较,由此发现,与翰林版比较,大陆人教版教材的广度较小、深度较浅、课程时间安排较多,所以其教材难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陆教材编写及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教材呈现的内容广度和习题两方面对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两版教材的差异,得出结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统计与概率”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人教版、康轩版、shinglee版”这三个不同版本教材中“概率”内容设计的比较分析,剖析教材编排内容的异同点,得出在概率内容的编排上:shinglee版教材更加注重概率在初中数学中的学习,用三个章节来编写概率的内容;从概率的定义来看:康轩版教材对概率的定义更为简洁;从概率概念的引入来看:三版教材对概率的引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从俗语引入,一种从日常生活引入;从习题的设置角度来看,人教版和shinglee版教材更加注重节习题的设计,而康轩版教材更加注重例题和随堂练习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以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在知识点数量上,台湾教材多于人教A版;在内容深度上台湾教材也高于大陆教材.(2)台湾教材中统计概率各占50%,大陆教材中概率内容多于统计.(3)从教材对知识点的具体处理来看,大陆教材更追求定义的严格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中国人教版和美国GM版初中数学教材,从习题数量、习题类型和习题难度三方面展开论述,对"概率"一章的习题进行比较,并依据鲍建生教授建立的习题综合难度模型将习题进行难度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国版本的习题设置方式相同,在习题难度上均是由简至难的层次;美国GM版教材习题数量远远超于人教版,但难度整体上易于人教版;在"概率"一章的习题编写上,美国GM版本更注重夯实基础知识,人教版偏向知识的外延;GM版教材注重计算能力,相对于人教版弱化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人教版更多的转向探究和分析的能力.对于我国需要借鉴的是习题背景多样化、优化开放探究习题、从习题的多种功能中培养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7.
聚焦于信息技术和新教材内容的整合,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对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信息技术整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均积极贯彻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中澳两国小学数学教材的难度,本文运用数学教材难度模型,对澳大利亚Nelson小学数学教材和我国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难度比较,二者都选择4年级的数学教材。研究发现:在内容广度上,澳教材明显高于我国教材;在内容深度上我国教材高于澳教材;在习题难度上,我国教材低于澳教材。结果表明:中、澳两国小学数学教材总体难度相当,但澳教材在各维度上难度较均衡;中国教材难度在各维度上有一定的波动;澳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宽而不浅;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深度上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人教版和北师版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螺旋内容,发现两版教材的相同点是部分知识点都采用了螺旋式编排。而人教版螺旋内容基本上遵循差异性原则,北师版螺旋知识点及螺旋内容重复现象比较多。  相似文献   

10.
教材难度是衡量教材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难度定量比较有利于促进新一轮教学改革。文章以“地貌”内容为例,运用课程难度模型和“二维度四指标”模型对中日两国主流教材的难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日本2016年文部科学省审定的东京书籍版《地理A》的难度大于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后者的整合广度和表征深度较前者低,质性评价表明两版教材的表征形式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教材难度模型,对中日两套有代表性的高中物理教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中国人教版教材整体难度小于日本东书版教材,可比深度是造成两套教材难度不同的主要因素,力学、热学和电学是两套教材难度差异的主体部分,人教版教材的难度设计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美国、德国三套初中数学教材中勾股定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在内容选择上,三种版本数学教材虽然标题或名称不同,但都包括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基本知识点,在章节引入上,三种数学教材都使用了数学史素材,但是美国和德国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广度更广,德国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深度更深.美国版教材和德国版教材都注重突出勾股定理的距离意义.(2)在习题情境上,三种数学教材纯数学情境所占比例最多,都注重问题情景和数学活动,提供大量的生活情境,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3)在习题难度上,从“综合难度”上看,德国数学教材习题难度最大,其次是人教版数学教材,最后是美国数学教材;从“习题背景”上看,德国数学教材大于人教版数学教材大于美国数学教材;从“推理水平”上看,人教版数学教材大于德国数学教材大于美国数学教材;从“习题运算”和“知识含量”上看,德国和美国数学教材都大于人教版数学教材.  相似文献   

13.
从“数与代数的数与运算”、“方程”、“空间与图形的三角形”、“空间图形(立体)”和“统计与概率的统计”比较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简称“人教版”)、英国牛津版《数学链接》两种初中数学教科书。分别从教科书的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例题难度和习题难度等方面作出比较,得出两国教科书的综合难度。中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综合难度水平整体上高于英国初中数学教科书,“方程”和“空间与图形的三角形”这两方面难度差距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3个国家分别选择两套教育行政部门审定通过或广泛使用的初中数学教材,以教材中的统计部分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习题难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中美澳6个版本教材统计部分的课程难度:美国Mathematics教材和Connected教材课程难度值排名前两位,澳大利亚Heinemann教材和ICE-EM教材其次,中国PEP教材和BNUP教材排名最后.研究的结果为中国初中数学统计部分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教材统计内容的编写提供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螺旋式编写是课程组织的常见形式之一。文章以小学数学统计内容为例,从螺旋间隔、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三个维度,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螺旋式编写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发现,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双减”工作的落实,教科书中课程难度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四边形内容为研究对象,参考王建波的综合难度模型,从课程时间、课程广度、课程深度和例习题综合难度4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版教科书具有各自的编排特色,并影响着学习难度.建议:教师教学时要适当调整部分知识点的课程时间;丰富数学问题背景,培养跨学科思维;教科书编写时要协调课程广度和深度,合理设计课程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参照,从文本角度对我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和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教材中力学部分进行内容难度定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KPK物理教材在可比深度、可比广度、难度方面均高于人教版教材,以期对教材的编制和使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通过对比人教版、北京版、科粤版、沪教版、鲁教版五个不同版本初中化学教材,分析认为鲁教版、沪教版化学教材对"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处理方式更加科学;人教版、北京版、科粤版化学教材举例更加丰富,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以人教版三个不同阶段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简易方程"知识主题,从教材的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习题难度进行量化分析和难度比较,以此管窥40年来小学数学教材的演进。启示我们,提倡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需要对症下药,不可盲目降低教材难度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学习领域中的章引言为研究对象,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通过比较研究法与文本分析法对其内容组织、表征方式、编排顺序及立意定位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版教材"章引言"结构同中有异;进而挖掘章引言中所蕴含的隐性与显性教育价值,以期引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章引言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