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实践、服务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后,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应当坚持科学精神与读者服务相统一;知识管理与读者服务相统一;把“为读者研究”放在第一位,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图书馆科学和谐的全面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高校图书馆的现代服务理念,科学精神以信息科学运作为主题,体现的是人力价值;人文精神以读者服务为目的,则体现的人性价值,二者是兼容互补,协调统一的辩证关系.高校图书馆即要倡导科学精神,更要重视重视人文精神,这是信息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趁势.  相似文献   

3.
杜俊涛  周俊 《内江科技》2011,32(8):43-43
当前,人们对经济学精神的研究倾向其科学性一面,即突出科学精神而忽略了人文精神一面。如何从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和实践出发来论证经济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强调两者的不可替换但可互补,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玉琼 《内江科技》2007,28(8):88-88,156
和谐内江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内江,必须发展和谐经济奠定基础,实现和谐政治筑牢政治保障,建设和谐文化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为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两个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对知识力量的追求,使得的科学与人文分离,以至发展为严重对立。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应该充满高度的人文关怀,这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精神的系统语境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将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作为对应、对等和对立的关系,是一种非理性裂解。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并不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以后出现的历史现象,而是人类价值天平的失衡和颠覆的必然。理论和实践的二律背反是医学人文精神失重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迎春 《科学与管理》2012,32(4):53-57,73
知识源于人类的根本需要,是人类的本质性特征,知识史是人类本质的展现史。人类具有两类主要的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意义、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这两类知识的内核分别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为一体,都是以批判为特征的自由精神的体现。不同知识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与特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也是知识体系内在协调和相互平衡的过程。中国的科学与人文融合具有独特的语境,建设新型文明要防止片面的唯科学主义和非理性的人文主义,充分吸收人类知识,平衡科学与人文,弘扬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8.
陈多宁 《今日科苑》2007,(8):149-149
人文教育重在养成人文精神。我们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人文为科学导向,大学教育才有灵魂和生命,社会才能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字时代图书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7):144-144,F0003
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和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都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汇,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发展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的公民科学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公民科学素质包括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并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具备生态文明观念、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普及教育工作应成为公民科学 素质建设的重要 内容 。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新概念,并且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创建和谐图书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公益文化事业机构的图书馆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看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即构建和谐图书馆。和谐图书馆具有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依法治馆”、资源共享、与读者和谐相处等特征,要构建和谐图书馆必须要构建和谐的团队、创建和谐的馆风、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做好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等。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新时期下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衡量标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倡利用清洁能源、坚持节能减排,才能实现工业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既要着力倡导科学精神,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频共振,与时俱进,开创高校图书馆建设事业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科学与伦理是人类文化总体中两个相互区分却又相互联系的重要方面一样,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虽然具有不同的本质和内涵,但却具有相互关联和统一之基础———自由。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以及科学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精神日益融入伦理精神,伦理精神也向科学精神渗透,二者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由分离走向契合。  相似文献   

15.
理性对人的文化存在具有无限广义的本体意义。理性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文化精神。理性是历史的存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都是从本体理性生发而来,并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时期发挥主导作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中,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对应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科学和人文的矛盾、冲突是现代文化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对理性片面、狭隘的理解导致严重的文化后果。当代文化大厦应该以广义的本体理性为根基,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论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灵魂”。其次 ,从“两种文化”(即科学与人文 )、功利意识与人文精神、科学与哲学关系分别说明了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康正 《科教文汇》2011,(36):142-142,148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的分析和探讨,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对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原则性进行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医院文化建设应把握好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方向,根据医院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坚持先进性和实效性及自身特性。同时指出医院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医院管理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科学统筹,做好长期规划,形成文化建设工作体系。要坚持新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的原则性,以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管理和医院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Humanities Spirit)是哲学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现实的、实践的、科学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对人文精神提出了更为科学和现代的解释。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阐述人文精神及其在科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并提出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本质上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原则和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一切和谐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清楚认识到校园的具体实际与具体情况,科学把握校园的发展核心,切实解决好校园里存在的一切非和谐因素。这也是科学发展校园,促进校园和谐建设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20.
和谐生态校园建设,需要首先认清其多重内涵的定义,从景观建设、绿色理念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来理解科学规划的意义,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为目的,广纳博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深度发掘本校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人与校园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