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之前,在其脑海里已经对一些问题形成了他的前概念,这些前概念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模糊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而那些错误的前概念恰恰是最难改变。科学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暴露错误前概念,认识错误概念,建构新概念模型,形成新的科学概念,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前概念,帮助教学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概念转变是学生内在的朴素心理模型向科学心理模型转变与建构的过程。心理模型建构包括四个阶段的循环:激活原有心理模型中的错误概念;对模型中的元素产生不满(产生认知冲突);建构新模型;使用新模型。概念转变的策略包括聚焦学生心理模型中的错误概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类比推理,建构新模型;使用新模型.进行科晕推理。  相似文献   

3.
科学概念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实践和体验是学生认知世界的基本途径,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初始,就已经形成一定的前科学概念。传统的概念教学模型没有关注前科学概念对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不同影响。因此,本文以调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基础,分析其本质的合理性或错误程度,作为指导学生概念学习的重要依据,从而提出三种高中生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型,即重新解释教学模型、架桥教学模型和概念重建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模型是对目标系统的简化的表征.模型建构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建构性学习活动.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概念转变是学生朴素模型向科学模型转变与建构的过程.模型建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的循环:激活原有朴素模型中的错误概念;对模型中的元素产生不满(产生认知冲突);建构新模型;使用新模型.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模式能促进概念转变,这一模式包括聚焦学生朴素模型中的错误概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类比推理,建构新模型;使用新模型,进行科学推理.  相似文献   

5.
当代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间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中的错误概念不但会妨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会导致产生新的错误概念。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法由科学概念代替学生的错误概念,而必须依靠学生自己通过概念转变学习,实现由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前概念尤其是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的研究就成为科学教学一项新的、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6.
当代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间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中的错误概念不但会妨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会导致产生新的错误概念.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法由科学概念代替学生的错误概念,而必须依靠学生自己通过概念转变学习,实现由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前概念尤其是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的研究就成为科学教学一项新的、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论概念改变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并不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变成了改变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即概念改变。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有些错误概念难于改变。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错误概念不仅仅涉及学生对某一概念本身的理解,更多地涉及学生对支撑该概念的物理系统的理解。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支撑学生错误概念的知识系统,才能有效地改变错误概念。  相似文献   

8.
1引言 力矩概念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力矩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深入、甚至错误,以致在应用力矩解决问题中出现各种错误.由此出现很多关于力矩概念教学的研究,有的研究提出帮助学生建立转动刚体模型。  相似文献   

9.
错误概念多产生于错误的前科学概念,以及教学中对知识的肤浅和片面的理解等.它的形成不仅严重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会衍生出新的错误概念.揭示和转变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概念是物理学教学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概念转变是科学概念学习的关键。概念转变的研究是与人们对学生错误的日常概念的关注相联系的。分析了概念转变的涵义和模型,讨论了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的来源,并提出了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周佳 《中学物理》2016,(1):26-27
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已经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即前概念.在这些概念中有的与科学知识相一致,可以是新知识的起点,但更多的与科学理论相违背,而这些概念往往根深蒂固,阻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因此,怎样有效的转变错误概念是物理教学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前科学概念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绊脚石,影响了课堂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经验总结法列举了初中生物学中部分常见的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及错误,并结合具体例子提出了转变前科学概念的策略,即设置矛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通过分析比较,矫正前科学概念;借助教学模型,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参与实验探究,验证前科学概念;通过微课,彻底粉碎错误的前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郝清华 《辽宁教育》2013,(12):49-52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尽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即科学前概念转化。本文着重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的几条策略。  相似文献   

14.
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研究表明,学生内在的关于概念结构的观点与当前的科学观点并不一致.有时,学生的许多观点看起来好像是正确的,但经过深入的检验之后就会发现它们是错误的,这些错误概念都区别于科学的解释.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科学的概念解释,必须要求他们首先识别出错误概念,并对其心理模型做出修正.修正学生的心理模型,需要对概念进行重新组织,也就是要发生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5.
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改变.在物理教学中,若错误的前概念不能及时的转变为科学的概念,势必影响着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因此必须探索构建物理科学概念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常规的概念教学过于在意概念的定义,而缺乏对学生获得概念的真实方式的关注,从而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概念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发现学生可能持有的错误或片面的概念意象的基础上,通过"在给出定义之前,揭示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在给出定义之后,揭示概念内涵的丰富性"等策略,帮助学生纠正和完善概念意象。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观念即错误概念,为测查学生的错误概念并促进概念转变,可引入驳斥型文本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材料.以"锂电池"主题为例,介绍驳斥型文本的设计框架和思路,并以表征学习时间和概念转变图的形式研究学生学习驳斥型文本的概念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常规的概念教学过于在意概念的定义,而缺乏对学生获得概念的真实方式的关注,从而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概念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发现学生可能持有的错误或片面的概念意象的基础上,通过“在给出定义之前,揭示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在给出定义之后,揭示概念内涵的丰富性”等策略,帮助学生纠正和完善概念意象。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认知访谈及基于认知访谈的概念诊断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诊断学生对初中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找出学生形成错误概念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从而反馈教师的概念教学,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朱佳 《考试周刊》2012,(31):135-136
初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已有知识结构的影响,那么在头脑中形成的新概念有可能是错误的或与科学的概念有一定的偏差,这不仅会影响某个特定科学概念的缺失,甚至还会造成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错误定位和新知识混淆,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学生形成错误或者不准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