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访谈节目是目前非常流行也较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在西方国家,电视访谈类节目被称为"脱口秀"(talkshow)。而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1993年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是我国最早的电视访谈节目。如今,从中央电视台到地  相似文献   

2.
访谈型电视节目是以“访问、谈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视角,表现鲜明主题”的一种节目形式。访谈形式不仅适用于“新闻深度报道,而且还大量应用于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节目”(见《电视研究》1994年第10期《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访谈型电视节目在西方国家流行已久,并被称为“话题节目”。著名的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名牌节目《60分钟》中的一些小栏目,法国二台超级电视明星伯纳德·皮沃特主持的《面对面》等。访谈型电视节目在我国大陆出现的时间不长,用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节目出现的时间更短。广东电视台《岭…  相似文献   

3.
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不仅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对观众施加影响,并且,其清感的真实流露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能极大满足观众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因此,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注重对嘉宾情感的有效触发,对于提升节目品味、吸引观众眼球、提高节目视听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安铭 《视听界》2012,(3):111-111
近年来,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被不断突破、变形并逐步渗透到各类形态的电视节目之中:新闻访谈节目加入了调侃、戏说、再现元素;民生访谈节目加入了模拟、假设、推理元素;娱乐访谈节目加入了纪实、仿真、演绎元素……其动机和效果不外乎提高收视率,适应观众喜新厌旧的收看心理。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电视访谈节目发展成为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在西方发达国家,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起步比较晚,且现在发展的还不够成熟。虽然,现在我国从中央电视节目到地方电视台,都拥有自己的访谈节目。访谈节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提高访谈节目的质量将访谈节目做的出彩显得至关重要了,也成了  相似文献   

6.
我在编辑制作电视访谈节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主持人的巧妙提问。而被访嘉宾精彩回答的时候,我都会兴奋得从编辑台前跳起来。做电视节目的人常说:做好的节目,先要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提问技巧是做好访谈节目的重要一环。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绝大多数信息起源于主持人的提问;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同期访谈在电视节目中运用,不仅能活跃节目气氛,更能吸引观众、感染观众,强化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影响同期访谈成功率或成功度的因素有很多,但情感和情绪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要想最大限度地激发被访者的热情,使电视同期访谈取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访谈类节目是电视节目中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一般而言,访谈类节目是以访问和谈话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类型,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观众对电视节目类型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高要求、高水准和高品味;尽管电视一些类型的节目收视率每况愈  相似文献   

9.
李芳 《记者摇篮》2009,(10):38-38
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在西方“talkshow”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它借助电视媒介,以访谈方式凸显人物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及其思想感情,提炼出人生哲理,烘托出人生况味,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彰显人文精神,以之影响和启迪观众,呈现出浓厚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快速普及以及受西方电视节目风格和内容特征的影响,我国的电视选秀节目在二十世纪初便应运而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衍生出诸多不同样式与风格特点的选秀节目,而且也获得了不同年龄群体甚至是不同身份特征的观众的亲睐,成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本文就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对电视工作者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唐涤非  沈婉  吕玮妍 《传媒》2019,(16):59-61
日本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筑紫哲曾非常形象地把电视节目分成两类:一类是制作方想给观众看的节目,一类是电视观众想看的节目。关注电视观众在收视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研究电视策划如何作用于观众心理,使电视综艺节目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就是电视从业者的使命。2018年11月,湖南卫视首档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震撼开播,节目豆瓣评分9.1分,居2018年豆瓣综艺排行榜第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视益智能节目与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飞 《新闻知识》2002,(7):31-32
在2000年“中国电视榜”的评选活动中,央视的益智类游戏节目《幸运52》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益智节目在2000年的火爆之势。这股“益智”热潮在去年进一步升温,在央视的收视率调查中,《幸运52》和《开心词典》两档益智节目一直位列前茅,以至有人戏称2001年的中国电视是“答题年”。益智节目适应了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从而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李芳 《记者摇篮》2009,(6):95-96
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在西方“talk show”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它借助电视媒介,以访谈方式凸显人物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及其思想感情,提炼出人生哲理,烘托出人生况味,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彰显人文精神,以之影响和启迪观众,呈现出浓厚的文化品味和人文关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是公认的电视节目创新的领跑者,在全世界所有原创电视节目中,来自英国的占到45%。英国电视节目成功的密钥何在?笔者在全景式考察英国电视产业中,充分感受到它的节目创新、节目开发的魅力。一、受众为上——研究市场赢得观众,科学规划做大蛋糕接触英国电视界,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贯穿始终,那就是英国电视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受众意识,他们对观众的尊重、对观众心理和需求的研究和把握堪称做到了极致。在英国,所有的电视人都有这样根深蒂固的理念:观众是电视台最终的节目消费者,科学地掌握观众的收视心理、收  相似文献   

15.
孙显军 《记者摇篮》2004,(10):22-23
电视谈话节目主要是指在演播现场,就某一话题,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观众相互交流、各抒已见的互动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谈话现场的领航者.嘉宾则是谈话现场的核心访谈对象.现场观众是整场节目的积极参与者。在演播现场,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共同组成访谈者,面对面沟通,实现谈话节目的第一次传播行为,即人际传播。其次整场谈  相似文献   

16.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一类电视采访节目,电视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对话,极大地拉近了观众与访谈对象的心理距离,让节目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而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采访的技巧和侧重点,要凸显访谈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整个节目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彰显整个节目的人文关怀。记者的采访更应该以访谈对象为中心,要结合节目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节目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而有价值的素材。本文笔者从事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17.
成都一家电视台为了使节目更加刺激,竟然用上了“现场直播狼狗咬美女”的“另类创意”——让两条德国大狼狗追咬被“武装”后的美女嘉宾,看哪位女嘉宾最先跑到终点。应该说,这个“另类创意”的确刺激,也一定会吸引一些猎奇心较强的观众的眼球。但是,这个节目忽略了国内观众的文化习惯、收视心理,甚至还有播出政策。正如有的观众评价的那样——“如此做节目太暴力了,电视台以参与者的安全和惊恐来换取收视率太不人道”。如今,国内许多电视节目(特别是一些娱乐综艺节目)是从西方国家“克隆”来的。但是,在引进或模仿西方电视节目时,必须看到国…  相似文献   

18.
加强电视节目的计划管理 ,实现电视节目的优化目标 ,满足观众的需求 ,才能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那么 ,如何在我们的电视宣传中 ,实现电视节目优化 ,提高宣传效果呢 ?一、加强电视节目的针对性过去 ,许多人一直把单纯提高节目质量作为提高电视宣传效果的方针和措施 ,但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因为电视观众是一个很难琢磨的欣赏群体 ,心理结构、知识水平、职业差异、价值观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构成了观众结构的多层次性 ,每个层次的观众都希望从电视节目中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观众的这种不同层次 ,使他们对电视的态度、行为就不同 ,电视…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1997,(5)
时下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口味如何?上海最近通过高科技电视个人收视记录仪调查显示:观众选择电视节目口味有变化,通俗电视剧普遍受到欢迎,新闻性、时效性较强的节目备受青睐,参与类节目嬴得“人缘”。与此同时,观众群体出现分流,一些形式老化的节目日渐式微,同类节目质量竞争激烈,日间节目也逐渐拥有了固定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