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比况结构中的"样"字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5个比况助词中,“样”是使用率最低的一个。“样”字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比喻,在单句中充当定语和状语,作定语时必须带结构助词“的”,作状语时可带可不带,作谓语或分句时则一律不带;“样”一般与喻词“象”构成“象X样”结构,其“X”通常是体词性词语。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话题—述题结构模型,分析讨论了现代汉语讨论型语段的特征、类型、结构和功能等问题,并试图归纳讨论型语段的基本结构模式。用话题—述题结构模型分析汉语语段对汉语话题研究和语段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9,(5):88-94
现有文献从认知语法、二语习得、语义语用、生成语法等不同视角对汉语话题结构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汉语话题结构的习得研究应考察学习者口语中对二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习得情况和影响因素。汉语话题结构可以在最新语段理论框架下合法生成:汉语话题在主语或宾语位置基础生成,为满足语段不可渗透性条件和使不可解释性话题特征得到赋值,最终移位到CP的标志语位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中“VP1得+VP2”结构中“VP1得”的话题化的考察,发现“VP1得”作为话题具有句法和语义上的一系列表现:前置性、话题后的停顿或语音延长、话题标记、话题的省略、话题的并列、话题和副词的位置关系、话题的体词化、话题与句子自然重音的关系、“VP2”部分的述谓性表现等;“VP1得”还具有体词性话题所具有的话语功能,而这些功能和“VP1得”作为话题与后面述题之间深层次的语义关系紧密相连。“VP1得+VP2”结构中VP1和VP2之间的语义关系,归结为用“VP2”说明“VP1得”所涉及的动作或状态的量幅。  相似文献   

5.
本区别了主语-谓语、主位-述位和话题-说明这几组语言学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语话题的特点及如何运用话题-说明机制对汉语进行分析。认为从语言心理和语言习惯角度看,汉语的话题结构属于正常词序;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石爱兵 《现代语文》2006,(10):13-14
徐烈炯在《话题句的合格条件》(2002)一文中综述了前人对话题结构尤其是汉语话题结构的种种限制性条件,然后,把话题结构的合格条件归并为两大点:一是述题的句法条件,即述题必须独立成句,或者说述题本身必须合乎语法;二是话题的语义、语用条件,其中又包含两小点——a.话题定指或类指,b.话题表示对比、强调。这些限制性条件应该说考虑全面,既有句法方面的,也有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三个层面均已涉及,用这些限制性条件的确能解释很多话题句的合格与不合格现象。但我们认为,从作者的分析来看,静态考察可谓周密,动态考察却不够彻底。故我们想在以下几方面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属不同的语言类型,章探讨了汉语主题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四种英译法:1.对应法,因为汉语的主题和述题有时与主语和谓语一致;2.增添法,因为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存在;3.调整法,因为汉语中动作方向是从主题到述题;4.切分法,因为汉语主题和述题有时可有不同的切分,由此主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本文探讨了汉语主题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四种英译法:1,对应法,因为汉语的主题和述题有时与主语和谓语一致;2.增添法,因为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存在;3.调整法,因为汉语中动作方向是从主题到述题;4.切分法,因为汉语主题和述骨时可有不同的切分,由此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9.
说“连贯”(续)马汉彦(三)述题连贯述题连贯,是凭借述题之间相同、相类、相对等语义联系,跟话题连贯一样,也是用“词汇衔接”的形式来连接连续的话语。述题和话题都是句子的语用成分,它们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句子的语用结构,但是它们也具有连贯功能,可以起连接的作...  相似文献   

10.
“A而B之”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框架式结构,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等,还可构成独立语或小句。“而”、“之”的法不同,反映出“A而B之”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A而B之”表达独特,用法灵活,语用价值颇大,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颇为实用的语言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中的小句结构统一表现为嵌套时态短语的话题短语投射。英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在不同小句类型中具有实现事件论元的可选性特征,其句法结果为英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的主语移位至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而英语动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的位置由小代语 pro 占据。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成分的不同造成了英语不同小句中主语被动化提取的差别。汉语中的时态成分同样在实现事件论元方面具有可选性特征。汉语补足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选择不实现事件论元,因此汉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的成分为小代语 pro。汉语独立小句中的时态则选择实现事件论元,其主语实现为话题。  相似文献   

12.
Halliday的语篇纯理功能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主位——述位系统和信息中心系统,衔接系统以及逻辑-语义系统。以语篇纯理功能为视角,在汉诗英译过程应从尊重原诗语篇主位结构,灵活地添加衔接手段以及忠实于原诗的逻辑——语义关系等方面来构建英译文的语篇。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比较典型的“主位-述位”结构的语言;而英语则是很严谨的主语-谓语结构的句子形式。汉语“主位-述位”结构有两个明显的特征:①在某些句型中,主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而实际上却不是句子的语法主语,或者说语法主语不在主位的位置上。②汉语中,小句做复合句的句式主位时,很多情况下,句式主位的语篇主位即连词省略,但英语里是不能省略的。这些差异,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干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主位-述位”这一理论,让学生了解英汉语的差异,排除干扰。  相似文献   

14.
陈琳  夏慧言 《海外英语》2012,(14):168-169,183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认为,句子作为信息体可以通过主述位结构进行分析。歌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其独特的主述位结构。该文以"吻别"和"Take Me to Your Heart"两首爱情歌曲为例,对它们歌词的主述位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主歌部分中,英文歌词多为无标记主位;副歌部分中,英文歌词为标记主位,中文歌词为无标记主位,且其主位重复现象较少。此外,文章还探讨了造成差异的三个原因,即歌曲主题的差别、中西方人表达方式的差别和语言句式逻辑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定语从句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对其汉译方法加以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译法可将定语从句译成汉语的“的”字结构,或与主句合译成一个汉语句子,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的某些特殊句式;也可通过分译法将定语从句译成并列分句或译成一个独立的句子;还可将定语从句译成汉语偏正复句中的各种分句。  相似文献   

16.
小句关系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E.Winter最早提出的关于语篇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句关系理论,从英汉语篇对比的角度,强调中西方语言结构差异,强化学生英语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7.
石修堂  杨瑛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4):57-59,84
It-句型包括由"非指代性it"作形式主语的三种句子。依据功能语法主-述位理论可知,英语中相当一部分这类句子的主位-述位结合都构成如此信息结构:"方向+细节"或"态度+现象";通过调查,再结合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之已有成果,发现这一句型实际上是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体现着西方人思维方式之特征。  相似文献   

18.
"的"字结构作为现代汉语的特色句式在法律文本中高频出现,对其结构的正确分析、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精确翻译是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中国刑法、合同法及英文译本,根据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理论,结合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和法律条文实例分析,不难发现运用词语结构、不定式、介词短语、分词结构以及状语从句等来实现"的"字结构的英译规律。辩证分析美国宪法的中文译本,可知法律英语中的条件句大部分可以转换为法律汉语中表示适用条件的"的"字结构。  相似文献   

19.
何莹哲 《海外英语》2012,(7):48-49,6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到中国发展。一部分大学生希望到外企发展,一份好的英文求职信可以帮助求职者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目前中国大学生写的英文求职信大都存在篇章结构散乱,吸引力弱等问题。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对英文求职信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分析英文求职信,发现其中的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文求职信的篇章结构,从而提高学生英文求职信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从英语的否定表达方式入手,结合法律英语的特点,应用法律语料库,从词、词组和句的层面,归纳并探讨中文法律条文中否定的英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