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沈鹏 《声屏世界》2010,(3):42-43
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的出现是文化传播的一次革命。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一个审美繁荣的时期。”①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审美与实用的矛盾不再是难题.而大众对审美功能的重视使得日常用品、生活环境无不渗透着视觉艺术设计的理念,无不体现出视觉审美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影视媒体的灵魂 --影视审美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 《现代传播》2006,(2):82-85
影视媒体占据着现代传媒的核心地位,对社会和大众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通过追溯媒体演变的内在动因,我们看到影视媒体的灵魂在于营造一个信息理解和接受的直觉性意义情境.通过对此情境的解析,我们发现这正好是一个审美情境.同归影视媒体本身,通过辨析纯粹记录生活景象或科学实验的影片及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本性,我们看到影视媒体的生命皆在于营造一个信息理解和接受的审美情境.最终,审美性是影视媒体的灵魂,作为一个饱含启示性的结论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3.
影视译制片作为一个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日益成为电视荧屏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而且随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和观众审美需求伪不断增长,影视译制工作者与影视译制欣赏者对影视译制审美的要求日益迫切。他们希望尽快确立影视译制的审美原则,一方面,可以为影视译制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提供参照尺度;另一方面,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欣赏影视译制作品的标准,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一般认为,“应该把如何不走样地将外国影视片介绍给我们的观众,使原片保持原样,作为衡量译制外国影视片质量的尺度”(转引自吴珊的文章《译制演员首先是演员》)。但由于两种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言语理解方式的差异,加之原片演员口型的限制,很难做到使一部配音的译制片保持“原片的原样”,更不用说原片语言和演员声音的原汁原味了。因此;用这一理想化的尺度,无法衡量具体的译制作品。 那么,影视译制作品的审美原则到底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影视译制过程包含两个主要元素,一是剧本翻译,二是语言配音。  相似文献   

4.
王覃秋  吴丹 《大观周刊》2012,(38):36-36
化妆造型,是影视艺术构成与表现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妆造型可以更加生动有效的表现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烘托渲染艺术形象。同时它也是化妆师依据影视化妆造型的审美特性将演员形象与角色特征有机融合的创作艺术,是运用专业的技法和素材塑造出的有鲜明角色特征并与剧情深情切合的可视影视形象。本文就影视化妆造型的审美特性进行了阐述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对影视配音这一职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配音专业越来越受到众多配音爱好者的关注。对于影视配音的审美,很多人觉得声音好、配得像就行,甚至只要是播音专业出身的人都可以配得好,这是对影视配音认知的审美误区,有必要厘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帮助配音爱好者快速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作是艺术家主体意识的传达,接受是欣赏者的审美选择,而构建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关联的重要一环就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批评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立足于探索作品的审美因素、文化内涵及表现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一道真诚地传达艺术作品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高珊 《传媒》2015,(1):73-74
影视译制片配音艺术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语言表演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和很高的审美价值 文章从观众接受译制片的心理机制和效用的角度来阐释译制片配音艺术审美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年底,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30届飞天奖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我在论坛的发言中,围绕坚守影视艺术的专业审美与影视产品的市场赢利问题谈了自己的心得.主题由习总书记的“文艺范儿”开始.2014年1 0月1 5日,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当时,讲话的全文并没有公开发表.一年后,新华社发表了讲话的全文.其中这样一段话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来说,在批评报道方面有两点较深的感触,一是觉得搞批评报道难;二是批评报道的反响大,受众觉得批评报道大快人心,感到身危愉悦。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批评报道有没有审美性?如果有的话,审美特征又表现在哪里?这是新闻美学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试图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在这方面进行—些探讨,以就教于新闻界的同行。我认为批评报道具有很强的审美性,其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批评报道的美是拉门化的社会美。美,包括自然美急会美、艺术美。美是入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在对象世界中,只…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的探索与研究日益重视,除大量引进出版国外的影视美学理论著作外,国内学者的影视美学理论著述也不断出现.其中<影视美学>一书是北京大学的彭吉象教授多年从事影视美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近年来出版的有相当代表性的影视美学专著.  相似文献   

11.
娱乐消费、文化狂欢、资本联姻等思潮,决定了21世纪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整体语境,也决定了21世纪中国电视剧批评的基本形态。在这样的语境下,电视剧批评领域中的解构与建构之争、模仿与再造之争,应和着类型化理论、文化哲学理论、影像诗学理论、影视史学以及影视人类学理论的融入与嬗变,一同构筑起了21世纪中国电视剧批评发展进程中的繁华景象。文章以此为观照对象,分别从学界关于电视剧品格的世纪辩论、民营影视公司的兴起及影响、电视剧类型理论研究的多样化演进等三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电视剧批评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回溯与梳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影视界不断发出呼声,呼唤健康的影视批评,推动影视创作的繁荣发展.但长期以来,影视批评或者被娱乐化,成为媒体版的影视海报;或者远离影视实践和现场,被学院体制"收编"和"规训",以所谓科研成果形式长期与普通读者隔绝.为此,一些批评者提出"要在反思和审视中,重建批评精神,重寻艺术精神."[1]最近笔者读到徐洲赤所著的影视批评专著《自己的灵魂——影视批评话语的重建》(以下简称《灵魂》),从中再次感受到这种"重建批评精神"的呼唤,并看到了作者的实践努力.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影视审美取向的后现代性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中国影视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多维度的嬗变,呈现出与传统影视不同的后现代性表征.即内容旨义上的怀疑权威、反对中心、消解意义、平面化和无深度,题材选择上的边缘化、个体化及情绪化记忆,风格形态上的主体性缺失、因袭摹仿及无风格与标准化,叙事结构上的消解元叙事、结构零散化与碎片化,表现手法上的拼贴、反讽、戏拟与滑稽模仿游戏化等.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述人物的思想、性格为特征的新闻体裁。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使人物的精神、品质跃然纸上,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给人以美的享受。人物通讯的审美价值与理论美学中美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它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描写,再现美的特征,使人物的审美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吴芳 《新闻前哨》2013,(6):97-97,103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型广告形式被广泛应用到影视剧中,但影视剧植入式广告也要尊重受众所具有的审美意识。本文从审美视角下的五个审美规律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影视植入式广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如何处理影视批评与创作的关系,已成为困扰学界多时的问题。由上海大学影视批评创作中心牵头组织的跨学科研讨会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而又集中的讨论。来自京、沪、杭等地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在重申影视是最强势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影视创作与批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二者相互隔膜的问题。在关于影视批评发展方向的讨论中,理论的建构、网络批评、关注非主流和八零后等话题成为热点。在讨论作为影视批评家的学院知识分子时,对其身份的重新审视和确认并主张学院知识分子(专家)介入影视创作第一线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李晓亮 《传媒》2015,(23):73-75
在新闻传播中,信息价值受到传播主体的广泛重视,新闻报道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下,信息价值显然不能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为受众带来持续性体验的审美价值在新闻传播中逐渐受到重视.审美价值的表现需要充分重视人、观照人,在报道客观事实时运用意指性的语言表现强烈的生命意识,那么新闻报道就不会停留于功利性、实用性的信息价值的浅层,而是透过信息价值的深层表现审美价值.新闻传播主体基于对客观事实的科学认知进行审美判断,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审美因素,从而在新闻传播中实现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龚赛群 《编辑学报》2002,14(3):166-168
用实例阐述科技期刊实现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必要性,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提高和实现刊物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寒冰 《出版广角》2015,(14):124-125
美学是艺术自身价值的体现,是近代西方美术史重要的理论依据.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是以知觉层面的视知觉理论为内容撰写的一部美学力作,开创性地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艺术感知中.书中提出艺术表现审美新境界、新价值,明确了视知觉形式动力在知觉层面把形式和情感统一起来这一特征,丰富了美学审美标准,为品评现代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影视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将影视文化的成就推到了新的高度。但在今天市场经济高涨的环境下,影视创作为了不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被淘汰,出现了为迎合大众消遣娱乐需求而格调低下、轻浮浅薄的媚俗倾向。因此当代影视艺术表现出了媚俗的典型特征。这将对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大众意识形态产生负面影响。传媒对大众审美的影响是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当代影视的审美倾向并加以正确引导可以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开阔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