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他出口成章,机智幽默,连乾隆也非常喜欢他.乾隆知道纪晓岚体态肥胖,特别怕热,一到夏天就会找个地方脱衣服纳凉,于是就想戏弄他一下. 一天,纪晓岚和几个大臣光着膀子正在聊天儿,乾隆突然从里面出来了.纪晓岚随便说了句:"老头子来了!"说完,他赶紧找衣服穿.但是乾隆已走近,大伙儿来不及穿衣服了,只好趴在地下,不敢动弹,连大气都不敢出.  相似文献   

2.
杜纯  周俊彦 《初中生》2002,(19):33-35
四库书馆总篡之所设在圆明园文源阁.纪晓岚走路有疾步如飞的习惯,每天总在住所和文源阁之间匆匆往返.这天,同事彭元瑞与纪晓岚一块上班,可不一会彭元瑞就跟不上纪晓岚了.等他到了文源阁,纪晓岚已经阅书数卷.彭元瑞喘息着说:"纪晓岚确是神行太保."纪晓岚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彭芸楣不愧圣手书生."  相似文献   

3.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江中一渔舟驶过,即命大学士纪晓岚以十个"一"字作诗.纪晓岚稍思片刻,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间,一江明月一江秋."  相似文献   

4.
我叫纪宇晨,同学们都称我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说起这个绰号,有三个原因。首先,我姓纪,跟纪晓岚同姓。其次,我跟纪晓岚先  相似文献   

5.
清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辞助兴。纪晓岚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这时,纪晓岚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众人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接着纪晓岚高声念出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座宾客哑然失色,只听纪晓岚又念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6.
纪晓岚妙对     
<正>清朝文学家纪晓岚小时候就聪明过人。纪晓岚10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街上玩球。这时,当地的县令正好乘坐轿子经过这里,纪晓岚一不小心,竟然把球扔进了县令的轿子里。县令大怒,立刻命人停下轿子。纪晓岚的小伙伴见事情不妙,吓得四处逃走。纪晓岚却毫不害怕地走上前去,向县令  相似文献   

7.
纪晓岚逸事     
妙撰祝寿辞这一天,纪晓岚的朋友陆锡熊的母亲70大寿,家中张灯结彩,冠盖云集,热闹非凡。纪晓岚与几个同僚前往祝贺,陆锡熊见是纪晓岚等人,特别客气。因纪晓岚往往妙语惊人,才气不凡,待宾客到齐后,特请纪晓岚撰写祝辞。纪晓岚却丝毫没有推辞,连说:“谨遵台命。”纪晓岚提起笔,望了一眼在座的宾客,写下了第一句话:这个婆娘不是人。此语一出,四座皆惊。与他同来的朋友看到纪晓岚的举动,知道他要开玩笑,但在这喜庆而又严肃的场合,如此出言,大家都没有料到。陆锡熊更是惊得手足无措。坐在堂上的老夫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结了一层寒霜,那怒火像正要发…  相似文献   

8.
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晓岚对崂山所出故事屡有载录,使崂山神异之名得以传扬.故事讲述者杨槐亭、杨雨亭与纪晓岚关系密切,为其提供了诸多写作素材.经考证,二人为即墨士人杨士鉊、杨士钿兄弟.此外,纪晓岚与即墨人黄立世、黄如瑀父子亦有交谊.在其著文背后,纪晓岚与崂山、即墨有一段少为人知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乾隆是一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们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
  几个小时过去,乾隆也有些累了,就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了“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敏捷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说:“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呀?”  相似文献   

10.
<正>乾隆是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工作几个小时后,乾隆有些累了,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聪明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二字是什么意思呀?"其实,乾隆对"忠孝"二字又怎能不知?他之所以这样问,只是想找茬  相似文献   

11.
纪晓岚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乾隆很想出个题难为他一下,以压压他的才气。一天,君臣来到关帝庙,乾隆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个怪题,对纪晓岚说:"纪爱卿,关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岚》(续集)中有个镜头:皇帝、和珅在一个亭子里用对对子的方式探试纪晓岚是真疯还是假疯,和珅出了这么一个上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叫纪晓岚对嵌字对。面对只知奉承拍马讨好皇上的和珅,纪晓岚装疯不答。和珅以为这下难住了纪晓岚,便抓住不放,一个劲地催促,哪知纪晓岚半睡半醒中哼出一联:“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此句一出,和珅似乎被揭穿了老底似的,尴尬之极。仅仅是嵌入两个虚词,就彻底扯掉了和珅那“高风亮节的忠臣”面罩,犹如一记闷棍,打得和珅再无还嘴之力。句中嵌入了这“矣”、“乎”两个虚词,语意翻新,真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3.
一日,乾隆皇帝带臣子到郊外踏青。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乾隆不觉兴起,命纪晓岚当场作一首咏春诗,每句至少要嵌上两个春字。纪晓岚略加思索,即脱口而出:春光春风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春日临窗写春字,春闺女子绣春罗。纪晓岚吟诵“春”字诗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1日,沧县纪晓岚研究会重新注册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沧县纪晓岚研究会成立两年多来,从自身优势出发,确立了“沿着乡村走”的初级研究方向,挖掘整理了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遗迹遗物;寻访拜谒了一批与纪晓岚关系密切的家族后裔;组织编写了一批纪学资料性丛书,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纪晓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提高纪晓岚研究会的知名度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同时坚持开放办刊的原则,拓宽渠道,扩大视野,拜师集贤,广开才路,使会刊《纪晓岚》越办越精彩,在沧州文化园地里扎下了茁壮的根。沧县纪晓岚研究会注册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之后,为了适应市…  相似文献   

15.
柳溪 《科技文萃》2001,(10):101-106
由于电视连续剧的热播,纪晓岚一夜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因电视剧中“戏说”和创作的成分,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反倒成了一个谜团.为此,我们摘编了长篇纪实文学<我的先祖纪晓岚>中的有关内容.此书作者柳溪,本名纪清优,是一位老作家,也是纪晓岚的六世女孙,从1939年上初中时她便开始搜集先祖的材料,本书的出版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  相似文献   

16.
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反映出纪晓岚的史学思想:史籍要内容详实,体例恰当;史家要秉笔直书,持论公平.  相似文献   

17.
谜语小故事     
聪明的纪晓岚纪晓岚幼时就聪明异常,被誉为“神童”。一天,他玩累了,口干舌燥,便偷偷地在一个果园摘了两个桃子解渴,恰巧被果园的主人看见了,那主人知道他才华出  相似文献   

18.
《纪晓岚吟诗》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古代历史故事,记叙了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江边陪乾隆皇帝散步时,乾隆皇帝突然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且诗巾必须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就地取材,在很短时间里吟唱出绝妙的“秋泣独钓”古诗,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9.
凡是看过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人都知道纪晓岚是个大才子,关于他的种种事迹,说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而且流传民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20.
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后,人们深深地为纪晓岚的文彩和智慧所折服。而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颇广。有一年冬天,纪晓岚跟随乾隆南巡至白龙寺,适逢寺僧鸣钟。庄严古刹,钟声悠然,乾隆诗兴大发,挥笔写下“白龙寺内撞金钟”七个大字。纪晓岚见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从容挥笔对出下联:“黄鹤楼中吹玉笛”。乾隆当即拍手称赞:“佳对!”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