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我国湖南省境内生活着一个神秘的族群,这里的人们一路山风一路歌,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生活,用歌声讲述生活,这个民族就是"花瑶"。花瑶山民沿袭着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民风,他们演绎着独特的东方文化。花瑶山歌体现出山民的生活劳作,折射出花瑶民族的往昔与今朝,探索花瑶山歌的艺术魅力,挖掘其内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珍惜民族音乐的瑰宝,让花瑶山歌得以世代传承。  相似文献   

2.
花瑶"呜哇山歌"被誉为"民歌中的绝唱",因为它演唱的是艰苦生存环境的劳动之歌、反抗封建王朝镇压的进军之歌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之歌。"呜哇山歌"在音调、语调、声腔和表演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音乐特征,在劳动教育价值、德育教育价值和娱乐价值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是湖南省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珍惜、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3.
刘淮保 《儿童音乐》2016,(12):57-59
花瑶人民居住的地方山高谷深,重峦叠嶂,交通较为闭塞,生活的圈子狭小.他们以农耕和狩猎经济为主,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瑶民们为了自娱自乐,经常以唱情歌、对山歌的形式,在田野里、山岗上自我愉悦,于是形成了花瑶民歌.可以说,花瑶人田耕狩猎的生存方式,为其民歌的产生极其音乐形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花瑶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也有自己的节日,叫做"讨僚皈"."讨僚皈"是花瑶地区一年中规模最大,也是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人们在忙完农活以后的七月,聚在一块儿,询问人丁,商议农事,聊天,喝酒,唱歌跳舞是必不可少的,以歌会友、以歌谈情是他们沟通、表达情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千百年来,"花瑶"音乐文化始终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与劳作之中,它忠实的承载着花瑶人民的历史和文化,"花瑶"民歌有着独特的音乐语言、独特的艺术形态,"花瑶"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歌种类与体裁繁多,在诸多少数民族中深具代表性与典型性.具有极高的人文历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喜欢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在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花瑶人民世代传唱“呜哇山歌”,它是当地花瑶表达情感的一种独特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又称"过山瑶",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虎形山.虎形山地处隆回县西北陲,属雪峰山的余脉,平均海拔1419米.花瑶是个能歌善饮的民族,"饭养身,歌养心",上山挖土、砍柴,下田插秧、割禾,总是曲不离口.  相似文献   

6.
花瑶山歌民间音乐文化的创作题材广泛,音乐织体丰富,2008年被录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花瑶山歌的传承主要有口头传承和学校传承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花瑶民歌是花瑶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是他们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花瑶人的田耕狩猎的生存方式和积极乐观的心性,为其多彩的民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些民歌在传咏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进而形成花瑶独特的音乐风格,其特征在求爱、婚娶(嫁)等方面表现得尤为鲜明.  相似文献   

8.
广西凌云县蓝靛瑶山歌饱含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塑造有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是瑶族同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广西凌云县蓝靛瑶山歌饱含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塑造有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是瑶族同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姑娘不远千里只身来到江华县,在千里瑶山的小学讲台上一站就是15年.她找到了一位株洲丈夫,并结下爱情的果实.可当丈夫逼迫她在家庭和瑶山之间作出选择时,她含泪扑向了瑶山.于是,大瑶山记下了这忠诚的女儿一件件感人的往事;贝江河弹奏出这瑶山之女写下的一支支壮美的歌……她叫郭爱红,来自雷锋故乡望城县,已在江华蔚竹口乡担任了15年民办教师.怀揣妈妈泪水和成的一包家乡土、一瓶家乡水,她别井离乡,投人瑶山的怀抱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农村建设既关系中国的自强、复兴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的诸多问题。因此,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四代领导人对农村建设的问题都是高度重视。党的指导思想从起始于马克思主义以来,有着一显著特点,即一脉相承性,同样,农村建设也不例外。为此,从哲学理论依据、理论品质、发展目标几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是人民大众意志的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改善师德问题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师能"素质得到迅速提高,但教师的师德问题行为却愈显突出。弱化一点"刚性",激励"内发"力量,关注教师的自我改善和发展,是当前教师师德教育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绝非苏联强行移植和"人为的早产",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速了建党的历程;二是纯洁了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院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显示,社会因素、企业因素、专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都一定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针对与此,本文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重视实践教学和创业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