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61+164-161,164
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现了一段译介、出版"白银时代"文学的热潮,但对于怎样界定"白银时代"这一概念,一直以来有比较大的意见分歧。本文初步探讨了"白银时代"的内涵及外延,对其主要流派作了分析,总结归纳出"白银时代"文学的几个特征。以期对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文学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1998年9月,获国家留学基金会的资助,我去彼得堡的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作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除了旁听“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和“俄罗斯境外文学”以外,便是去造访一些作家的亡灵,与他们作一次超越时空和语言屏障的对话。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  相似文献   

3.
天堂的召唤—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琼 《科教文汇》2008,(1):142-142
20世纪的俄罗斯处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这却铸就了文学的辉煌,那是俄罗斯文学家向历史的再一次呐喊。战争题材文学折射出的是俄罗斯人道主义情怀和执着的探索精神,这都源于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本文通过战争题材作品着眼于对探索、人道主义和信仰三方面的探讨,展现20世纪俄罗斯文学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初,普希金以他辉煌的文学业绩,以他那不朽的诗篇,开创了俄罗斯文学的新时代。人们往往把普希金时代称作俄罗斯诗歌的“黄金时代”,而把普希金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时光跨越百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诗坛又呈现出群星璀璨的景象,勃留索夫,勃洛克,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新人辈出,一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人们便把这个时期叫作俄罗斯诗歌的“白银时代”。阿赫玛托娃在这群璀璨的星斗中,清辉四射,光彩夺目,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原姓戈连科,出生在黑海岸边,敖德萨近郊的一个小城中,父亲是个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说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文学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之后,本文着重比较分析了中华民族与俄罗斯民族现当代民族精神的精髓--爱国主义精神在现当代中俄文学中的反映,并最终寻求到了在同一时代两民族文学对这一相似主题表现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陈劲  陈风华  朱学彦 《科研管理》2005,26(Z1):112-117
本研究结合案例调研结果,试图分析中国大学环境下学术型创业家特质要素、人力资本作用路径和创业环境.主要讨论以下问题,其一,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学术型创业家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案例,笔者认为糅合了科学家创造力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复合特质为其内涵属性;其二,根据现实访谈分析,讨论学术型创业家的作用发挥途径和独特的创业环境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7.
张敬 《科教文汇》2009,(11):238-238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理所当然具有一般文学的价值功能,但是由于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和精神内涵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价值功能方面也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中日文坛的卡夫卡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代中日文坛上出现的卡夫卡式作品,发现所谓卡夫卡式文学的思想特质归根结底是一种荒诞主义精神,这成为卡夫卡式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股潜流。以卡夫卡式文学的代表作家残雪、川上弘美和多和田叶子为例,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9.
丁珊珊 《科教文汇》2008,(25):78-78
教育家陈寅恪先生对学问的真诚精神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真诚的治学精神,真诚的教学精神,和”不要博士帽”的纯学术精神。先生凭其严肃地学术追求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树立了一个高峻的标杠,他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说《废都》与诗歌《荒原》是中西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文人知识分子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和探索的经典之作,尽管两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体裁迥异,但它们在内容上都反映了文人知识分子在精神危机时对生命的反思,在文艺观上都推崇传统与古典,在主题视角上都用性来凸显人物或时代的悲剧命运.本文即从这三个角度论述二者的共同之处,并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而言,文学,尽管它不能承担民族振兴的全部历史使命,却能以其特有的审美方式担当起心灵铸造的重任.本文分析了《废都》、《荒原》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首次运用金融经济学中的公司特质信息变量来表征企业独有的精神特质,引入企业专利权数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A股上市公司中的粤商和浙商大样本数据来刻画企业特质精神与创新产出间的联系,运用双向固定/随机效应回归方法给出经验证据,初步回答了在技术创新层面,粤商和浙商是否体现了创新精神的问题.研究表明:无论是粤商还是浙商,其在技术创新层面的创新精神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相对而言,粤商在技术创新层面的创新特质要强于浙商.粤商的创新特质在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汉族作家的民族叙事参与了全球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建构,他们通过对少数民族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书写,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生命、社会等问题的重新思考,彰显出自觉的文化意识、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复杂的文化认同,从而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拓展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李婧  陈苏萌 《科教文汇》2010,(17):55-56
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是"五四"以来文学的历史性特征,新旧力量的对比、斗争构成了新文学的主要内容,然而京派作家却用一种近乎魏晋名士的风度和独特的审美眼光来观察世界,发掘出这个世界的另一些特质。而在与"魏晋风度"的对比中看京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浸润又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中的文学流派,包括它的文化心态、历史语境、言说意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何谓“白银时代”? 众所周知,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俄国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造就了一座以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伟大作家为代表的俄国文学高峰;产生了以格林卡·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等音乐  相似文献   

15.
吴慧娟 《科教文汇》2010,(25):73-74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哈里·波特》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吸引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而风靡全球。本文对小说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和介绍,并从其创作视角和想象力角度探究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古代文学在亚洲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没有一种文明像日本文明如此执着于本土文明的传统,又如此广泛摄取外来文明,并且调适和保持两者的平衡,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新文明体系。在这种独特的文明体系影响下,物语作为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充分体现了自成一格地发展为既吸收别国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文学特色。明显体现了自己的本土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并直接影响了之后的近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17.
革命文化是我国党和人民在各历史时期的社会建设、发展中,经过统一艰苦奋斗、共同协作的抵抗斗争所形成的强大精神、意识力量,是我国建设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基础,更是促进党和国家更进一步发展的强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景象,所以社会各阶层的专家与学者对其内涵、精神特质、阐述宣传及具体实践等,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解析与论述.其中,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传承价值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对此,笔者将结合郑自立编著的《革命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分析我国革命文化精神特质和传承价值,从实际角度探索弘扬并传承优秀革命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文学是一个神奇的领域,也是一个独特的审美境地,文学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作为认识活动是在向"历史理性""求真"。虽说真的并非都是善的美的,但是善的和美的一定是真的。既然是真的,一定与生活有关。文学源于生活,文学作为人类复杂的精神劳动产物,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文学在表现人的生命状态存在意义的同时,也深刻地展现出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的智慧特征,特别是在智慧的广度和深度上显示出人的精神,心灵的博大性和深厚性,以及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19.
武彬 《科教文汇》2009,(6):221-221
众所周知,文学是一个神奇的领域,也是一个独特的审美境地,文学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作为认识活动是在向“历史理性”“求真”。虽说真的并非都是善的美的,但是善的和美的一定是真的。既然是真的,一定与生活有关。文学源于生活,文学作为人类复杂的精神劳动产物,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文学在表现人的生命状态存在意义的同时,也深刻地展现出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的智慧特征,特别是在智慧的广度和深度上显示出人的精神,心灵的博大性和深厚性,以及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学术型企业家"的本质着手,分析了"学术型企业家"的特质,阐述了"学术形企业家"兼备科学家创造力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特质,继而论述了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分析了其特殊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