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晶 《儿童音乐》2010,(8):78-81
一、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 《金蛇狂舞》是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短小精悍,欢快流畅。在旋律发展中,采用了"螺蛳结顶"的手法。铿锵有力的锣鼓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表现了人们在端午节中龙舟竞渡、锣鼓喧天的欢乐场景。  相似文献   

2.
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是任光创作的管弦合奏曲。乐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和探戈舞曲的节奏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创作出以后,被许多作曲家进行了改编,其中王建中改编的钢琴《彩云追月》独奏曲最为典型,还体现出早期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是任光创作的管弦合奏曲。乐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和探戈舞曲的节奏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创作出以后,被许多作曲家进行了改编,其中王建中改编的钢琴《彩云追月》独奏曲最为典型,还体现出早期中国民族音乐作品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乐器的种类与器乐的演奏形式很多,音乐遗产十分丰富,应根据乐曲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组成多种多样的民族乐队,使其百花争艳,共同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审美价值的民族器乐艺术。民族管弦乐队所演奏的曲目,也从最初的改编、整理、发展到专门运用乐队构思为乐队而创作。  相似文献   

5.
《阿斯尔》是蒙古族古老的器乐合奏曲的统称,属于纯器乐曲牌,作为宴曲之首,是锡林郭勒草原丝竹乐的主要代表。其乐队的组合形式和演奏技法,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阿都沁·阿斯尔》是《阿斯尔》套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作为诸乐曲中的母体乐曲.流传时间长、普及面广,从而在民间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本文主要从《阿都沁·阿斯尔》的名称由来、流传与地域文化、地方民族特色、表现手法和表演形式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历史悠久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乐曲钢琴改编作品的演奏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进程中产生了的一种新的重要形式,就是将传统乐曲进行钢琴化改编。这些乐曲以其将中国传统民族器乐音乐与西欧代表乐器钢琴相融合的特殊艺术性,在演奏中从技术基础、音乐学分析、艺术处理、细节要求等方面具有与普通的外国钢琴音乐作品不同的艺术特色与要求。  相似文献   

7.
<阿斯尔>是蒙古族古老的器乐合奏曲的统称,属于纯器乐曲牌,作为宴曲之首,是锡林郭勒草原丝竹乐的主要代表.其乐队的组合形式和演奏技法,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阿都沁·阿斯尔>是<阿斯尔>套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作为诸乐曲中的母体乐曲,流传时间长、普及面广,从而在民间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本文主要从<阿都沁·阿斯尔>的名称由来、流传与地域文化、地方民族特色、表现手法和表演形式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历史悠久性.  相似文献   

8.
音乐小常识     
【变奏曲式】Variation form(英)乐曲形式之一。原则为: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变奏#———变奏$———变奏%……的曲式结构,称“变奏曲式”。第一部分主题,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其他各部分都是这一音乐形象的进一步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如笛子曲《喜相逢》、琵琶曲《夕阳箫鼓》以及民族器乐合奏曲《十六板》  相似文献   

9.
乐曲形式之一。原则为:采用统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的曲式结构,称“变奏曲式”。第一部分主题,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其他各部分都是这一音乐形象的进一步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如笛子《喜相逢》、琵琶曲《夕阳箫鼓》以及民族器乐合奏曲《十六板》等都属这种曲式结构。  相似文献   

10.
夜曲     
Nocturne(法)一种流行于十九世纪三段体的器乐曲,与小夜曲无关。它形式自由、格调高雅,充满浪漫色彩的器乐短曲,通常以钢琴曲居多,偶尔也有合奏曲或声乐曲,格调高雅,充满浪漫色彩的器乐短曲。它的第一、三段缓慢或中等速度,旋律平静、抒情、梦想般地,且具有沉思的情调;第二段较  相似文献   

11.
叶露生的钢琴作品《蓝花花的故事》,乐曲主题旋律采用陕北民歌《蓝花花》的音乐素材加工发展而成。作者在保留原有民歌旋律的基础上,借鉴和应用西方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展开,赋予其新的色彩,成功地创作出用西洋乐器表现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使蓝花花的音乐形象在原民歌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对江文也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日本传统音乐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运用日本的传统音阶进行创作;借鉴日本各种传统乐器的演奏特点和技法进行创作;运用日本民歌以及具有日本风格的曲调片断进行创作。其成功经验有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肖邦的音乐创作与19世纪上半叶波兰特定的历史社会境况和社会心理有着深刻的联系,他音乐的民族根源既深又广,因此他是位民族作曲家和民族艺术家;同时,他的一生几乎不离钢琴,创作的都是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且旋律极富歌唱性和诗意,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  相似文献   

14.
赵洪斌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0):105-110
黄自为其创作的歌曲谱写的钢琴伴奏曲是其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烘托旋律的意境,同时还能激发演唱者的表演欲望。其钢琴伴奏曲具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相融合,诗、歌、乐完美结合,浓郁的民族风格等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5.
印象派的钢琴表现手法、无论在风格上、技术上都和浪漫派音乐对立,通过德彪西三个时期的创作,可看出钢琴音乐发展到印象主义意味着钢琴艺术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一般在广场进行,属全体秧歌舞队的集体舞蹈,是陕北秧歌最为壮观热闹的一种表演形式。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器乐合奏曲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鲜明的风格特征。其复调特征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众多钢琴改编曲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浸透着原二胡曲作者阿炳与改编者储望华的心血与智慧。该曲风格含蓄凄美,意境深远,柔美宛转,具备较强的民族艺术特征。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音乐创作原则在于弱化西洋和声功能性,和弦更加丰富,采用民族旋法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模仿民族乐器音色,情感更加奔放。《二泉映月》充分借鉴了中外音乐理念,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其民族特色表现在中西合璧,多声交响,线性旋律,五声调式,变奏曲式,意境优美。相信通过本研究能为钢琴独奏曲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不断推动我国钢琴独奏曲的理论研究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琼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1):79-80,102
中国钢琴音乐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作曲家们将民歌或民间乐曲改编成钢琴曲。黎英海先生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箫等民族乐器的成功模仿,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其浓郁的中国风格是该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拟从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入手,主要对该作品的中国风格问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9.
杜鸣心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在数十年的音乐创作实践中,他以扎实深厚的传统作曲技法为基础,合理借鉴现代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格调高雅、感人亲切、朴素飘逸的音乐语言为特性,以调性音乐体系与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为切入点,以视角独特、清新、具时代感的旋律写作而见长的、融入个性化世界观的音乐创作风格,创作出了许多杰出作品,其中尤以钢琴音乐创作更为突出,并因之享有特殊的地位,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他的创作经历的回溯,阐释其艺术观念的形成与特定时代的关联,并论述其钢琴作品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根下有沃土国色添奇葩--瞿维和他的钢琴曲《花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介绍了瞿维和他的钢琴曲《花鼓》的曲式结构、乐曲内容和音乐形象。分析了曲作者如何注意借鉴和应用西方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又注意从中国的民间音乐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寻求与人民大众所熟悉的欣赏习惯相适应的创作思想及笔者的随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